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生活家

2015-05-30 10:48德米特里·维诺格拉多夫孙若空一草
女友·花园 2015年11期
关键词:武学莎拉维多利亚

德米特里·维诺格拉多夫 孙若空 一草

这场中世纪生活行为艺术及研究实验结束后,帕维尔很庆兴自己生在21世纪。

挑战一千年前的生活

不少人感慨生不逢时,向往古代生活。而俄罗斯男子帕维尔·萨波日尼科夫(Pavel Sapozhnikov)在远离现代文明的条件下,利用中世纪的工具生活了八个月。没有网络,没有电,没有抽水马桶,也没有现代服饰。这场中世纪生活行为艺术及研究实验中,帕维尔最深刻的体会,一个是孤独,一个就是庆幸自己生活在21世纪。

用一千年前的技术努力生存

帕维尔的中世纪生活实验地点,在郊外一所森林农场里的中世纪农舍中,这里是真正的中世纪遗址,后来经过维修重建,此次专门被借用给帕维尔住。这个活动是由俄罗斯的考古学家及一家著名基金会发起的,在复古成为时髦的当下,这场“回到中世纪”的实验不仅是对现代的反思,也是有意打量当下的复古潮流是否是人们叶公好龙的心理。

活动正式开始前两天,记者专门去探视这位勇敢的小伙子。农舍的庭院中养着山羊和母鸡,长着红胡子的大高个儿帕维尔,穿着老式衣衫和皮靴子,正在费劲儿地生火。他将独自一人在这处根据考古发现重建的九世纪诺夫哥罗德田庄中生活半年,在没有集中供暖的俄罗斯冬天,利用一千年前的技术努力生存下来。

在实验前一天,帕维尔将手机、胶带、火柴……这些现代化用品都放到一边,携带着一些9世纪的工具,包括用于取火的燧石和火镰、扣针、梳子(可以用它梳掉虱子),还有磨刀石、老式弹簧剪刀、给线打蜡的一块蜂蜡(打蜡后的线更容易穿过皮革)和斧头“回到过去”。

“许多工具经过多个世纪仍未改变形状,”帕维尔看着斧头说,“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斧头最理想的形状。”除了斧头外,帕维尔把所有“小玩意”都挂在腰间的一条皮带上。要知道,中世纪的衣服是没有口袋的。生火时,帕维尔拿过火镰和燧石,把火绒放在下面。火绒是一团烧焦的布条,溅到火花时应该很容易被点着。帕维尔用火镰敲打燧石,但过了老半天,火绒就是点不着。他偷偷地用打火机点着了火,中世纪生存实验还没有正式开始,帕维尔还可以投机取巧,但第二天他就不会有打火机了。

没有玉米、土豆和西红柿的生活

第二天,中世纪生活正式开始。帕维尔住的农舍里面有三个房间,中间是主人的生活间,屋里有个小火炉。没有我们熟悉的席梦思床,代替它的是铺着毛皮的长凳。房梁上挂着鱼干和干蘑菇,墙角放着装红莓果和腌肉的木桶。房间里有一股浓浓的鱼腥味,但试验组织者说,鱼干就应该挂在暖和的屋里。还有一个房间是粮仓,里面储藏着九世纪时欧洲人知道的各种谷物。最后一个房间是养鸡和羊的牲口棚。

最初一段时间的食物由组织者提供,帕维尔还可以在周围树林中捕猎兔子和狐狸来作为补给。当然了,他只能使用古老的方法——下兔子套。“我很想看看,一个人怎样才能渡过秋冬交替时节。这时候的食物储备最少,白天又很短。”乐观精神没持续多久,帕维尔就被寒冷的北国之冻教训了,零下三十度的时候,他只能靠在双腿上缠布条来保暖。

按计划这个复古生活计划持续到2014年春分,也是当地日历中新的一年的开始。计划开始时帕维尔最担心的不是严寒,而是信息饥渴,“我想我将会非常怀念书本、报纸和互联网。”整整半年时间,陪伴帕维尔的只有煤油灯、亚麻籽油,以及耗时间的雕刻(为了打发时光)、无穷无尽的睡眠(还是为了打发时间,有时他一天能睡14个小时)。这种孤独的生活偶尔会让帕威尔感到懊恼:“只有我一个人生活在过去。”

没有添加饲料,山羊和鸡怎么活

本次实验的主角不光是帕维尔,还有他脚上穿的兽皮鞋、手作的生活杂物等,小伙子把自己的项目归类为实验考古学。“过多久需要织补毛袜、滑雪板和刀子能用多长时间、用兽皮搭建房顶是否牢固等等。我想对许多日常小物件加以检验。”外围配合他的研究人员,也会一同观察田庄里的生活。山羊刚运到田庄时,每天一只能产一升半的奶。而被迫过上中世纪的有机绿色生活后,没有了混合饲料和抗生素,它们的产奶量下降了一半。还好参加这项实验的只有帕维尔一个人,否则奶都不够喝。当然,饲养的鸡也比较容易生病,每天找到健康的鸡蛋,对帕维尔来说,也是一大挑战。

