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河堤防绿化工作探讨

2015-05-30 22:22:16崔永玲
中华建设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堤防管理模式绿化

崔永玲

【摘要】为有效保护水利工程安全运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自90年代初以来,卫河局在管理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鼓励广大护堤员和承包户投资堤防绿化,使卫河、共渠全长354.9公里堤防披上了绿装,形成贯穿上下游、左右岸的绿色长廊。但随着水管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原有的绿化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暴露出较多问题,严重阻碍堤防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本文就堤防绿化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解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堤防;绿化;管理模式

【Abstract】To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safety of the use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rational use of land resources,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ince the early 1990s, the Wei River Bureau under the management of a serious shortage of funds, and encouraged members of the majority berm embankment green investment and contracting households, so the Wei River a total of a total length of 354.9 km canal embankment covered with green containers, formed through the upper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green corridor along the rivers. But as water administration system reform in full swing, the original green management model and management methods revealed many problems, a serious impediment to enhance the management level dike. In this paper, a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greening embankment, explore effective ways to solve.

【Key words】Dikes;Afforestation;Management mode

1. 基本情况

卫河、共产主义渠(以下简称共渠)是豫北地区两条重要的行洪、排涝河道。卫河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夺火镇,上游主要支流有峪河、淇河、汤河、安阳河等。卫河局所辖卫河、共产主义渠河道长197.6公里,两岸堤防长度354.9公里,流经鹤壁、安阳、濮阳三市的浚县、滑县、汤阴、内黄、清丰、南乐六县,23个乡镇247个自然村。堤防土地资源面积为22743亩。其中:堤防16747亩、 护堤地3864亩、弃土2132亩。

2. 堤防绿化现状

(1)卫河、共渠堤防绿化种植结构为临背河堤肩、堤脚各植一排树,株距3米;堤肩、堤坡植草;弃土种植林木,株、行距各为3米。树种主要为杨树,草皮为适宜当地土壤气候条件,耐干旱、根系发达、生命力强的爬根草。现有绿化面积22600亩,共植树约37万棵。

(2)绿化管理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经营承包,堤防按延米承包给村民,由村民负责绿化及管理,树木成材后收入归承包户,水管单位每年只收取堤防承包费;另一种是合理分成,堤防承包给村民,由村民负责绿化及管理,堤防所植树木成材后,按合同商定的比例进行分成。根据堤段所处的位置、地域、社会秩序、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所定承包费或分成比例都各不相同。

3. 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堤防承包管理模式,是在九十年代初堤防管理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采取的以堤养堤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当时缓解了堤防管理经费的紧张局面,绿化了堤防,也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但随着水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这种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制约堤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1堤防承包费收取困难。

由于当时堤脚种植的是高杆树,影响相邻村民农作物生长,人为破坏严重,树木存活率低。为解决这一问题,使堤防尽快绿化,大部分堤防都是按承包户责任田对应的堤防长度承包,承包长度从十几米到几百米不等,造成承包户比较多。对于按年收取承包费的,主要是以村为单位,由村委会组织收取,但由于村委会换届频繁,致使承包费收取困难。对于按树木分成的承包方式,承包户偷伐严重,监管难度太大。另外,由于堤防战线长,承包户多,每年在承包费收取、树木监管及树木的规范种植等工作中占用了大量的人力。

3.2合同签订不够科学严谨,履约效果不佳。

堤防绿化经营广泛开展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基于当时堤防管理经费严重匮乏,不得以采取的以堤养堤的工作思路,由于大规模开展,合同的签订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的意识,造成合同条款不够科学严谨,合同签订期限过长,有的长达几十年。条款中我方利益过低或得不到应得利益。对承包户应承担的堤防管理义务、树木种植的具体位置和株距、行距要求等不够明晰,以至于对承包户约束力不强,种植混乱、任意开发现象屡禁不止。

3.3现有绿化管理模式制约堤防日常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随着水管体制改革全面推开,管养分离工作的不断深入,堤防的维修养护已交由养护公司组建的专业养护队伍实施,而堤防绿化仍由承包户来实施,管理的不统一出现了如下问题。

(1)堤防绿化承包户只管树木的成活率和成材率,不顾堤防的管理要求,任意挖坑种树、随意开沟浇水,严重影响堤防维修养护的正常开展。

(2)每年堤防进行专项整修或是工程维修加固时,需对整修段堤防树木进行砍伐或移栽,在树木赔偿问题上承包户无理取闹漫天要价,给工程建设带来很大阻力,管理单位失去了对堤防管理的自主权。

3.4树种单一,不利于病虫防治。由于堤防承包主要考虑是经济效益,大部分都种植速生杨树,造成树种单一,易引起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大规模蔓延。

