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龙
[摘要]小组建设应根据学生个性充分发挥个体的优势,弥补不足。合理编排是小组建设的基础,必须充分掌握学生情况,按照强强分开、互补结对原则分组。在小组内部,根据个体特点分配任务,使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工作,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管理的潜能。
[关键词]小组建设班级管理自主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30117
我校在2014年上半年课改试点的基础上,2014年下半年开始推广到六、七、八三个年级。课改中的班主任该怎么办?通过近一年的课改实践与班主任工作,我认为课改班级班主任工作的关键在小组建设,死揪小组建设,可以撬动和完善班级管理全局。
一、了解学情,为小组的合理编排提供科学依据
课改班级管理,是一种精细化管理,要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且每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融入班级管理之中。这需要了解每位学生的优势与不足,通过与任课教师交流,我对班级的总体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对部分学生也有了较模糊的认知。为了对班上每个学生有更直观、更精准的认识,我常常利用课外时间到学生中去,刚开始,学生很吃惊:这个时间老师不回家吃饭?不休息?怎么会在这?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解班级学情,为班级小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事关小组的活力、学生管理积极性的发挥等方面。
二、依据“强强分开,互补结对”原则搭配分组
根据学生的学科特点、性格、性别、表现等进行大致归类,遵循“强强分开,互补结对”的原则搭配分组。所谓“强强分开”,是指学科成绩好的、性格类似的、综合素质大致相当的学生不分在同一小组。而“互补结对”,是指同小组成员之间,在学科学习、性格等方面有较强的互补性,能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分配小组成员任务。将作业、纪律、卫生、活动、记分等工作具体分解到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这样就能实现小组成员之间,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且小组每个成员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这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管理能力、改善服务意识等品质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三、多措并举,激活小组活力
1.成立一个以小组长为核心的强有力的班委。我班各小组的组长既是一个小组的灵魂,又是班委的成员,他们都是由品学兼优、关心班级的学生担任。他们是教师双臂的延伸。一开始班干部很多事情不敢大胆去做,我“不补做”班干部留下的事,而是“协助”班干部完成,“不补做”和“协助”既培养了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又树立了班干部威信,为后来的“自主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完善评价机制,形成竞争态势。依据学校制订的《小组评价量化表》,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表彰。评价既是对学生的肯定过程,又是小组的竞争过程,更是对学生的缺点、不足进行批评教育的过程。评价、小结、表彰对于充满好强心理的初中生而言,确实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3.发挥学生自主管理优势。充分发挥小组的自主管理功能,要遵循以下层次的管理:小组长对小组成员的管理→小组成员间的互相管理→小组成员的自身管理。小组长对小组成员的管理,是小组长在学习、纪律、卫生诸方面起表率和引领作用,通过与小组成员的交流、沟通,指出并矫正小组成员的不良行为,教育、引领小组成员为小组荣誉增光添彩;小组成员间的互相管理,是依据小组成员的分工与职责,监督、要求成员做好相关事务,不因某人的行为给小组抹黑;小组成员的自身管理,是要求各成员遵守小组制订的组规,依组规规范自身行为。
4.做好小组内潜能生的工作。一个班班风的好坏往往由潜能生的表现决定。而要做好这一工作,班主任一要引导小组成员对潜能生做好心理疏导,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二要多与潜能生交流、沟通,了解、掌握他们的不足及其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为潜能生指明努力方向。三要及时发现潜能生的进步和闪光点,不失时机地表扬并委婉提出要求,让他们感受到因进步而带来的喜悦,并激励自己做得更好。四要适当分一些工作给他们做,让他们的价值得到体现,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的存在感与成就感。五要树立潜能生榜样,让潜能生之间相互学习,比要求潜能生向优秀生学习更有效。
5.做好家校沟通工作。①鼓励学生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家务,少看电视、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很多家长打电话来,说这学期孩子懂事多了,会主动做家务和关心父母。②与家长沟通时少告状,少揭短,多发现学生优点。如我班一潜能生,以前的班主任经常打电话给他家长告状,而我打电话时,则把这位学生的优点一一说给家长听,最后说有点可惜,如果孩子某方面的缺点能及时改正,那就会更优秀。这种沟通方式得到家长的认可,半年多来,家长常主动与我沟通,这位潜能生已经是班上许多学生学习的榜样。
小组建设只要遵循尊重和相信学生的原则,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班主任在小组建设的过程中,工作做得细一点、更细一点,工作做得实一点、更实一点,那么,小组建设就不再会成为制约课改的因素,反而会成为课改的助推剂。
(责任编辑斯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