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完片担保在内地影视行业日益受到关注,被很多人视为中国电影进一步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指标。2015年1月,该领域的国际领先企业——美国电影金融公司FFI(Film Finances Inc.)宣布中国分公司落户上海自贸区,再度引发了业内对于完片担保的期待。不过,该体系在国内的落地生根显然不可能一蹴即就。FFI和完片担保在中国将面对怎样的挑战?业务模式、策略需进行哪些调整?国际化完片担保体系的引进,又能为中国电影的长远发展带来怎样的助力?
何谓“完片担保”
4月16日,FFI举办了一场名为“完片担保来中国”的推介会。现场几近爆满,业界对此表现出了相当高的热情,会后的提问环节也一再延长,在主持人多次强调“这是最后一个问题”的情况下,仍有来宾不断抢夺麦克风。
如此状况无疑反映出影视投资、运作风险攀升情形下,国内业界对于相关担保机制的渴求。不过在当天的活动上,一些参会人士所提的问题仍然略显业余,如“明星突然要求涨工资如何处理”“项目超支是否由担保公司承担”等,事后的媒体报道也多以“防止劣迹艺人风险”为题。这也说明目前在国内,完片担保的具体概念和权责范圍仍需进一步厘清。
实际上,“担保”和“保险”是不同概念。在欧美市场,影视项目融资一般是制片方首先凭剧本、主创阵容拿到发行方的预售合同,之后交由担保公司审核并购买保险,最后拿所有合同到银行贷款。此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兼顾了各方的利益与风险——制片方能凭合约提前拿到资金,发行方可见到成片后再付款,银行垫付的贷款则有保险公司承保,保险公司则将项目生产、制作阶段的风险交由完片担保公司监管。
在这样的流程闭环中,完片担保的意义在于保证项目能在合约规定的预算、周期内,按质按量地完成交片。这即是说:该业务对于项目的实际把控集中于制作环节。至于前期的剧本立项,后期的送审、发行等工作,严格意义上不属于其业务的覆盖范围,“当然如果项目方需要的话,我们也会尽力配合”,FFI中国分公司总裁叶禾卿表示。同样,完片担保对于主创风险的管控也有阶段性——在拍摄期间,主创的确受相关合同约束,但从交片之后到上映期间的问题,一般不属于完片担保的范畴。
显然,完片担保体系的核心就在于对制作环节的实际管控能力,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国内各金融、保险机构试图建立该业务却始终难以奏效的原因。“我们有一整套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叶禾卿介绍,公司通过详细的数据汇报,实时监控项目每天的进度,“洛杉矶分公司那边1个人可以同时管理5个剧组”。剧组的日常管理需在现场不断保持沟通,“有问题随时跟进”,甚至在关键时刻接管影片制作。此外,FFI还常要求项目事先留出10%左右预算以应对意外状况,“如替换演员、更改剧本或后期修改等。”
在中国的挑战
作为全球领先的完片担保企业,FFI65年的历史中,曾为5000多部影片提供过服务。公司目前在全球设有8家分支机构,包括亚洲的新加坡、东京,“均为独立运作的全资子公司。”中国分公司的设立酝酿已久,FFI联合董事长史蒂夫·兰瑟霍夫(Steve Ransohoff)首度来华是在5年前,“当时一个朋友请我去香港,那次参观了几家国内的电影制片厂和横店等影视基地”。之后,兰瑟霍夫频繁到中国出差,“差不多来了十几二十次”。他也开始思考在中国开设分公司的可行性,“过去3年里,我们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直到今年1月,FFI中国分公司最终落户上海。
虽然兰瑟霍夫对中国市场表示了充分的信心:“我们坚信中国分公司在未来5年将会发展成为FFI全球最大的分支。”不过,FFI及完片担保当前在中国面临的挑战也不言而喻——在欧美,影视项目的融资已有规范流程,完片担保与保险、银行和电影预售机制几大核心要素相辅相成。但在中国,情况明显不同。
其中,银行或许是问题较少的一环。毕竟,当前国内外银行对中国文化产业的投资兴趣非常之高。之前,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华语大片已有在缺少完片担保的情况下拿到海外银行贷款的先例。国内银行对于影视投资也跃跃欲试,叶禾卿表示目前正在跟好几家本地银行洽谈,“感觉对方都很想扩大影视业务”。
对于影视项目获取贷款来说,之前国内难以绕过的一个障碍是银行需要实物抵押。导演黄建新曾以银行贷款投资《木乃伊3》,“当时我和朋友一共押了4套房子”。完片担保的介入则可跳过这一环节,“通过我们获取银行贷款时可免掉实物抵押”,这无疑能推进银行资本与影视行业的进一步合作。