3.5树木的频繁更新使堤防绿化和堤坡、堤肩草皮不能长期的保持,更新一次留下的树根、树坑就要重新整堤、植草,收取的承包费用远远弥补不了堤防恢复及草皮重新种植的投入。

3.6堤防承包合同管理工作量大。

由于承包户多,又是陆续签订的,承包年限、金额不同,当时也没能建立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合同管理工作量大,比较混乱。

4. 解决措施

经过水管体制改革,堤防管养经费紧缺的局面得到了缓解,现有堤防承包绿化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工程管理的需要,应逐步转变现有的堤防绿化管理模式,收回承包出去的堤防。

4.1开展试点工作。

在今年4月份探索性的开展了两处试点工作:

(1)收回堤防自主绿化。在滑县局选择了一段社会环境较好、过往车辆较少,且做过专项整修的1.5公里堤防,绿化承包合同因做专项工程已终止。水管单位用绿化经费自购树苗,租用机械和雇用人工进行栽树、浇水等,后期管理交给养护公司管理,奖惩措施在养护协议中明确。树木所有归水管单位。

(2)收回堤子夜弃土自主育苗。抓住共渠今年开展专项维修养护的有利时机,收回了共渠左右岸19+000~24+800段5.8公里两岸堤防和弃土的自主权,对未签订承包合同的树木及种植进行清理,在右岸对种植不规范的行道林进行调整,在空白段进行行道林树木补栽和移栽,同时在左岸部分弃土上自主培育了7亩20000余棵速生白腊苗木,计划一年后在收回的弃土上进行移栽,可移植30亩白腊苗木。

目前,这两处试点树木和树苗长势良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堤防绿化管理模式转变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4.2梳理现有堤防承包合同,建立动态数据库。

鉴于目前堤防承包合同管理较乱,首先制定统一严谨的堤防绿化承包合同范本,组织人力对全局堤防绿化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建立动态堤防承包合同数据库,实现合同的规范管理,为逐步收回承包出去的堤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4.3转变绿化管理模式。

抓住堤防日常维修养护实行物业化管理全面推开这一契机,逐步转变绿化经营管理模式,将堤防逐步从承包户手中收回。分两步,一是对到期的合同和每年堤防专项治理段,不再采用承包方式。二是对未到期合同保持甲乙方关系不变,重新签订承包合同进一步明确权利,等合同到期就不再承包。

对于收回的堤防采用如下管理模式。

(1)每年收回的堤防,水管单位拥有全部产权,所需绿化经费列入年度的维修养护专项实施,依此类推,直至所有堤防全部收回。

(2)绿化后期管理做为堤防的日常维修养护工作内容之一,交由养护公司管理。为保证树木的存活率,水管单位要在与公司签订维修养护合同中对绿化养护管理,明确职责和奖惩办法,充分调动养护公司的积极性,确保树木存活。树木成材后更新收入归水管单位,实现日常养护投入到产出的效益最大化。

4.4调整种植结构。

绿化种植结构上,打破树种单一的结构,做到因地制宜,宜草种草、宜林植树、宜灌植灌,充分体现防护功能、生态景观、经济效益的多功能生态链。

(1)对于弃土进行大力整治,在做好前期土地回收的基础上,按照效益型生物体系进行种植,以种植经济效益高的林木和灌木为主,也可以用做堤防绿化的育苗场或培育种植景观苗。对于弃土范围的保护,针对埋设界桩村民破坏严重情况,选择易生长、根系发达的乔灌条子类植物栽种,兼具守边界和绿化功能。

(2)对堤防绿化,按照“四型”堤防的要求,堤顶绿化以观赏性和经济性树种为主,树种可选用杨树、白蜡等,堤坡植草皮。在临河和背河堤脚及护堤地,针对种植高杆树,影响相邻村民农作物生长,人为破坏严重问题,可以种植灌木,这样既可解决护堤地边界难守问题,又可省去打界梗的费用,也不影响相邻村民农作物生长。堤防工程所处城乡结合部的位置,以白蜡、女贞、冬青等常绿植物为主,内、外堤肩种植优质草皮。重点突出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兼具防护功能、景观效果,把工程管理难点打造成亮点。

5. 结语

相信通过转变绿化管理模式,水管单位拥有了堤防管理的自主权,可以真正实现堤防绿化管养分离,水管单位干部职工也能全身心投入到堤防的管理工作上,有助于堤防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堤防管理模式绿化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3-01 07:36:25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50:28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堤防长度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针对物流经济管理模式略议其战略发展内容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12:00
沙湖立交绿化
锋绘(2016年1期)2016-05-13 09:18:14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堤防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