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批评者们如何振振有辞(有些话可能还颇有道理),《速度与激情7》注定在中国内地影史上被记上一笔:1、它超越《变形金刚4》以及更早《阿凡达》《泰坦尼克号》成为国内最卖座的进口电影,同时也是内地所有电影里最卖座的;2、它是继《变形金刚4》和《泰坦尼克号》3D版之后,又一部中国内地票房超过北美票房的美国电影。这两项纪录充分说明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巨大,以及内地观众对制作精良的商业电影的欢迎。也充分表明内地影业这些年致力于发展院线、扩张银幕数的努力,从商业战略上讲是极为正确的。
每一部卖座冠军的批评者中,都会有人成为大众趣味的“牺牲品”,《速7》最出名的“牺牲品”是冯小刚。冯导提“良心”,我个人的理解,他的表述有一点模糊,其实他是按照自己近年选定的人文路線去要求好莱坞。问题是好莱坞的所有电影都不打人文路线牌,包括当年的《辛德勒名单》。人文路线是欧洲电影的主旋律,它到了美国电影里,已经悄悄变成元素,而不是美学主旨,这是欧美电影不一样的地方。但三十年来,好像无论中国的影人还是媒体、影迷,都爱把这些混着谈。
抛开人文路线,《速7》其实有“良心”。不少影迷已经在网上指出:电影的惊险镜头许多都是搏命式拍摄,有点像当年成龙拍电影(当然比成龙电影科技含量高多了);片尾安排保罗·沃克与迪塞尔和观众深情告别,幸亏不是《速7》极端影迷,否则我会在影院当场泪奔。什么是电影人的良心?让观众感动就是,至于你引导的感动方向指向哪里,不过是选择问题,不能作为武断评判的借口。据说冯小刚提前十分钟离场,大家盛赞的结尾正好没看。如果以提前十分钟离场这个前提下推断,当年震撼世界影坛的凯文·斯派西的成名作《普通嫌疑犯》,大卫·芬奇执导、爱德华·诺顿和布拉德·皮特出演的《搏击会》估计顶多只能给个70分。而实际上呢,它们都可以打到90分。
20亿票房的奇迹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聪明的导演、制片人、编剧和主演们应该能从中找到差距,分析出哪些自己能做,哪些不能做。至于媒体人的话,参考就可以了。毕竟今天的媒体都在跟风跑,他们前脚可以捧《一步之遥》,后脚就可以把姜文否了,个别继续力捧的,因为理不直、气不壮,句句听了又都像是讽刺。
票房纪录里永远有合理性,也都有时代特色和不确定性。比如《闪闪的红星》和《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虎口脱险》都有学校和单位包场托底,《泰》是当年同档期前没有一部说得过去的片子,观众看了烂片,恨惨了,一定要去捧有诚意的片子。《泰》稍后,大家又去捧成龙,《十二生肖》也跟着红了。
所以没有必要为“纪录”骚动,关键是适合自己天赋与能力的诚意奉献。拍不出《速7》,拍升级版的《惊天魔盗团》和《纵横四海》也可以,拍不出《魔戒》,难道不可以在改编《封神演义》上努努力?只要发挥想象力,和保有一种“低调中的大气魄”,都有可能意外地收获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