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是种很拉好感的特质,黄渤在金马奖调侃明星的桥段,完全撑起他颜值的劣势。但黄渤却颇为无奈地夸赞黄磊:狐狸可没你聪明!
24岁时黄磊已是中戏的助教老师。从小数理化接近满分,是实打实的学霸,高三时叛逆,据说是爸爸舍不得儿子的高颜值,让他弃理从艺,他一怒之下,决定裸考再复读一年,结果还是被北影录了。
去台湾参加《康熙来了》hold住全场,讲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教学法,完全是学术式的性感。至今被列为内地艺人上“康熙”表现最佳的魁首。
拍《人间四月天》时,周迅透露每隔半个月要和黄磊畅谈一次文学艺术,两个人戏称半月谈;捧红吴秀波的谍战片《黎明之前》是源自黄磊的一个梦;学生海清和黄海波对黄磊推崇备至,认为没有人比黄老师更厉害。
如果你常看综艺,想必也是很了解的。黄磊参加《非诚勿扰》,每一次都能准确无误地猜中男嘉宾的心动女孩,孟非直接吐槽:你干脆去隔壁的《最强大脑》得了。
这一次上了《极限挑战》,观众们纷纷感叹:黄磊真是聪明得不得了,看他推算演练,纵横捭阖……简直过瘾。
然而,并没有什么用,聪明如黄磊,却一次也没有赢。
在谁面前都要有所保留
S:感觉《极限挑战》成了你的专场,解保险箱密码那一段,简直柯南附体。我妈说她光看你一个人猜谜,能看80分钟。你是不是一直都自得于圈里的智商优势?
黄:这次真人秀挺有意思的,以前参加《爸爸去哪儿》、《妈妈咪呀》要顾及小孩子,这次我终于能够一个人好好玩了,还挺有意思的。我从初中开始数理化就非常好,围棋下得还行,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不错,喜欢解谜,有思考的习惯。而且我也挺喜欢看福尔摩斯、阿加莎和东野奎吾的推理小说。智商说穿了其实就是爱想,想得比较多。
S:点评一下小伙伴们的智商。
黄:黄渤就不讲了,大家都知道他聪明又机灵。王迅看起来很傻,其实是装傻充愣。孙红雷的确是弱了点,反正红雷认为自己的颜值比较高,智商他倒还没自认高。整体评价红雷的智商,应该跟颜值成正比吧,反正也不低。
S:你被爆料“私底下最爱讲黄段子的”。你居然爱讲黄段子?
黄:我在生活中喜欢逗乐,话唠,因为熟嘛,没什么顾忌。但是我在聊节目或工作的时候就会严肃。
S:在约采你之前,我问过一些圈内人士对你的印象。几乎,不约而同地表示——看不透你。这种距离感,是你有意保持的吗?
黄:也许是,我不会刻意让生活保持得很热闹,显得所有人都能参与似的。比如我的微博从来不跟任何人互动,除了上《爸爸去哪儿》那次,节目组有要求。我一般写微博都是闷头写,写完就发,连看都不会回头看。我也不知道网络上流行的是什么,在变化着的是什么,但是我知道什么东西是会持续,会持久,什么东西会吸引人。而且人类最有趣的地方不就是它充满了未知性吗,不会有一个人能完全了解一个人,在谁面前都要有所保留。
S:网友对你的归纳“前半生靠颜值、后半生靠脑子”,张东健的《绅士的品格》讲一群40多岁男人的生活。固然,处在这个年龄层的男明星很多,但只想问问你,44岁是种什么体验。毕竟那么多老少女表示,眼睁睁地看着你发了福。
黄:我小时候听过一个词叫“四十不惑”,但真到这个年纪,我觉得自己挺悲观的。就是我认知到不管我再怎么努力,就这样了,我不会成为什么传奇人物。我写过一本《17楼的幻想》,里面引用了不少苏格拉底、博格曼等哲学家的言论。等到开始演《我爱男闺蜜》这种小人物生活戏时,有的观众受不了,说一点文艺的渣子都见不着了。其实那时候我有两年没演戏了,控制不了发福,但演起小人物特别不违和,完全不用减肥。但你要问我,以前我演徐志摩、《橘子红了》的时候,我敢说我的过去从来没离开,那种东西我一点都没有减少。
S:最近两年,经常在真人秀综艺节目里看到你。是向综艺咖转型吗?
黄:文艺和商业并不相斥,我从事这个行业这么久,已经做好了准备,因为整个时代就是这样。我知道网上经常有人骂我。骂我的分几种,真关心我的,我会仔细看有没有道理,反省一下要不要改。但是纯粹为骂而骂的,我不能跟人对骂。关于我,我没必要去做过多的注解,大家完整地看到我,是我自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并且我还会在这个方向走下去。不好听的,我会翻过去。
S:一般明星出书都是注水,文字不够,自拍凑。但你那本《我的肩膀,她们的翅膀》还挺扎实,其中把孤独感写得特别丰盛。
黄:会表演的人,他的共情能力大概比平常人敏感3~4倍,我们会寻常人更放大那些生离死别,触景伤情的情绪,有时候陷入一个低潮就可能拔不出来。我希望把这些东西都记录下来,我想让我的朋友去看到我对生活的态度,看到内在的自我。
S:去年你带女儿参加了《爸爸去哪儿》,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评价多多是个“世故”的小孩。你怎么看待这个词。
黄:我不懂“世故”这个词在小孩身上的含义有多深,但我懂“世故”从成人嘴里去赋予一个孩子的含义有多深。我没有去太关注这个事,我不想宣战,不想对话,也不想和解,因为这根本没有太多的联系,有那么多人是沉默了,你要知道这个时代的主题是喧嚣。那就让喧嚣归于喧嚣,沉默归于沉默。
S:让孩子这么早接受各种解读,作为父亲心疼吗?
