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情词圣黄霑

2015-05-30 10:48:04
今古传奇·武侠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香港创作

(1941年3月16日——2004年11月24日)

音乐、广告、写“黄书”,样样精通多情狂侠,毒舌江湖患病博士,优雅老人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浪奔,浪流,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让海天为我聚能量,去开辟天地。为我理想去闯……”、“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也许你不熟悉这些歌词的作者,也没见过他的面孔,但是你一定听过这些歌。

他就是黄霑,香港著名的“黄老邪”、“黄老怪”,他精研中国古典文学,他的许多填词作品都充满盎然古意,并有六朝文人之疏狂大气,在香港乃至中国文艺界堪称翘楚。他为《倩女幽魂》、《笑傲江湖》、《黄飞鸿》等古装武侠电影谱写的主题歌连获数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奖。他一生写了两千多首歌,贯穿了从1970年代末期开始的香港流行文化的黄金时代。

狮子山下,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

黄霑原名黄湛森,1941年出生于广州荔湾,家里有三个妈妈(因为父亲娶了三房太太),八个兄弟姊妹,而黄霑排行第六。1949年黄霑随父母移居香港,就读天主教中学喇沙书院。

黄霑从小性情豪爽,心中充满侠气。在喇沙书院时期,他曾为了给弟弟出头,在巴富街沙桥和一个同学约了架,可打斗不到十分钟就以黄霑伤痕累累而告终,而后两人成为莫逆之交。时隔多年之后,他才明白当时自己为什么没有打过那个同学,因为当时的那个同学成了享誉国际的功夫巨星——李小龙。

黄霑自幼年起就已展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他十五岁随口琴大师梁日昭学习,而后开始以此赚零花钱。他曾说:“我的口琴技术一流。即使是第一次看的乐谱,我也能准确且有情感地将之演绎出来。菲律宾乐师工作一小时收入十七元,我工作一小时收入二十五元,是独奏乐师的价钱”。

1963年,黄霑从香港大学中文系毕业,随后他教了两年书,便转入了电视行业。虽然有过教书育人的经历,但黄霑从不觉得自己是文化人,相反,他常自称是以广告为生的商人。当年他创作的人头马公司那句“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的广告语,一直被人头马公司使用至1990年代。

要论黄霑的最大成就,莫过于“填词”。他数十年来写出二千多首歌曲,其中《上海滩》、《笑傲江湖》为经典中的经典,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代表。当时他一度成为香港最卖座的词曲创作人之一,在行情好的时候,他一个月稿费收入可以达到十万港币。

他自认的“处女作”,是1980年底邓丽君推出的第一张粤语大碟《势不两立》中包办词曲的一首《忘记他》。在不少粤语歌迷的心中,这首歌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被誉为“音乐鬼才”的黄霑,写歌特别快,红极一时的《上海滩》可以算是他写得最快的一首歌。

据说创作这首歌那会儿,时间非常有限,但他只花了二十分钟就完成了。那时候没有传真机,黄霑跟顾嘉辉是打电话合作的。顾嘉辉在那边:“mi半拍so半拍一个小节la三拍”,把歌唱出来,黄霑就抄下,唱一次给他听,顾再唱一次,对对有没有错。早上两点钟打电话,黄霑两点二十分就写好了。歌虽写完了,但黄霑心中却有一个疑虑,因为他没有去过上海,凭借想象写出了“浪奔浪流”的歌词,但是他却不确定黄浦江出海有没有浪。为此,他翻书看到早上六点,仍然不确定黄浦江到底有没有浪。后来黄霑亲临上海,特地跑到黄浦江边一看,船开快时后面就有人字浪,他才终于放心。

但鬼才也有反复修改的时候。徐克在拍摄《笑傲江湖》时,邀请黄霑为该影视剧作词,反复让他修改了六次,还不满意。第七稿黄霑用中国最简单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拟成,并在曲谱上写道:“徐克,你要便要,不要另请高明。”这才成就了今天这首耳熟能详的《沧海一声笑》。

可是在九十年代初期,黄霑投资电影失利,欠下巨债,而此时填词事业又不顺,他度过了一段四面楚歌的失意日子。那时他负债累累,甚至无家可归。有一次,他万念俱灰,坐在窗边望着十层楼下的地面,差点想跳下去一死了之。后来导演高志森知道了他的困境,特意找他拍戏,而且是一次性付给他一百万。收到支票时黄霑竟然激动得向高志森跪下,可见当时窘迫到什么程度,而高志森自觉受不起也立即跪还。

