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新燕
《蝙蝠和雷达》一文采用对比的写法,说明了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蝙蝠的听觉十分灵敏。“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透过“极细的电线”“灵巧地避开”等词汇,我们不得不为 蝙蝠夜间飞行的本领叹服。在第一次试验中,“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其中,“一个”“一根”这两个看上去很普通的词语,用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却表达了很不普通的意思——蝙蝠飞行中没有出现一点失误,它的飞行本领真高啊!而这都要归功于蝙蝠那敏锐的听觉。这也是科学家为什么“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的真正原因。
与之前灵敏的蝙蝠相对比,被塞住耳朵、封住嘴的蝙蝠,情形就大不一样了。它们“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借助“到处乱撞”和“响个不停”等词语,我们不难感受到离开了耳朵和嘴,蝙蝠飞行的本领就变得一塌糊涂了。这也正印证了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结论。
抓住重点词语,对比阅读,你不仅能够深切感受到蝙蝠和飞机夜间飞行的奥秘,而且能够享受、品味到语言文字的乐趣。
(摘自《求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