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贤等
石头剪刀布(适合小班)
目标:
1.了解石头、剪刀、布之间“一物克一物”的关系。
2.观察所搭物体的高与低,比较所用材料的多与少。
3.能按规则开展游戏,愿意找同伴一起游戏。
准备:
1.选择或自制红、绿骰子各一个,在骰子的六个面分别贴上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的图案。
2.选取红、绿两色形状相同的乐高积木各10块(也可用其他材料替代),并将其分别放入两个小盘子内(如图1)。
玩法:
玩法一:
1.游戏开始前,两个幼儿任意拿一个骰子,拿红骰子的代表红方,取用放有红色乐高积木的小盘子,拿绿骰子的代表绿方,取用放有绿色乐高积木的小盘子。
2.游戏开始,两个幼儿面对而坐,各持一个骰子一起念“石头剪刀布”,念完“布”后马上投出骰子,然后观察骰子朝上的一面是什么图案,如果图案分别是“石头”“剪刀”,则“石头”胜出;如果图案分别是“剪刀”“布”,则“剪刀”胜出;如果图案分别是“石头”“布”,则“布”胜出。每轮获胜的一方可以在自己的小盘子内取出一块乐高积木并垒高,以此类推(如图2)。如果图案相同则重投。
3.如果一方小盘子里的10块积木全部用完了,一轮游戏就算结束。最后比一比获胜的一方所垒的积木高楼比另一方多垒了几层(如图3)。
玩法二:
两名幼儿面对而坐,一边念“石头剪刀布”一边投骰子,玩法同上。获胜的一方可以取一块乐高积木垒高,二人共同用积木盖一幢高楼。最后看一看所盖的高楼有几层,比一比是红色积木多还是绿色积木多,多多少。
规则:
1.游戏时,两名幼儿一起念“石头剪刀布”,念到“布”时投骰子。
2.如果两名幼儿投出同样的图案,则重投。
3.若一方骰子投落到地上,需停投一次。若一方骰子连续三次投落到地上,则要拿走一块已搭积木,将它放回小盘子里。
评析:
小班后期,幼儿已不再满足于平行游戏,开始萌发与同伴共同玩需要遵守简单规则的游戏的意愿,“石头剪刀布”就是教师为满足幼儿的这一需求而设计的游戏。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不仅能获得对规则游戏的认知与体验,而且可以感知和理解石头、剪刀、布之间的相克关系。
教师将“获胜方取一块积木垒高楼”的情节融入游戏中,一方面可以帮助幼儿记录自己的游戏成果,提高幼儿的游戏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引发幼儿进行“手口一致数数、比多少、比高低”等有关数学的学习与自发练习。两种不同的玩法可以满足不同游戏水平幼儿的需要,培养幼儿初步的合作能力,积累初步的竞赛经验,为日后开展规则游戏打好基础。在幼儿熟悉这一游戏规则之后,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直接用猜拳的方式来玩这一游戏。
一起来钓鱼(适合小班、中班)
目标:
1.通过游戏锻炼手眼协调能力,通过对图形、颜色、花纹等的辨别发展观察力。
2.体验与他人合作获得成功的快乐。
准备:
1.制作立体小鱼20条左右(如图4),鱼身上有横条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图案。
2.拼接起来的大河场景(如图5)。
3.若干个画有不同图形、颜色、花纹提示的纸制小鱼池(如图6)。
4.钓钩盘系上4根绳子,钓钩盘下可挂鱼钩(如图7)。
玩法:
游戏时,幼儿两人用双手分别拉住钓钩盘上的4根绳子,合力移动钓钩盘,用这个钓钩盘下的鱼钩去钩“小鱼”身上的圈,尝试将“大河”中的“小鱼”钓起,并观察所钓到的“小鱼”身上的图形、颜色、花纹,根据某一特征将“小鱼”送到相对应的“小鱼池”里(如图8~10)。游戏反复进行,直至把“小鱼”全部钓完。
规则:
1.游戏中,幼儿双脚可移动,但不能踏入“大河”和“小鱼池”,否则犯规,游戏重新开始。
2.游戏时,幼儿不得用手去触碰“小鱼”和钓钩盘,否则停玩一次游戏。
3.幼儿钓到的“小鱼”要根据其特征送到相应的“小鱼池”里才算成功,才可继续游戏,否则要把“小鱼”重新送回“大河”里。
评析:
这则游戏由传统的钓鱼游戏改编而成,其设计的亮点有三:
其一,让幼儿通过双人双手牵绳玩钓鱼游戏,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快乐。幼儿通过反复探索,可对动作幅度、用力轻重、距离远近、钓钩高低、行进方向等作相应调整,从而领悟到只有相互配合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其二,精心设计和制作的游戏材料充分体现了教育价值。首先,鱼钩有大有小,幼儿可自主选择,不同大小的鱼钩对幼儿的挑战是不同的;其次,“小鱼池”和“小鱼”身上的图形、颜色、花纹的设计隐含了教育意图,幼儿需要仔细观察“小鱼”身上的特征以及“小鱼池”的特征并进行匹配,然后根据自己的判断将“小鱼”送回“小鱼池”。第三,答案的不唯一性使游戏更具挑战性。例如,黄绿条纹的“小鱼”既可以送到条纹图案的“小鱼池”里,也可以送到黄绿颜色的“小鱼池”里。
其三,游戏规则的设计符合小班、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在合作游戏中往往会因求胜心切而顾此失彼,导致犯规,而“脚不能踏入大河与小鱼池”“手不能触碰小鱼与钓钩盘”的游戏规则,便于幼儿自我检查与互相督促,有效提高了幼儿遵守规则开展游戏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