黄霑真性情的最好例证当然还是《不文集》,书中有不少黄霑自创的不文笑话,还引经据典地解释了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粗言秽语,更介绍了不少广东的不文歇后语。《不文集》再版六十多次,保持香港袋装书最畅销纪录,“不文”二字,自此跟黄霑形影不离。若单说文字的才情,高于黄霑者实在太多,可敢于如此毫无忌惮地写下这本“小黄书”,绝非常人啊。对此,黄霑也率性戏称,哪有什么性情文字,把情字省掉就差不多。

黄霑平日里永远长袖善舞,兼职不会少于三个。写专栏、做主持、作曲作词、电影配乐、电影导演、编剧等等工作,他都能做出一些名堂来。坊间把黄霑与金庸、倪匡、蔡澜合称“香港四大才子”,他还与倪匡、蔡澜一同被称为“香港三大名嘴”。可他一生辛苦操劳,但总也不算有钱,只因他天生侠骨、生性豪爽。 1999年,黄霑的经济状况刚刚有点好转,彼时遇到亚洲金融危机,一个富豪朋友破产,多次想自杀。黄霑知道后,当即拿出三十万元资助那位朋友,这笔钱,至黄霑辞世时都没有归还。

黄霑在主持节目

黄霑骂过的十大明星

骂刘德华———华仔是勤劳,不过不用那样的!他填一世词都不会有什么大成绩。他得过作词人奖吗,牛肉还是猪肉奖呀?

骂成龙———我自己是没有资格讲风流下流,成龙他才有资格讲。

骂TWINS———她们自己都承认唱不好,唱不好就不该出唱片,连呼吸都不懂,一唱就哮喘,要断气的样子,这种“哮喘歌王”都能出唱片?

骂周杰伦———周杰伦玩的都是外国的文化,我们怎么学,都没有纽约街头的感受,我们学就像中央电视台常常播的洋人唱京剧一样。

骂杨受成———他怎么可能有事,谁行贿那么笨会让你抓到证据?在香港赌钱是合法的,只要把别人请到我的赌船上来,你怎么能说别人不是真的赢了我的钱?

骂罗大佑———他在台上不好看,跳舞也不好看,他必须要有作品。老听罗大佑的,如果是老年人那就做不长久。

骂林夕———我不相信林夕的才华比李白高,就算比李白高,一年写这么多歌肯定有粗糙的东西。

骂崔健———虽然中国开放了很多,但他还是不能上台,他那个时候的感情就是老大哥了,现在青年人哪有老大哥。

骂谢贤———谢贤有次说:“我拍《胭脂虎》之后就上位了。”黄霑马上说:“你上位了,就不会有霆锋啦!”在某剧中,谢贤和年长的女演员演情侣,黄霑:“原来霆锋学的是你!”(暗指“霆菲恋”)

骂周星驰———最初听名字《少林足球》觉得是好东西,谁知看完都不知有什么好笑!他(指周星驰)这样拍都收六千万票房,真是厉害。

喇沙书院校友们

林夕

原名梁伟文,词作家。曾任大学助教、报刊编辑、亚洲电视节目创作主任、音乐工厂总经理及商业电台广告部创作总监,并从事于歌词创作。他曾在访问中表示,最初写歌词时受黄霑、卢国沾、林振强等香港元老级歌词作者影响较深。他曾点评黄霑:“以文言笔法写词有如行钢线,一不小心便会一面倒。只有学贯五经才能欣赏。”

伦永亮

香港作曲家﹑编曲家﹑歌手、音乐制作人。早年留学美国,回港后曾自费推出一张唱片,后以潘光沛写曲词的一首《歌词》,获亚太流行曲创作大赛香港区冠军,从此一直活跃于香港乐坛,幕前以创作歌手姿态出现,幕后则兼任监制和创作,作曲无数。曾是香港红极二十载著名歌手梅艳芳的音乐制作人。

许冠文

在香港演艺圈著名的许氏四兄弟(许冠文、许冠武、许冠英、许冠杰)中排行老大。许冠文高中时代就读于喇沙书院,与李小龙是同级生,大学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社会学系。他不仅是电影导演、演员、编剧,还擅长拍摄喜剧,有“冷面笑匠”之称。1974—1981年间,由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喜剧片《鬼马双星》、《半斤八两》、《摩登保镖》等共五次获得香港年度票房冠军。

猜你喜欢
香港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如诗如画》创作谈
《一墙之隔》创作谈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4
香港之旅
军事文摘(2017年24期)2018-01-19 03:36:28
展与拍
收藏与投资(2017年6期)2017-05-30 11:30:13
我们应该向香港学什么---参加香港工商业研讨班感想
民族大家庭(2016年5期)2016-03-20 14:52:43
创作随笔
文艺论坛(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
香港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37:23
创作心得
小说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9: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