在保险方面,FFI的全球担保业务均是与英国劳合社合作,“在中国也可通过他们这边的分公司来做。”不过叶禾卿也表示,“长远来看我们还是想跟中国本地的保险企业合作,毕竟以后主攻的还是中国市场。”目前FFI在与一些相关企业进行商谈,“但还需要些时间,毕竟完片担保对他们是一个全新的业务,很多细节条款都需要慢慢聊”。在叶禾卿眼中,与“各路人马”商洽的过程,就是完片担保“在中国落地的过程”。
此外,中外电影行业最主要的差异还在于大环境。国际电影业通行的预售机制在国内几乎不存在,投资方于项目中后期介入是常事。在中国,影视投资人和制作方的界限有时并不那么泾渭分明,这意味着项目权责常常不够清晰。加之相关法规也不够完备等,都是FFI入华需要直面的挑战。
更重要的还有面对风险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所谓好莱坞模式的根本就是为了降低投资人的财务风险,但眼下在国内,不少影视投资者仍存有明显的赌博心理,这意味着其对于风险多少是默认的。兰瑟霍夫说他在中国常被问到一个问题,“既然现在没有担保也能拿到投资,那么我们要你们有什么用?”——钱来得太容易,电影制作自然难以约束。叶禾卿承认,这是FFI在国内需要面对的现实,不过她还是坚持认为这不应是常态,“只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毕竟中国电影之前发展得太快了,但如果未来真要走产业化道路,建立标准化体系是必须的。”
长远:工业化的“催化剂”
对于完片担保进入中国,当前一个有利因素是资本的推力。目前基金等专业投资者对于中国影视产业的浓厚兴趣,“是我们进入中国市场的根本动力”,叶禾卿表示,目前主动与FFI接触的项目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直接从投资方找过来的,“尤其是基金等业外投资人”。另一类则来自制作公司,“多是年轻导演和独立制作的项目,找我们合作主要也是出于融资的需求。”
目前来看,针对FFI和完片担保在中国的起步阶段,中外合拍片或许是更明智的选择。叶禾卿本人即在這方面经验丰富,深谙本地电影的制作环境,在合拍、协拍领域有十几年的制片经验,参与过《007天幕杀机》《碟中谍3》《拉贝日记》等多部国际大制作的拍摄。“从合拍片上手对我们相对更容易些”,不过就长期来说,FFI中国公司还是希望能更多地为本地的华语片项目服务。兰瑟霍夫也一再强调完片担保并非商业大片的专利,“FFI起步于二战结束后,最初就是为了扶持英国的中小制作,以帮助被战争破坏的本地电影业重建。”目前在欧美电影界,完片担保服务已相当普及,其中更多还是独立制作,“就美国电影而言,每年大概有1/3—1/2的项目都会做完片担保。”
长远来看,标准化的完片担保体系或能成为中国电影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尤其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和与国际接轨。
首先,完片担保能降低制作环节的变数。在传统的“导演中心制”下,制作环节难以控制,超支、超期往往无人能管。就此而言,中国电影确实需要FFI这样的行家高手,正如兰瑟霍夫所言:“电影人有时就是很疯狂的,这么多年了,我们什么状况都见过。”
相应地,制作管理的正规化和标准化又会减少项目投资的风险。可以预见,中国电影未来对此的需求会越来越高。长远来看,要留住投资人,完片担保这样的专业风险管控机制不可或缺。
此外,完片担保还能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和人才进一步走向规范化。从FFI以往的经验看,“如果导演和制片人按时、按质、按预算地完成制作,那他们以后的项目就会更容易得到完片担保,也会更容易筹集资金。同样,投资人是否有充裕的资金链,资金是否及时到位,也将留在信用纪录之内”。这样良性循环的信用系统无疑也有助于行业内部建立更为明确的游戏规则和竞争秩序。
制作环节的标准化也有助于中国电影产业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在叶禾卿看来,国际接轨的问题大多都在于细节,“在好莱坞,预算、拍摄计划、财务报表都是标准格式的。但在中国,10个制片主任能给你看10个表报出10个预算”,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是规范化和标准化,“比如以后做中美合拍可能就一个表,用中英文分开就行,一切都清清楚楚,且随时和预算对应。”
当然,这一切需要时间。不过,完片担保的进入能够为中国电影产业带来怎样的化学反应,依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