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卫芳
少先队的环境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认同。近年来,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始终在探索校园的“硬环境”和“软文化”对队员的影响。
重新规划后的张家港市实验小学的校园,如今被誉为“最美校园”:江南园林风格的建筑,小桥流水的双桥,充满童趣的百草园……这些“硬环境”是队员课余、午间最喜欢的场所,在这个园子里,队员是自由的,是快乐的。
从最初的借助于一面墙来展示队员的才艺,借助一块板向队员宣传一个道理,到如今对新建的校园环境的开发和利用,开启了学校少先队关于“软文化”的创新思维。
草地文化——生命的生长
很多来访者问:学校的草坪上为什么没有一块宣传标语?这是因为,学校做的是“草地文化”。
草地有它自己的生长周期和生命特性,学校不想只让草地成为供队员观赏的一片绿地,而是希望看到队员更多地去亲近它。
10月,当草地需要重新种植时,辅导员首先组织队员在草地上进行了整整一节课的游戏活动:队员们用丝带、牛皮筋、蝴蝶结、彩缎扎个麻花辫、做个小洋娃娃、过个家家,大家合作乐悠悠。在草地上打个滚、爬一爬、跳一跳,揪一把草斗一斗谁的更坚韧,还和老师拔河,欢声笑语荡漾在草地上。他们在草地上享受着快乐,在草地上创意无限:做成毽子踢一踢,铺成石头路过个河,扎成花冠头上戴……
接着,各中队开展“草地文化”主题队课,让队员通过收集资料,交流收获认识草地生长的要素。通过主题队课,队员们知道:草地种植后,需要浇水、养护,这时候是不能踩踏的,要让小草好好地生长。当小草生长成熟后,我们才能去享受绿地上的快乐。这时,辅导员告诉队员们,现在学校所有的草地即将播下草籽。那么,该怎么做呢?队员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表示:“我们现在绝对不可以去踩踏草地!”“我们要做草地的保护使者!”……
在游戏中,队员们陪伴着小草播种、生长、成熟的生命过程,不断变化着身份:从草地上顽皮的“精灵”到草地的“守护天使”。校园的草地真正有了“生命”:当辅导员告诉队员,现在学校在草地里播下了草籽后,每到课间队员们或是蹲在草地四周观察着草籽什么时候发芽;或是有模有样地进行监督管理,劝告队员不可以走进草地。当辅导员宣布:现在小草已经成熟,我们可以在草地上嬉戏了。于是,你又会看到另一番景象,队员们有的舒坦地躺在柔软的草地上,有的捧上一个玩具与伙伴一起坐在软软的草地上玩耍,更多的是在草地上比赛打滚、爬行……
“草地文化”的建设,让软弱无力的标语退出了校园,留下的是有生命的教育。
河流的秘密——探究的源点
美丽的百草园,吸引着无数的队员,他们在这里追逐、打闹。学校也曾担心美丽的小溪是否会存在安全隐患。但是,当学校将这个隐患变成一门探究课程——“河流的秘密”时,这里更多的是队员们探索的身影。
低年级的队员,在百草园随手拾来一截树枝,探到河底,看看水浸湿到哪里,比一比自己的小身体:“哦,水深在我的膝盖上面一点点。”再量一量,争相告诉辅导员和小伙伴小溪的深度。队员们还探测到有时小溪会深一点:水位涨了;有时小溪会浅一点,水位下降了。他们也会比较出:小溪中心最深的地方与小溪边最浅的地方相差多少。
更有机灵、顽皮的队员,脱下一只鞋子,同时“起航”,看谁的“小船”在小溪里漂得远,漂得久。
美丽的小溪成了低年级队员探索自然的好去处。小溪边少了追逐打闹,多了探头探脑的身影,在这里,他们总有发现,在这里,他们总能找到乐趣。
中年级的队员,在科学辅导员的启发下,调查了解百草园小溪边的水生植物,上网搜索、研究哪种水生植物适合在百草园小溪里生长,然后向学校提交建议书。在队员们的建议下,小溪里多了荷花、多了水草、多了小鱼。小溪更富生命力啦!
高年级的队员们,在早、中、晚和雨中、雨后、晴天,分别提取溪水样本,进行水质分析,由于百草园的水并不与外界河流相通,怎样保持水质的纯净,怎样让小溪不长青苔,怎样能看清溪里的小鱼,队员们制定了一套原生态的净水计划。
一条小溪延伸出了更多的教育,而辅导员在这里不是传授者,只是引导者、看护者,队员们是知识获取的主人,他们在发现中、探索中,了解了更多的知识,也赋予了这条小溪更多的美丽风景。
丝瓜的探索——课程的延伸
在学校的小径中,有一面丝瓜墙,上面挂满了一条条身材肥硕的丝瓜。于是,“丝瓜的探索”成为了一个课程主题。
在美术课上,队员们来到了丝瓜墙下,他们用画笔描绘着自己眼中最美的那条丝瓜,用橡皮泥捏出最喜欢的丝瓜,并给这些属于自己的丝瓜取上名字,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丝瓜墙下。
数学课也搬到了丝瓜墙下,队员们互相猜测着丝瓜有多长,有多重,有多粗,他们想着各种办法,有的用绳子,有的用小树枝,还有的抬起自己的胳膊比划着……数学中的测量长度、称重量不再是难以理解的知识了。
在综合实践课、少先队队课时,队员们交流着自己的发现:“丝瓜那么大,丝瓜藤那么细,怎么牵得住呢?”“这么大的丝瓜能吃吗?跟菜场里的丝瓜有没有不同?”“丝瓜是怎么生长的呢?”“丝瓜还有哪些作用?”……队员们分成小组,有的上网搜索查找答案;有的从家里拿来菜场里买的丝瓜与学校里的巨型丝瓜进行分析、比较;还有的邀请厨师妈妈走进校园,用丝瓜做出各种菜肴请同学们品尝……
丝瓜墙成为了队员们的第二课堂,队员们在这里以游戏、探索的方式发现着,品味着。在这里,学习成为了最快乐的事!
一片草地,一条小溪,一面丝瓜墙,实小的队员们在这些符合儿童天性的“游戏式”探究活动中,体验生命,探索未知,实践无限的可能性。这个园子是自由的,生命可以按照天性生长拔节;这片环境是灵性的,可以创生出许许多多符合队员们的“微课程”和“微活动”。环境是固定的,但也是多元的,只要我们的思想是多元的,校园就可以开发成育人的“少先队文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