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时
今年国内粮食丰收,但农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粮价大跌导致农民收入直线下降。入秋以来,粮食主产区的玉米、小麦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水稻在部分地区较往年也有小的跌幅。有市场分析人士称,三大主粮全线下挫在往年并不多见,国际低粮价与国内库存积压均被视为本轮粮价下跌的主要原因。今年粮食市场再度出现的“增产不增收”、“粮贱伤农”的现象,其带来的冲击将是多方面的,值得格外重视。在这种局面下,粮价政策如何作为,需要谨慎为上。今年粮价大跌冲击市场,虽然有国际低粮价和国内库存积压的“偶然因素”,但国内粮价收购与补贴政策体系的缺陷,可能是不容忽视的机制性原因。
粮价宏观调控下的“灰色地带”
为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我国从2004年起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收购价格,分别对稻谷、小麦两个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当主产区市场价格下跌较多、低于最低收购价时,国家指定企业按照最低收购价格入市收购,引导市场粮价合理回升。从实际执行看,托市收购政策虽然保护了农民利益,但需要支付补贴,这样一来,大量国家财政补贴进入了收购企业和储备环节,农民直接受益不多;同时抬高了中下游粮食产业的加工成本,整个中下游产业无法优化资源配置,直接阻塞了农业全产业链条的畅通。
如果比较补贴金额,我国花在粮食补贴和收储上的钱并不少。有统计称,中央财政每年对农业的补贴已经超过1万亿元,而粮食收储的成本一年也达到几千亿元。如此高的财政投入,却换不来农民从事农业收入的显著提高,为什么会这样?应该如何改革?这些问题无法回避。
推动目标价格制度转变
总体来看,对于粮食价格下降导致农民减收,不能再按过去的方式,简单调整补贴了事,而应该进行以价格机制为主的系统改革。整体来看,核心是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整补贴对象,增加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要推动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在保护农民利益前提下,推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向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变。
粮价大跌影响农民收入和消费,只是我国粮食价格政策问题的一个表现。围绕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要谨慎、系统,坚决推进改革,以财政补贴的辅助手段,最终实现粮食市场的健康运行和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