黄:其实8岁的小孩就真的只是小孩。节目组有时候会要塑造她是一个大姐姐,懂事的形象。我也经常跟她说要让着弟弟妹妹。她并没有去看网络,也不知道网络上的评价,录完节目就去上学,我们也不去讨论这个事情。但是这个节目带给她的都是正面的,积极的,跟我更亲近,她也得到了成长。就算她不参加这个节目,她以后的生活也是需要学会这些。
S:我有看你微博上贴了和多多一起写剧本的照片,据说她已经能用英文写剧本了,是不是很得意。
黄:我觉得她在这方面可能是有天赋的,背台词的速度特别快。我自己排《暗恋桃花源》的时候,会在角落里放一个专座,但是这个专座一般被我女儿霸占。有时候她就在那儿看父母排话剧,演到最终幕,父母分别时,眼泪就蹭蹭地冒出来了。我对我自己的人生都不设限,更不会要求她,她愿意去哪儿,我都支持。
S:好奇你是在怎样的教育下长大的。
黄:我爸是很传统的老话剧演员,但他对我并不严格刻板。他没教过我,也没提表演上的事,但他做了一件更绝的事——常常夸我。我上中学时爱看小说,我那屋有一小布帘,我爸常撩起布帘,露出一脸来问我看什么。随便聊完几句,他说好,真棒,然后欣赏似的看着我。后来我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我爸去看学院汇演,从不说我哪儿演得不好,只说演得真棒,比我们剧院好多演员都演得好。慢慢的,我也就觉得自己真还可以。如果我现在老让人感觉“很聪明、很得意”,那都归功于我爸夸的。
S:那你也夸夸你闺女,好像她挺多值得夸的。我翻了资料,综艺节目里减了一段关于多多“为什么要看书?”的答案,她回答“让自己开心”。
黄:她这个答案是从我那听过去的,我觉得这对很多人都有意义,是我在很多个情绪低谷里的经验。我在《似水年华》里搭建了一个书院,后来又拍《天一生水》,天一阁是天下读书人的梦想,我拍这个就是表达向天下的读书人致敬。但对孩子来说,你一定要告诉她为什么要读书,首先要让孩子快乐起来,有个支点。在成长的过程中,当你被世界接纳或者抛弃,家人和朋友不在身边,只要你有书,你就可以去读。
S:如果做个抽象的比喻,多多对你而言是什么?
黄:一首诗。
S:你和何炅都是职业多面手,按喜好给演员、厨子、老师这3个职业排个序吧。
黄:我肯定是最喜欢老师这个角色,其次是厨子,最后是演员。我特别想成为一名老师,我在走进教室的那一瞬间,我觉得我有很多东西想要跟学生分享。艺术教育是个情感教育,讲的是情感的培养,它最终会影响将来学生的创作。我主要教思维方法,艺术的想象力。比如一把椅子,在不同人的眼里是什么样的,朱光潜看来就是一棵松树,画家看来是一幅画,木匠看来是个桌子,樵夫看来是耐不耐烧。
S:去年你上时尚杂志COS金刚狼造型的厨子,让人印象很深刻。似乎厨子这个角色就很能得到女人天性的认同。
黄:我是真喜欢做饭,没有什么目的。比如和面,一和面我就特别来劲,特爽,和完之后发上,然后再和,再发……我曾经开玩笑,所谓后现代家庭就是男人一手抱孩子一手做饭,女人不断埋怨动作太慢。其实我们家也差不多,不过我脚底下绕的是狗,老婆在旁边看我做饭。
S:夫人完全不会做饭?
黄:完全不会。有次她跟我说吃到琥珀核桃,觉得挺好吃的,想做给我吃。然后在厨房里忙乎一阵,凑在沙发边和我挨在一起。我说核桃呢?她说在锅里煮。我过去一看,核桃带壳,在锅里都烧成了炭渣。
S:据她说只要你们爱吃的菜,基本能做出专业厨师的水准。厨艺是有特别学过吗?
黄:这个我要特别提一下,我做饭是有天赋在的。我爸妈演话剧,下午两三点要去剧场,所以我从小就会做饭。那时候没有微波炉,也没有煤气,要会用炉子、蒸锅,要会生火灭火,慢慢接触,就会了。加上我爸妈也做得好,尤其是我爸爸,我们家年夜饭都是他做的,他做一大桌子菜,提前两三天准备食材,我就在旁边看。现在年夜饭都是我做了,我爸会的,我都会。狮子头、扣肉、珍珠丸子……
S:我觉得父母饭菜烧得好,儿女的幸福感是很高的。
黄:我以前写过专栏,提到过家乡的味道是什么。其实大家怀念的都不是厨师的手艺,而是父母做饭的味道。同样是红烧肉,每家做的味道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就是“家”的味道。我很确定将来多多能记住我的事情,最主要的还是记住我给她做过的吃的。现在我回家去,我父母还是做一桌子菜,给儿女做饭是一生的事情。
S:最近有个热帖,贴出你年轻时和现在的对比照,留言区排着队在哭岁月,不给两句安慰的话?
黄: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偶像。我还是偶像,中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