当然,在这穿越的生活中,帕维尔也通过学习生活技巧获得了一些难得的乐趣,比如如何判断一只鸡是否已长至可以食用的状态, 或是如何将壁炉中烤得通红的石头扔进水中使之升温来洗衣服。

帕维尔在大学里学了四年的“灾害医学”专业后就退了学并迷上了考古。这也成了他的职业。家人对此表示理解。“有人说他从生命中删掉了半年时光,我对此并不认同。不管怎样,接受教育任何时候都不晚,过自己向往的生活也是如此。”帕维尔的母亲在接受采访时说。她知道,实验将非常艰苦,但帕维尔会得到很好的保护。

篱笆墙外会有一人专门观察并记录他的生活,但帕维尔不能同他说话。每个月田庄中会有一天探视时间,心理学家会前来“测量”帕维尔的状态,当然,家人也会来看望他。两次探望之间,他们只能通过专职记录者的记录来了解他的生活。

当2014年春分来临时,帕维尔终于结束了他的中世纪生活。在记者发布会上他承认,再这么待下去,他可能真的会发疯。除了这几个月饲养的一只山羊和两只鸡——它们是陪伴他度过漫漫长夜的伙伴,这屋子里的一切他都不想带走。“我依然喜欢自然生活,但是我也不要放弃21世纪的福利。”他说。

这俩人奉行维多利亚年代的生活艺术。

回到维多利亚王朝

从几年前开始,住在西雅图的一对大学学者,同时也是研究维多利亚时代历史的爱好者莎拉·克瑞斯曼(Sarah Chrisman)和加布里埃尔·克里斯曼(Gabriel Chrisman)夫妇就开始一点点打造起了回归 19 世纪的复古生活。他俩现在成了《Vogue》《纽约时报》《英国邮报》生活版块的热门人物,想了解他们的有趣生活么?现在,看过来吧。

穿着紧身胸衣登山

既然是维多利亚时代,首先要摒弃的当然是现代科技啦,手机、互联网、现代交通工具,全部都被剔除在莎拉和加布里埃尔生活之外。另外,两人特意找了一间建于 1888 年真正维多利亚时期的老宅,把它买下来并住了进去。

在21世纪的现代,妻子莎拉的一天这样度过:在洗衣木桶里手洗衣服;用19世纪主妇的清洁秘方“盐”来清理地毯(莎拉收集了很多19世纪的女性杂志,从中学习古典的礼仪和烹饪技巧)。而丈夫加布里埃尔——一位图书馆和信息科学专业的学者,则会戴上最正宗的 19 世纪的金丝边眼镜,阅读19世纪的文学和杂志,比如1889年版的《大都会》——读现代书还怎么算古代生活呢?另外他们还会骑自行车在院子里转悠一会儿——他们有辆有百年历史的大小轮脚踏车,就是那种轮子超大的原始自行车(不过这个复古不太彻底,车子上的橡胶轮胎是 20 世纪初发明的,他们应该去找个木头轮子的自行车)。

2002 年结婚时,莎拉还穿着现代的婚纱,但现在她已经完全习惯了紧身胸衣和维多利亚风的服饰生活,逛街、购物、登山都不曾脱下。

每天穿紧身胸衣还给莎拉带来了点意外收获。因为被迫保持笔挺的背部姿势,颈椎病得到改善,她的偏头痛好了不少。另外,腰围也从 32 英寸变成了 22 英寸。“老实说,紧身胸衣还能在我吃饱了的时候给我提个醒,避免我吃多了。”莎拉说。

对于这两位大学里的学者来说,这样的生活既是兴趣,也是他们研究 19 世纪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解放自己的生活

过惯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生活后,他们已经不想回到现代生活中了。“许多现代技术已经成了一种魔术黑匣子的集合。按一个键,一个指示灯亮了,再按一个键,就能发热等等。”莎拉说,“主宰人们生活的系统已经变得非常不透明,很少有人对他们每天接触的工作项目本质有概念。”

莎拉和加布里埃尔的朋友们也很支持他们的生活,他们都认为这样的生活很值得尊重。但陌生人的家就反应不一了。曾经有陌生老太太特地从餐厅里追着跑出来就是为了对她说一句“你看起来真漂亮”,也有妇女抗议说她的紧身胸衣是一种时代糟粕。莎拉却说:“去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吧,我管它叫解放!”

