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远
高度重视包括企业债在内的各种风险,将防风险视为未来一段时间政策最重要的事项,为经济转型换取平安的空间。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三季度的数据之前,我已经为各大媒体和评论者提前准备好了台词和观点:中国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速创下了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表现最差的一个季度。在此前两个季度,当中国经济的增速放缓至7%的时候,外界的台词基本就是如此。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了6.9%的数据之后,我浏览了一下各大媒体的标题和观点,基本和我给他们准备的台词是一致的。无论是仍然沉浸在过去30多年高增长周期的人,还是刻意看空中国经济的人,似乎很难让他们从固有的逻辑中跳出来,客观而公正的看待中国经济。
事实上,无论中国经济是否破“7”,6.9%的增长速度放在今年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环境下,是一个相当不容易的数字,也是一个很漂亮的数字。过去数年,尽管和笔者一样的很多人都在普及一个基本的常识:那就是,中国已经告别了过去的超高增长,经济正在步入新的周期,期待中国经济像过去一样动辄增长10%左右不仅不现实,而且违背人类经济增长的基本规律。
在当下,7%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无论是按照经济增长理论,还是放到大国经济的比较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增速。三季度的经济增速尽管破“7”,但考虑到过去三个季度国际环境的动荡,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以及新兴市场在美元加息的预期下处于衰退的边缘,这不仅不是一个很糟糕的数字,而是一个很漂亮的数字。说现在的6.9%的增速差,相当于期待一个人在40岁的时候身高每年增加的幅度仍然和其10多岁一样荒唐。正如习近平主席最近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所言:“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有快有慢是正常的,不能说只能加速、不能减速,这不符合经济规律。”
其实,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最担心的绝非6.9%的增速,而是在传统增长动力趋势性减弱的情况下,如何寻找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引擎问题。如果分析中国经济减速的原因,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除却国际因素之外,中国经济2010年以来趋势性减速的根本原因就是过去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包括制造业、投资、房地产、出口以及人口红利都已经到了增速的天花板并开始下滑,他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效应已经发挥至极致。
三季度的数字就是明证: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只有6.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下降1.9%,制造业放缓的趋势没有改变;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创新低,增速下滑至10.3%,创下1999年以来最低的增速;尽管房地产销售端主要城市回暖的态势明显,但在投资端投资增速依然下跌至2.6%;而进出口1到9月份同比下跌7.9%,今年的目标则是6%的增长。
在这些过去的传统引擎趋势性下滑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新的增长引擎,数据下行就是趋势。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并非需要担心经济增长速度,而是应该担心如何完成增长引擎的转换,尽管,这话绝对属于“陈词滥调”,但的确是事实。
同时,我们看到,在新的增长动力,包括创业创新、消费以及新兴产业处于培育期的情况下,旧的增长动力趋缓引发的各种风险也在释放,这也是比6.9%更值得高度关注的事项。最近爆发的“10中钢债”违约风波,把杠杆和风险都很高的中国的企业债再次拉回到人们的视线,而在房地产告别黄金周期之后,房地产行业下行引发的外界对地方债的担忧仍然继续。
特别是,从国际因素看,美元加息仍然只是时间问题,对新兴市场的威胁并没有解除,新兴市场陷入二次衰退的概率仍然很大,这一系列的风险都不可掉以轻心,任何一个爆发,对于中国经济的稳定而言都是巨大的威胁。
尽管如此,笔者依然同意习近平对中国经济周期的基本判断: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经历新旧动能转化的阵痛,但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国内市场需求强劲,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潜力、韧性、回旋余地,结构性改革正在深化,中国经济仍然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中国经济绝非某些人渲染得到了政策无能为力的地步。只要中国的决策者有耐心,在确保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同时,不忘记改革和升级的战略目标,做正确的事,笔者认为,较低的增长周期,换来的将是为下一个三十年奠定一个好的改革、创新和产业基础。
基于此,笔者对当下的中国经济有六点建言:
其一高度重视包括企业债在内的各种风险,将防风险视为未来一段时间政策最重要的事项,为经济转型换取平安的空间;其二鉴于当下企业面临的困难,一定要下决心大幅度减税,给企业减负,同舟共济,度过难关;其三货币政策要基于中国经济的现实,为避免中国经济陷入通缩,一定要加大货币宽松的力度,继续补充流动性,在汇率政策上,要看到人民币被高估的事实,在美国加息之前,主动贬值对中国经济很重要;其四一定要稳定房地产预期,推动房地产投资回暖,要尽快恢复首套住房20%首付政策,对资质不错的开发商,要在融资政策上给予支持;其五中国经济最终的命运取决于改革的推动,要给民众明确的改革预期,推出一批让人期待的改革措施;最后要在促消费和消费升级上下更大的功夫,下决心取消阻碍影响居民消费的各种体制机制的障碍,让消费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定要记住,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经济体,构建新的增长框架需要时间,要对当下的增长速度宽容,要给中国经济足够的时间,而不是叶公好龙,缺乏耐心。如果你的愿望是中国经济能有更加美好的春天,冬天就是你必须经历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