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语境下,城市的景观建设呈现趋同态势,差异化趋向日渐模糊,城市文化建设就成为一个城市突现的重要表征。本土艺术作为较小区域范围内以人的本真情感为表现对象的独有存在,在当今城市文化建设与更新中发挥了独有的作用,比如:丰富城市文化资源,推动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城市文化品牌的建设等等。
关键词:本土艺术;城市文化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城市身份
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语境下,世界范围内的城市景观建设日渐趋同,城市之间的外部差异逐渐缩小,这时,城市的文化建设就成为一个城市出位的独特表征。具有本真性和情感性的本土艺术在城市文化建设与更新中拥有独特而勃发的潜力,它在丰富城市文化资源的同时,在城市文化建设和更新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一、本土艺术的概念阐发
“本土艺术”中的“本土”一词主要有两个意思,一为“乡土”[1],即原来的生长地,土著的意味更强烈;二为“殖民国家本国的领土”[2],是相对于被掠夺的殖民地而言。本文对于本土艺术概念的阐发,主要从第一个概念着手。
黄永健《全球化语境中的地方艺术和本土艺术》一文厘清了“地方艺术”和“本土艺术”两个概念。作者通过探讨地方艺术与本土艺术的背景“全球化、地方化与本土化”,引申出地方艺术与本土艺术的概念界定,认为“地方艺术通常是发生在一个较大的区域范围之内的具有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意义的艺术形态;本土艺术通常是发生在一个较小的区域范围之内的以人类的本真情感为表现对象的艺术形态。”[3]这一界定下,地方艺术与本土艺术在两个维度上有所区别:一、涵盖范围上,地方艺术较本土艺术更广泛;二、在所涉内容上,地方艺术更多地表达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意义,而本土艺术更重视人类的本真情感,并以其为自身生发的源头。
本文将本土艺术划分为广义的本土艺术和狭义的本土艺术。广义的本土艺术,从本土相对于异域的角度出发,即在全球化语境下,相对于外来艺术,中国自身所具有的能代表其民族文化内涵的可以表达政治、经济、文化含义的艺术形式,如京剧、国画、杂技等,它们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文化输出上立下汗马功劳,然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在诞生之初,也是民众为表现本真情感所创设的一种艺术形式;第二种,当一个省、市、区(县)试图与自己平行的地方对话时,在其自身特有的文化地理空间中产生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可称之为本土艺术,其具有他者没有的文化和艺术内涵。狭义的本土艺术概念较广义的本土艺术概念具有更为本质意义上的“本土性”,本文主要采用狭义的本土艺术概念。
二、城市文化:城市身份构建的重要表征
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城市被纳入到一个网络中,而不再仅仅局限于一个国度。全球交通、通信的发达使得世界范围内城市之间的交流可以及时有效地从一个限定的范围扩展到全球。城市交流和借鉴的日益增加,作为人类文明象征的城市就会显现出一定的趋同性,表现在城市的建筑景观、文化建设等方面。国内城市争相邀请国外建筑师加盟城市建设规划,一定程度上说明国内城市想通过西方的认同进行自我身份的确认,“无论是北京、上海、大连、杭州,还是香港、台北、曼谷、汉城,或是纽约、巴黎、伦敦、多伦多,许多城市都失去了个性,彼此十分相似。可以说,全球化话语的影响,淡化了中国建筑和东方文化的主体意识,对全球文化的认同和对当代消费模式的共同追求,使传统城市特色日渐消亡”。[4]此举导致的结果表现在,若无其他标志性的提示,只是处于北上广深,甚至是中国的二三线城市的高楼大厦中,人们很难判断身处哪座城市,也即城市之间的差异性逐渐模糊。
城市空间和建筑的趋同性一定程度上使得城市管理者意图在城市的建筑景观方面出新、出众、出彩。由于一些城市管理者和设计者对于城市核心文化不甚了解,致使成型的建筑展现于世人的时候,成为民众口中的笑话。例如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最丑建筑”评选,北京盘古大观、沈阳方圆大厦、重庆忠县黄金镇政府大楼等十座建筑物隆重上榜。荷兰人雷姆·库哈斯和德国人奥雷·舍人带领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总投资约50亿人民币,最后却被民众笑称为“大裤衩”,成为游客去京不可不看的旅游景点。在2012年雷人建筑评选中,苏州的“东方之门”榜上有名,设计者号称建筑设计来自“苏州古城门”的创意,却被民众戏谑为“大秋裤”,以至于有网友调侃道:北京刚造了条“大裤衩”,苏州马上来了个“大秋裤”。国际建筑师雷姆库哈斯在一次访问中谈到“某种建筑风格的重复总是会引发人们对于一座城市身份的忧虑。当一座建筑不能反映和代表当地文化特点时,当地居民和政府都会本能地进行抗拒”。[5]当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一次次处于民众的笑谈声中时,城市的政府管理者是否思考过此种建筑修建是否符合这座城市特有的文化底蕴,是否能够让民众自内心认可大师的手笔,这着实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所有这些滑稽现象的出现,从潜在上讲,就是城市的外在建设不符合城市固有的文化底蕴,即城市的景观建设不能有效地反映城市的文化内涵。
城市空间营造和外在形貌的趋同,外加全球化语境下城市文化多样性的减退,一座城市自身似乎具有了思考的能力,开始具有焦虑化的倾向。城市建设的同一化与脸谱化不仅需要反思与检视,还应进一步开掘原因。一座城市想在世界范围内寻求自身身份的确认,凭借民众笑谈中的地标建筑已经无法实现,这种确认只能从本源即文化建设上着手。随着时代的更替,建筑风格可以“朝前”甚至“朝外”观看,但是一定要体现地方独特的城市文化,即使现代性的宏大建筑风格也要保留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城市每一日都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倾向,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各个面上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中。然而在这其中,只有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的孕育和积淀。
