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黍离离
提到尤小刚,就不可不提自2003年伊始火爆荧屏的“秘史”系列,中国电视剧界也因此掀起了一股古装剧的新风潮,它们已经成了85~90后电视观众的集体青春记忆。
此次尤小刚华丽转身,携《反恐特战队》再度强势来袭,究竟是否是一次“转型”呢?
“一个导演不应该有所谓的‘型,我1986年就拍了《凯旋在子夜》,后来还拍过农村剧、都市情感剧,2000年后一次机缘巧合看到一个好本子,就拍了《孝庄秘史》,因为这部剧受到观众的欢迎,而我本人对这段历史也很感兴趣,就一下子拍了7部秘史剧。所以不是转型不转型的问题,是有没有合适的题材。《反恐特战队》我自己觉得拍得很过瘾,它比较符合我的气质。”
这部《反恐特战队》尤小刚拍得很“过瘾”,观众们看得也很“过瘾”,开播仅几日,网络讨论度便居高不下。来自于生活的扎实的故事基础和强情节、快节奏的美剧化叙事是这部现实主义IP大剧的制胜法宝。
立足于职业与真实
拍摄《反恐特战队》,是始于尤小刚与武警一名领导的闲聊,他由此得知,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却有一支部队必须24小时常备不懈,他们具有高情商、高智商、高作战能力,面对恶仗,必须做到每仗必胜。这就是“反恐特战队”。“震慑敌人、鼓舞人民就是拍摄这部戏的初衷。”尤小刚说。
尤小刚坦言,拍摄军旅题材的作品,最担心的就是脱离现实。“它不是一般的题材,可以天马行空,千奇百怪。部队是有纪律的,是一个有约束的集体。在这部戏的发布会上,部队的潘副司令评价了这部戏,他说,他看了很多军旅剧,我们这部戏是职业性和专业性都非常精准的。部队的戏不能瞎编,虽然故事一定要有一些戏剧化与艺术化的再加工,但从作战计划、作战范围、作战方式,到现场处理、分队处理及单兵处理,都很职业化和专业化。他说他们已经通知把这个戏下发到全武警,作为训练参考教材,我觉得这就是对我最高的奖赏,心里面一块石头落地了。我很怕拍出一部戏,部队看完说,‘戏是蛮好看的,就是不像我们部队,这是最糟糕的。虽然老百姓看得津津有味,但它不是真实的。这部戏,反恐作战的专业化、超前性表现得都很准确,我觉得,我也算对得起军队,对得起观众了。”
为了实现这种真实性与专业化,尤小刚采用了最直接的办法,到生活中去抓取材料。他四次到部队体验生活,去了新疆、内蒙古,还有北京的雪豹、猎鹰特战队。光是一个故事大纲就写了7个多月,又因为过于离奇、不够落地而多次修改,到剧本完成总共耗时18个月。特战队员的生活本身为这部戏的故事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他们的仗不是假的,不是虚拟的演习,而是真刀真枪的以命搏命。戏中每一个感人的故事都是在他们身上真实发生过的。“比如说那敏这个人物的原型就是特战队的一个女教导员,30岁左右,形象很漂亮,五官端正,老公是亿万身家。她在特战队里,一个礼拜就回家一次,有任务甚至就不能回家,我问过她图什么,从生活的角度来讲,她完全可以活得更舒适、更安逸。她说她不是图什么,她从大学毕业就到这儿,算是在特战队里长大的,让她脱了这身衣服,她倒不知道要干什么了,反而会不自在。她觉得她的生活还是很完满的,一个礼拜有一天可以穿漂亮的便服,放松一下,可以展现自己的女性美,其他六天都是戎装在身。其实就是一种精神支撑着她。我说,‘那你老公呢?她说,‘我老公很爱我,他既然爱我就应当理解我,所以他支持我的选择。她心中有她职业性的强悍,也有特别柔软的地方。”正是因为有这些来自于生活、来自于真实的丰厚情感,再加以戏剧化的提炼渲染,使得剧中人物的命运完整而扣人心弦,这种现实主义的情感诠释让观众们更加被震撼和感染,它并不是狭隘的小情小爱,而更多的是一种“家国民族”的大情怀。
美剧式的精雕细琢
除了在剧情上的精雕细琢,尤小刚介绍,该剧在道具与特效上的投入在军旅题材剧上也是史无前例的。剧中的武器装备均为将要列装的新型装备,例如95式狙击步枪、92式手枪等武器,恐怕都能令军迷振奋,而装甲突击车、越野追击车,甚至可以发射火箭弹的指挥作战车,以及特战专用的轻型旋翼飞机,视觉效果非常炫酷。尤小刚笑言,该剧的特效绝对不止五毛,起码值七八毛,更重要的是,有一些视觉冲击力很强的场景,几乎都是完全没有特效非常真实的。“我们有一个场景,特战队去追匪徒的车,山坡大概有三四十米的高度,我要求他们开到15米的时候从山沟里钻出来,然后开打的时候要求那个飞机离车5米,这个镜头,我坦率地说,是真的玩意儿,一百块的特技都做不出来。当然,我们也很安全,整个戏拍完,都没有出过事故。”
