宋龙图
依稀记得,第一次喝茶时只有五岁。
那时,爸爸坐在阳光下,一手拿着报纸,一手端着一杯茶。看到爸爸端着茶慢慢地啜饮,好似回味无穷的样子。我跑上前,尽管也很想尝尝,但终究没有鼓起勇气——听妈妈说,它很苦。既然是这样,那为什么公园里树荫下的那些老爷爷,他们泡上一壶茶就能坐上一下午呢?“茶肯定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这一想,更加坚定了我亲身实践一下,弄个明白的决心——无论它有多苦,我都要尝尝。
阳台上,爸爸还在端着茶杯,时不时皱着眉头,似乎正在思索人生的哲理。我拍了拍爸爸的肩膀,指着茶壶:“爸,也给我喝点儿吧!” 听闻此言,爸爸用诧异地目光看着我:“你不是从来都不喝茶的吗?”“你不也常对我说要做一个敢于尝试的人吗?”“行,那我就给你尝尝。”爸爸先是一愣,继而拿起茶壶,给我倒了半杯。
闻着那阵淡雅的清香,我端起茶杯,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大口。一瞬间,我瞪大了眼睛——苦,而且是难以言表的苦。仿佛吃了黄莲一般,我一口吐出,还用力地喘了几口气,诧异地问爸爸:“这么苦的茶,你是怎样喝下去的?”记得爸爸当时只是瞟了我一眼,用抹布擦掉溅在桌上的茶水,也不管我懂不懂,自顾自地说:“苦到极致,便是甜了……”当时,我也没多想,只似懂非懂地应了一声:“哦!”
这句话,我想了很多年,始终没想明白。直到读三四年级时,我才隐隐约约地好像明白了话里的一些东西。二年级时,妈妈为了让我有一技之长,不至于以后吃亏,“逼”我学书法。
在那个热得人们都不愿出门的夏天,她却硬押着我去老师家学习书法,要我每天至少练三张纸。没有亲身体验的人,那是绝对体会不到那种在“火炉”中,握着毛笔一笔一划地涂“黑杠杠”的感觉有多难受!一边是豆大的汗珠滴在宣纸上,另一边却又不得不挥动手腕,继续涂……尽管自己当时也不怎么乐意,但在妈妈的威逼利诱下,我只得硬着头皮继续练了下去。
经过几个学期的练习,我的字有了很大的进步。老师不但经常在课堂上表扬我的字漂亮,说是可以为考试成绩加分,而且还积极推荐我参加各类书法比赛。那一次,因为书法,我破天荒地站上领奖台。当看到台下那一道道羡慕忌妒的目光注视自己时,我别提有多幸福了!在幸福与自豪之际,儿时爸爸所说的那句话突地出现在脑海——这也许正是他所说的“苦到极致,便是甜”的“甜”吧!
当天一回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学着爸爸的样子泡了一壶茶。茶泡好后,我又学着爸爸的样子盖了盖浮叶,吹了吹热气,再轻轻地抿上一口。在口中含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地咽了下去。虽然一开始细微的苦涩不停地刺激我的舌尖,但时间稍长,我就感觉到隐约有一丝细柔的甘甜生出,且越来越甘,越来越滑。到了最后,以至于一口茶水咽下之后,那既甘且滑的感觉还停留在齿间许久——那感觉,相信会喝茶的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
从此,我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喝茶。发现自从喝茶以后,每当我写作业感到几丝疲倦时,爸爸便似有心灵感应一般,出现在我的面前,送上一杯刚沏的茶,又悄然离开。我知道,爸爸递给我一杯茶,不仅是在关心我的身体,提醒我应该休息一会儿,放松一下了。也是在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暗示我,鼓励我: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都有苦。但无论遇到再大的困难,无论完成它需要吃多少苦,只要能坚持下去,最后就能品尝到成功的甘甜——苦到极致,便是甜嘛!
又是一个午后,我坐在阳光下,又在轻轻地翻动着书。不知何时,爸爸又出现在身边,递给我一杯茶。
阳光下,那杯热气腾腾的茶是那么晶莹,那么剔透。轻轻一吹,清香四溢,满手萦香。这香,是那么的透彻,似乎连阳光都为之失色。
(江西省赣州市赣州七中 指导教师:钟华奇)
教师点评:对于大人来说,品茶就是品人生。对于孩子来说,“苦到极致,便是甜了”就有些难以理解了。文章以茶的“苦”为线索,从想喝又怕喝,喝了觉得苦却不解其意,到渐明其意乃至最后爱上了喝茶讲述了自己的“以茶悟人生”的历程。文笔清新而意蕴高远,形散而神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