城市是公民身份认同的场所,而城市文化又渗透到城市各方面的建设,成为灵魂性的支撑,所以一座城市存在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于其核心文化体系的构建,即城市文化在更深层次上确认了城市的身份。
三、本土艺术对于城市文化建设与更新的重要性
刘易斯·芒福德认为“广义的城市文化包括物质、制度、精神层面……狭义上的城市文化指的仅是城市里的文化生活”。[6]当下,每个城市都在构建自己的城市文化,将眼光从“外在”转向“自身”,寻找城市内最具有认同性的文化特质与鲜活资源,从而打造自己专属的城市文化特色内涵。下文将主要探讨本土艺术在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文化更新方面的优势和可以作为的领域。
本土艺术作为发生在一个较小区域内(乡镇、县、州,最多为省级跨省级地理空间之内)以人的本真情感为表现对象的艺术形态的总和,其又是艺术文化中最具鲜活性、特色性、本真性的存在。下文选取的本土艺术更多地是在一个区划市(县级市、地级市、省会城市)内最具有特色的艺术形态,这种框定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光热,即它是展现此地域(市范围)内风土人情的一种最佳形式。城市的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城市的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其中,精神文化建设又包括城市的政治文化、经济文化、艺术文化、教育文化、科技文化的建设,而本土艺术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可以直接利用其本体进行转移、嫁接,同时也可以提取本土艺术的元素与城市文化建设进行对接,也即本土艺术和城市文化之间具有一种相互生发的作用。
(一)本土艺术可以丰富城市文化资源,加强民众对于城市文化的认同
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今日的城市在城市景观建设和文化建设上都具有趋同化倾向。电影、电视、KTV已经成为全民休闲娱乐甚至是文化生活上必不可缺的一环,城市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方面更加注重音乐厅、大剧院等的建设,这样确使民众的休闲娱乐生活与时代、世界同步、接轨,但是反过来讲,这座城市在文化建设方面缺乏了自身的特色。
本土艺术作为土生土长于城市边缘地带,甚至是其所辖范围内本乡本土诞生的一种艺术形态,其承载了生活于这个城市中部分人的生命情感和生存境遇。虽然城市居民已经远离这种乡间本土,淡忘了这种原始的记忆。然而当这种艺术形态引入城市民众生活时,其所具有的强大感染力和情感召唤力,完全可以激发起城市民众早期的生命记忆,从而加强他们对于此种艺术形态的认同,进而深化了民众对于自身身份的认知,加强其对于城市文化的认同。
(二)本土艺术可以带动城市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大环境下,本土艺术的生存状况堪称艰难。一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已经侵蚀到本乡本土,本土艺术的生存环境恶化,处于边缘化的劣势地位;二是现今人们不愿固守原来的生活方式,更愿意走出自己的家园,成为“异化”的人。国家现在也注意到这种独有艺术的可贵之处,下大力气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本土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交叉部分,又有国家尚未注意到的独有的艺术内涵,也有地方政府尚未意识到需要保护和开发的部分。国家对于这种本土艺术的重视可以带动地方政府的作为。以各种方式加大本土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力度,其中一项就是以本土艺术为基点和资源,带动城市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2006年,国务院和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辽宁的“东北二人转”等22个项目入选。“二人转产生于东北,所属地理范围也很大(跨省级),但是它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意义含量较少,本真情感(原生态情感)含量较多,或以表现原生态情感为主,我们称之为本土艺术。”[7]2012年12月,全国首个以二人转为主题的博物馆——吉林省东北二人转博物馆在长春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主要由“东北二人转文化展厅”和“活态传承小剧场”两大部分构成。在政府的导引下,二人转这一精神文化内容转化为物质形式,免费让民众参观,这样具有浓厚本土艺术气息的博物馆不仅将这种鲜活的现场表演艺术形式予以物质展示,还定期举办二人转活态展演,此举不仅可以带动整个东北地区对于“二人转”的保护与发展,还可以扩大“二人转”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本土艺术在一定程度上记录并构建了城市文化,并逐渐融入城市历史文脉。
艺术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沟通对话,使得本土艺术逐渐受到研究团体、地方政府、国家甚至世界的关注。本土艺术逐渐朝着一个重新构建的方向发展,这其中既有可以保存、传承的优势,也有“原汁原味”渐失的弊端,但是无论朝向何方,本土艺术都必须在自身原有特色即本色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才能持续不断地走下去,一味地固步自封,没有借鉴、创新和发展,都有消亡的危险。