关于“反恐”题材,相信中国观众并不陌生,《24小时》《国土安全》等美剧珠玉在前,已经给国内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国内荧屏却从未有过一部正面表现反恐的电视剧,《反恐特战队》的横空出世,填补了此类空白。而不输美剧的强情节和人物设置让尤小刚对这部戏很有信心,“我觉得在外在形式上,其实大家都是共通的,美剧有一个特点,就是节奏感很强。节奏感很强的特点就是动荡感,也就是在镜头处理时的呼吸感,所以这部戏每个组六台机器,42斤的摄影机,摄影师的机器全部是拿在手上、扛在肩上拍的,我们没有架过架子,他们得跟着演员奔跑,跟随着演员的调度来拍摄。不光是摄影,还有灯光,基本的底子光给好以后,基本灯都是拿在手上游动着的。在视听语言的使用上,在摄影师把握画面的操作上,它跟《24小时》《国土安全》是一样的,所以它的节奏才能够快,演员的表演才能够自由,自由了之后才有真实感,而不只是摆开架势的那种画面,好像很唯美,实际上其画面节奏和人物的刻画是缺乏力量的。”
俊男美女与虐心情感
选角是一部剧本完成后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着这部戏的成功与否,《反恐特战队》并没有选用时下话题度超高的当红“小鲜肉”。以《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里的都市青年形象而被广大电视公众熟知的朱雨辰,此次在《反恐特战队》饰演杨灿,从最开始的“军中学渣”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特战队员。而王力可此次则由“软妹子”化身“女汉子”,扮演特战队的“麻辣女教官”那敏,为了能“hold住”这个角色,尤小刚要求她完全改掉以前的说话方式,每一句都要“吼”着说。“我选择朱雨辰是因为他演华子的时候是一个都市青年,他身上有都市青年的那种玩世不恭、桀骜不驯的基本气质。我这个戏恰好是要写一个兵的命运变化,他这个基本气质与这部戏非常合适,这种基本气质放在特定的情节里面,放到特定的人物身上,这个人物就变得真实起来。此外,我觉得这个演员肯吃苦,肯动脑子,非常敬业,我觉得我的选择是成功的。那敏选择王力可来演的原因首先是形象上合适,身材够高,长得很端正,眉宇中透着一股正气,既有“女汉子”的感觉又不会显得太粗糙。另外就是她有舞蹈功底,身手非常漂亮,训练的动作都很标准,有军人的姿态,不会显得软趴趴的,这部分她完成得特别好。”
此外,由周庭伊饰演的柳诗文和王斑饰演的厉剑锋也颇有看点。看似柔弱的柳诗文竟然承担了到敌人身边卧底的残酷任务,她的内心隐藏着与外表截然不同的强大的精神世界。而厉剑锋则是经历了五年的卧底生涯,回归成为“铁血教官”。五年卧底生涯在他身上刻上了严酷的烙印,人物命运悬念迭起。“这个戏是轰轰烈烈的情感,轰轰烈烈的作战,惊心动魄的悬念,是一种血与火的考验。”
“超强”IP从何而来
纵观2015年的电视剧,《花千骨》和《琅琊榜》的热播把“IP”这个词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个热门“IP”的多维度全产业链开发也是每个电视剧人不可不为的前进方向。“这部戏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就是当一个IP来做的,《反恐特战队》这个故事基于真实,基于职业化与专业化,但它又不老学究气,故作深沉,它是强情节、强节奏,非常的外放,所以我觉得它是一个非常好的IP。”据尤小刚透露,《反恐特战队2》的故事已经创作完毕,手游也已经陆续上线。
对于电视剧市场上所谓的热门“IP”,尤小刚也有自己的看法。“我并不排斥市场上热门的IP,类型化、快餐化的那一种,观众们很喜欢,我觉得无可厚非,因为通俗化的作品你不用完全按照现实主义审美去苛求它。但如果我们的模式全是快餐式的,那这个时代就只有消费没有文化了。严格说起来,这与我们这么大的一个民族、这么悠久的一个历史古国是不相适应的。我们有些IP充其量就是那些韩剧、日剧的翻版而已,有多少是自己原创的部分?包括有些小说,能给人生活以指导的东西非常少,年轻人看多了并不是一个好现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堕落。我们做IP的内容是必须加强的,我们需要的是有一种阳刚之气、能代表民族精神和中国文化内涵的IP。那些玄幻啊、宫斗啊,离现实太远了,现实主义应當有自己的好IP。现在的青年人接触的信息是非常多元化的,思想也是多元复杂的,但作为一个人是一定要有一种精神给养在引领着他,所以我们这部戏要传达的就是爱国精神、职业精神。”
如今,《反恐特战队》一经播出,就在业内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而对于尤小刚来说,他最希望的就是通过此剧探索出现实主义IP的打造模式,而《反恐特战队》的成功则证明了这条道路的前景分外光明,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现实主义IP必将会迎来它的“全盛”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