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达隆
古语云:“海者,闽人之田。”闽人垦殖海洋,历史尤其悠久。时值西汉,内陆地区致力于开拓陆上对外通路,而与此同时,滨海地区也从未停止过借水路联通外域的努力。远在张骞“凿空”之前,我国东部滨海地区的航海活动就多有开展。《诗经·商颂》所谓“相土烈烈,海外有遗”就是海外活动的体现。而殷墟中出土的鲸鱼骨、浙江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出土的古代船桨,也以考古实物证明了早期航海活动的存在。而这一切不仅说明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渊源追溯甚古,更证明了百越之地虽然深山恶水、险阻重重,但广阔的海洋从来没有让住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屈服。
作为闽南文化的发祥地,泉州的历史,就是泉州人垦殖这片海洋的历史。三国时期,孙吴于南安设安东县;东晋末年,随着士大夫“衣冠南渡”,设郡于南安丰州,晋江两岸和闽越之地开始得到开发,正统的中原文化也正式被带入闽越。在这个过程中,地处晋江下游的泉州发展显著。一直到唐景云二年(711年),泉州建制,州府正式从南安移往泉州,这也意味着泉州港的崛起迈出了第一步。
从中唐以来,泉州作为古代中国的四大良港,一直拥有着出色的港口条件。再加之晋江平原的逐步开发,让这片地区经济更加繁荣。同时,泉州聪明地利用来自蕃商的力量,不断招徕外国商人,凭借友善的态度和良好的贸易政策,让泉州在中唐时期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继广州、明州分别设置市舶司之后,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市舶司建立,北宋中期,泉州即超过明州,成为仅次于广州的全国第二大海港。到了公元1127年,宋室南渡,为了弥补北方沦陷带来的财政损失,南宋政府极力提倡对外贸易,泉州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迅速繁荣起来,进入与广州并驾齐驱的历史时期。到了元代,也就顺理成章地发展成为“东方第一大港”。随着元朝灭亡,汉人王朝再次统治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和泉州港逐渐式微。而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明朝实施海禁政策,所有官方的海路贸易往来几乎全数中断。这条从南北朝时期就开辟至今的海上丝绸之路,也因此落下帷幕。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认定的“始发港”,在海丝不断发展的一千多年历史中,这座城市留下了太多伟大的历史和辉煌的过去:泉州被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鼎盛时期,泉州有两百多个宗教共存,它也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第一站;泉州的建筑、习俗、生活方式,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以中原“重农抑商”文化为主导的传统中国,形成了独特的崇商式的闽南海洋文化;此外,因为地处东南沿海而形成的对外贸易习惯,千百年来也成为泉州人颠扑不破的标签。从古至今,他们将茶叶、瓷器,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带到世界各地,近到东南亚,远到欧、非大陆,它们落地生根,开枝散叶,成为世界海洋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虽然海丝与泉州港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海丝精神却永远地留在这片土地。辉煌的寺庙虽仅剩下可供凭吊的残垣断壁,却培养了这座城市的人民包容的胸怀;做生意的阿拉伯人已经离开,却让从此寓居于这片土地的子孙后代,继承了祖先的生意头脑,在商海中开拓驰骋;“蕃坊”虽已倒塌,却将口感、味觉以及漂洋过海而来的植物、药材,留在这片土壤生根发芽,更融入当地人的口感,成为永远不会被埋葬的活历史。
海上丝路的通畅与梗阻,都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虽然泉州港已不复以往,精神的传承却依然在泉州人的血液中流淌。在本期专题中,我们企图搜集星点历史的碎片,重构我们对于海丝、对于这座城市伟大过去的想象。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回溯过往、重返历史现场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