本土艺术进入城市文化发展的视野,是学者和政府对这种原生态艺术关注的结果。上述提及的东北“二人转”即因国家的重视,进而,地方政府给予重大措施进行保护、传承。 英国“人类学之父”爱德华·泰勒在其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将“文化”作为一个中心概念提出,并把它定义为:“文化或者文明,从其广泛的民族志意义上言,它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8]按照泰勒对“文化”一词的解释,“艺术”包含于“文化”之中,即“艺术”作为构建“文化”的一员,同时也受“文化”中其他平行要素的影响。应用于此,本土艺术既存在于城市文化之中,其自身的存在与发展也构建了城市文化。城市的历史文脉,就是城市中所有含有的与历史文化传统有关的东西。本土艺术作为乡间本土反映人们本真情感的艺术形态,在记录乡土历史的同时,也就成为城市历史文化传统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逐渐融入城市的历史文脉。
(四)本土艺术在推动城市文化升级,为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原创性内容和动力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本土艺术在城市文化升级,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作用,主要是本土艺术的间接作用,即通过提取本土艺术的元素与其他元素进行创新重组,以达到“文化经济化”的结果。这也是当下世界各国正在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所呼号的产业中最重要的艺术原创的动力来源。本土艺术因其具有独特的本土性、鲜活性、情感共同性以及不可复制性,在城市文化各方面的升级中可以发挥特有优势,打造他者不可超越的产业品牌,带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城市走“文化强市”、“文化立市”的道路。
城市通过对于本土艺术的塑造与提纯可以升级城市文化。华阴老腔这种原生态艺术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中加以运用,之后在同名文学作品改编的话剧版和电影版《白鹿原》中大放异彩。在电影《活着》中,老腔这种艺术更多地是作为电影音响存在,话剧版和电影版的《白鹿原》呈献给观众的是更为鲜活的现场表演。老腔与秦腔相比,流传度略小,其采用陕西方言演唱,表演时所展现的生命力之磅礴、爆发力之激昂丝毫不亚于秦腔,民间对其有“拉波号子冲天破,醒目一拍鬼神惊”之赞。影视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拉动本土艺术发展方面起到独特的作用,同时也是华阴老腔的加盟,让这些影视作品具有更为鲜活的艺术元素,进而让受众难以忘怀。为了让老腔艺术进一步与华阴华山旅游文化有机结合,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链,华阴市文化主管部门和华山管委会共同打造了老腔演艺厅,并与华山文化传媒公司联合推出了“原生态老腔音乐会”。
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下,本土艺术的这种文化转经济的价值,即对于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升价值具有无限的能量,也为城市文化的升级改造以及城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五)本土艺术作为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可以提升城市文化品牌。
城市特色文化形象的塑造模式,主要五有种,分别为“历史文化塑造模式、民族民俗塑造模式、人文艺术塑造模式、自然景观塑造模式、建筑文化塑造模式、产业发展塑造模式”。[9]本文中所谈及的本土艺术在城市特色文化形象的“人文艺术塑造模式”和“产业发展塑造模式”中都发挥了强大的导引作用,成为一座城市发展的“名片”。上述两种塑造模式的运用,不仅塑造了城市特色文化形象,在根本上来讲也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牌和竞争力。
当下中国城市为了擦亮自己的城市品牌,不断提出各种城市口号、城市精神以获得身份的确认。联合国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城市有7种荣誉称号:“文学之都”、“电影之都”、“音乐之都”、“设计之都”、“媒体艺术之都”、“民间艺术之都”和“烹饪美食之都”。现在中国有三个城市被评为“设计之都”,即深圳、北京和上海。现在一些城市提出要建设“艺术之都”,若此城市只拥有宏伟的艺术建筑,没有能让人叫绝的本土艺术的项目,让人称赞的艺术大师,“艺术之都”这一称号能否成立需要打一个问号。
本土艺术就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依托这种独特的资源优势,加大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精心打造文化品牌,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它就可以成为促进城市文化、经济发展的一张新名片。
参考文献: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0.
[3]黄永健.全球化语境中的地方艺术和本土艺》,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5):153.
[4]邓聿文.传统城市在全球化中消失[N].中国青年报,2011-5-10:02.
[5]雷姆库哈斯:经济全球化对建筑风格和城市身份的影响[EB/OL].
http://www.archcy.com/point/benzdj/4b9e4a6aefc32b1e,2012-5-3.
[6]张子康,罗怡,李海若.文化造城[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8.
[7]黄永健.全球化语境中的地方艺术和本土艺术.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12,(05):153.
[8]陆扬,王毅著.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6.
[9]廖晓娟.城市特色文化形象的塑造研究——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D].重庆大学,2012.
作者简介:
王乐乐,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