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老实与聪明

2015-05-30 10:48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老实荆轲二者

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与聪明”展开讨论。

甲:老实就是实诚、忠厚,聪明就是机制、敏锐。

乙:老实和聪明一个人可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不一定是真聪明。

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

点  拨

审题时,首先要抓住关键短语“学会做人”,而“学会做人”,就联系到做事,这样“老实”与“聪明”就不是停留在对“人”的层面泛泛的评价上,而是通过 “事”来评判“何为聪明”,如此,思路就打开了。可以写任何事情,能跳出作文设计的陷阱——只围绕“老实”和“聪明”行文。本则材料作文现实性和思辨性较强。同学们可以引用的材料很多,只要打开思路,做好扣题,写起来不会是难题。参考立意:1.聪明的最高境界就是老实,诚信可赢天下。2.聪明和老实是两种迥然不同的处事风格,聪明可以帮助自己和别人认识世界,锐意进取,老实诚信可以使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巧妙处理好二者关系,可以使一个人的生活和事业更加美好。

若老实与聪明兼具

当鱼与熊掌冲突时,可舍鱼取熊掌也;当生与义矛盾时,可舍生而取义也;然而当老实与聪明相并时,应兼而有之,因为两者兼有乃人生一大智慧。

老实是实诚、忠厚、专一,并不是傻里傻气一根筋;聪明是机智、敏锐,而非偷奸耍滑。老实是一个人的做事原则,不可丢弃;聪明是一个人的做事方法,亦不可丢弃,唯有二者兼而有之,才是最佳的处世智慧。

老实与聪明兼有决定了一个人的品性,是人能够健康发展的前提。荀子曰:“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可谓老老实实,踏实专一,同时这种老实兼有聪明,因为它选择了最有效的方法,灵活出入于埃土和黄泉之间。它老实的做事原则加上它聪明的做事方法,成就了自己的可贵品性。

老实和聪明兼而有之,可以成就自己的事业。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一不是兼有老实和聪明的人。楚汉相争,刘邦率先入关,老实地遵守怀王与诸将的约定,准备做关中王。不料项羽欲挥师入关,形势危急之下,刘邦聪明地运用张良之谋,化险为夷,为他夺取天下保存了实力。为什么刘邦能够化险为夷,最终战胜强大的项羽呢?因为刘邦兼有老实和聪明,顺利时老实地步步为营,失利时聪明地化险为夷,最终使自己的事业走向成功。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得兼有老实和聪明的道理。他们要么把自己封闭在老实里,愚笨痴妄;要么拥有聪明而恃才放旷,妒贤忌能,甚至干一些违法乱纪的勾当。愚公移山其精神固然可嘉,然而不是太过老实了吗?假如愚公直接走出大山,不是更有效果吗?荆轲不是太过老实了吗?假使荆轲能够等到自己的朋友一起驱车刺秦王,也许历史会重新书写吧?只拥有老实不懂得聪明不可以,同样只拥有聪明而不脚踏实地,韬光养晦,下场也是令人叹惋的。杨修死于聪明,传笑千古;周瑜妒贤忌能,吐血而亡;关羽自恃聪明,败走麦城;项羽师心自用,自刎乌江;周某违法乱纪,锒铛入狱……这些不都是聪明人吗?看来,不懂得老实和聪明兼而有之的道理,事业往往会遭受挫败,甚至身家性命不保。唯有二者兼而有之,才是真正拥有了大智慧。

总之,我们唯有兼有老实与聪明,才能处理好学习、工作和为人,才能肩负起推动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这一庄严而伟大的历史使命。果真如此,乃我辈之幸,国家民族之幸!

由鱼与熊掌和舍生取义引申到老实与聪明,既是一个翻转,抓人眼球,又开宗明义,点明主题。

就什么是“老实”和“聪明”加以具体阐释,巩固论点的基础,为下文的论证打好基础。

引用荀子《劝学》中的相关文字来论证支撑自己的观点:老实兼具聪明,成就可贵的品行。

灵活运用楚汉相争的故事,来说明老实与聪明兼具,能成就自己的事业。所选事例大家都熟知,运用到论点上过渡自然,令人信服。

话锋一转,反弹琵琶,从不懂得兼具老实与聪明的人会遭遇怎样的人生滑铁卢来进行反向论证,从而证明刚柔相继,老实与聪明二者兼而有之,才是拥有的大智慧。

文末点题,我们唯有兼有老实与聪明,才能处理好学习、工作和为人,才能肩负起推动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这一庄严而伟大的历史使命。上文论证合理,论点的成立也就水到渠成了。

点评   本文有三特点:一是贯串全文、令人信服的辩证思维;二是精选例证,用荀子的蚯蚓说,刘邦与羽的楚汉相争以及愚公移山、荆轲刺秦王等一系列论据分别论证兼具老实与聪明可以成就可贵的品行,伟大的事业,拥有真正的智慧,给人启迪;三是思路严密,结构严谨。运用"总一分一总"结构,都显示出作者较高的谋篇水平。

猜你喜欢
老实荆轲二者
荆轲刺秦
奇思妙想绘家乡
不老实的蝙蝠
不老实的蝙蝠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摇曳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文言实词小课堂
荆轲刺秦王
荆轲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