莎拉和加布里埃尔夫妇拒绝现代化,却渐渐发现现代化多起源于维多利亚时代。比如19世纪发明的电报被称为世间最早的网络;电话发明于19世纪;英国人第一次用公共电力系统点亮了街灯也在19世纪;就连莎拉喜爱的肌肉按摩SPA都源自19世纪,这种理疗可以追溯到当时的瑞典式体操治疗法。

现在,莎拉和丈夫经常在维多利亚风格的家中举办展览,帮人们体验那个开创现代化生活、时髦又极具进取性的时代。如果对宏大的命题没什么兴趣,你可以学习怎样把自己打扮成维多利亚风格的贵妇,以及如何优雅地做那套瑞典体操。

为了使锡克武学艺术继承下去,陷入窘境的尼达尔开始招收女学员和儿童。

最后的锡克武士

起初,英国小帅哥尼达尔·辛格(Nidar Singh Nihang)的故事听起来就像武侠小说——被锡克武学大师看中,倾囊相授并寄望他发扬光大。不过,十一年后当尼达尔回到英国,一身武艺并没有给他带来荣光与就业方便。而且清苦的练习,也令锡克武学艺术陷入后继无人的窘境。但是尼达尔像是一个穿越回18世纪的人,依然遵循着最古老的修习方式。他就像是与历史相通的一扇窗,斑驳不堪,却依然努力从遥远的时光中,透进几缕温柔的光芒。

最后一位接班人

作为一名英籍印度裔男子,尼达尔自小就在印度旁遮普邦和英国伍尔弗汉普顿之间轮流生活,像其他英国男孩一样把头发剃得极短,穿着时髦。17岁那年,他回印度探访姨母,山野之间,一位老人向他走来,打量了一会儿他强壮的体格和干净的下巴,问道:“你想学武术吗?”

对男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无法抗拒的邀请。尽管这位老人看上去已是风烛残年,尼达尔还是点头答应了他。第一天训练,老人递给他一根棍子,让他放胆袭击自己。他照做了,但是在还没反应过来时,就已经浑身酸痛躺在了地上。他以为是自己太轻敌,不料一次又一次,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碰到老人,而老人却像扔布娃娃般将他轻松打倒在地。

这位老人,正是时年八十好几的最后一名锡克教武学大师——摩西德·辛格(Mohinder Singh)。锡克教曾经是印度一个教派,要求信众蓄须留发。17世纪崛起时,发明出锡克武学(Shastar Vidya),其中包括五个步骤:逼近对手、进攻侧面、格挡对方攻击、占领有利位置与进攻。后来英国殖民军队迫使锡克人解除武装,该武学随之没落。摩西德是当时在世的最后几位锡克武学大师之一,在遇到尼达尔前,他已经放弃了寻找接班人,准备将这一古老战技带入坟墓。这时,两人宿命般地相遇了。

那是1984年,辛格留在姨母的农场,每天清晨为水牛挤奶,剩余时间向摩西德学习锡克武学和锡克教哲学。11年后,恩师摩西德辞世,他带着一身武艺返回英国,为一家食品厂工作,业余时间教授锡克武学的基本要领。他发现大多数人对锡克武学所知甚少,愿意修习这门古老绝学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他孤身一人前往印度与巴基斯坦,寻访那些古老的隐士后裔,希望找到同行人,但只找到四个能被称为“大师”的人。2002年,四人中的最后一位与世长辞。那年,尼达尔·辛格决定辞职,全心全意投入传播锡克武学的工作中。

从古老绝学找到希望

现在,尼达尔在一家始建于1661年的学院教书。他教学生们用最古老的武器——剑、长矛以及匕首打斗,有些武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尽管如此,他至今还是没能培育出一个接班人。锡克武学对修炼有极高要求,要想被称为大师,通常需要每周至少70小时并持续30年的训练。他最好的学生也只修习了8年。

“尼达尔像是一个穿越回18世纪的人,他是与历史相通的一扇窗。”和他一起写作锡克教书籍的帕米扬·辛格(Parmjit Singh)这样评价。事实上,尼达尔也连接了未来。他开放而有教无类的主张让古老且濒临失传的绝学找到了希望。

尼达尔也为此付出代价。这份传承的工作困难重重,学员总是招不满,赚钱也不多。不过,他不打算放弃。“锡克武学是我们历史与文化的一部分,没有它,我们(祖国印度)的性格不会完整。它曾孕育出伟大的武士,如果有一天它消失了,那将是莫大的悲剧。(传播它)是我一生的使命。”为了让自己更加精进,尼达尔排出一份精确的时刻表,黎明即起,背诵古老的咒语,然后进行7小时的写作与研究。午睡一会儿,再修习6小时的锡克武学与瑜伽,深夜2点睡去。

猜你喜欢
武学莎拉维多利亚
乖乖鼠在帮谁
维多利亚圣母修道院
维多利亚时期的人是如何发明“短途周边游”的?
Eight O’Clock/by Sara Teasdale八点钟
梦想做“完美母亲”,更难成为好母亲
健康中国背景下南怀瑾武学养生文化传承与发展
基础教育设施空间演变与用地置换
基础教育设施空间演变与用地置换
维多利亚时代(一)
教师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