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买东西时,想得最多的,不外乎是这个东西好贵,或者这个价格好划算之类。
但浪费的钱多了,慢慢悟出些不同的道理来:一件物品,价格的生命力是短暂的,价值的生命力却可以很长。对价格的感受,在挑选和买单的时候达到顶峰。然后我们开始真正拥有它,剩下的时间里与之相处,便大都是价值在物品身上的延续了。
我们父母那一辈,勤俭持家习惯了,对价格异常敏感。尤其是我妈妈,即使我们再喜欢,也从来不会给我们买她觉得贵的东西。以至于小时候,我爸常跟我们戏言:东西越贵越省钱。东西贵了,你妈不会买就省钱了;一旦便宜,买一堆回来,反而花钱多。
这样的消费观也影响了我。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喜欢买便宜东西,并因此沾沾自喜:瞧,我多会省钱;看,我多会过日子。
可是一到搬家的时候,我就开始犯愁:那些买燕麦买饼干赠送的水杯饭盒质量不佳;那些打折的衣服,也许质量还不错,但是真正特别喜欢的没几件,很多只是觉得特别划算才买下的……而那些因为非常喜欢,所以觉得略贵也咬牙买下的反而利用率最高,再费劲我也愿意把它们都带走。
我沮丧地发现:在决定买下一件东西的时候,我更关注的是它的价格而不是价值。
后来,每当一件东西让人产生“哇,好划算啊”这样的念头的时候,我就开始警惕并问自己:你是不是真的需要它,是不是真的喜欢它?
当我开始看重一件物品的价值甚于它的价格的时候,身边令我喜悦,用着顺手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多。
很久之前在一个摄影师微博评论里看到她回答粉丝问题。
有粉丝问:我该买什么配置的单反?摄影师回:你买得起的最贵的配置。
我想这个回答适用于一切热爱。没有必要所有东西都买最贵的,但是你热爱的值得你花费。
大约两年前决定为了看书入手一台kindle,900块的机器,皮套的价格将近300块,总觉得不值。还是先生帮我下定了决心。虽然贵的感觉伴随了我一小段时间,但是后来看到别人买的便宜保护套质感不佳,唤醒不灵敏费电,还是很庆幸自己没有贪一时的小便宜。
物美价廉的东西不是没有,只是需要费劲心思去找去鉴别,而在这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已经让你的成本大大上去了。
朋友大学时候有个同学,一直很极端地发挥着“货比三家“的精神,买完发现别处更便宜简直会令他崩溃。
所以,即使只是买一箱牛奶,他也会花一下午时间去学校附近的三家大型超市比价。
最后,当同宿舍的人都穿上学士服拍毕业照的时候,他却因频繁挂科被降级了。面对他的是,多花一年的时间;当然,对他而言更残酷的是:一年的学费。
他从来没有计算过:那省下来的几块钱,与他花费掉的时间和精力完全无法平衡。
(摘自《新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