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目的是加强公路工程管理,统一公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和评定标准,保证公路工程质量。保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才是保证公路工程质量的前提。本文针对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数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 试验检测 影响因素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KJ11041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249-02
引言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是一项严谨、科学的工作,它贯穿于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的全过程,只有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取得真实的试验检测数据,才能为公路工程建设提供质量保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能用定量的方法科学地评价工程质量;提供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造价,推动施工技术的进步;是工程设计参数、施工质量控制、施工验收评定、养护管理决策及各种规范标准修订的主要依据。
有些地方出现了工程缺陷或事故,工程质量令人担忧[1]。应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最为重要的原因是有些施工单位忽视了工程质量管理,也就是说,没有严格执行试验检测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控制公路工程质量必须依靠试验检测这种手段才能得以实现。
1.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数据的影响因素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数据不准确、不一致、不可靠的情况存在一定的普遍性,造成这种情况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环境的影响因素
环境的影响因素极为复杂,公路工程的试验检测分为室内试验检测和现场检测。室内试验检测的环境在利用当前的技术手段比较容易满足;现场检测就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2)人的操作因素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人的操作影响因素包括检测人员的思想觉悟素质、技术水平、身体素质、检测人员的结果组合情况等。
(3)仪器设备因素
仪器设备因素是影响试验检测结果的直接因素之一,选用合适的仪器设备是保证检测数据结果可靠的重要条件。比如仪器的精度、量程等,如果选用不当,很难采集到比较可靠的检测数据。
(4)数据处理方面的因素
对公路工程质量的评价是以试验检测数据为依据进行评价的,目前试验检测数据的采集大都采用计算机自动采集,采集得到的原始数据类型繁多,且数量巨大,并且有各种各样不可避免的误差产生,有时甚至可能还会有错误的数据产生。这些直接采集到的数据一般情况下都不能直接說明检测结果是否合格,更不能直接用于公路工程质量的评价。因此,必须要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比如进行数据修约,舍弃坏值。并统计分析出各检测参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变化规律,然后才能用于评价公路工程的质量。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对试验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数据的修约,数据修约规则包括修约间隔和数位进舍规则。数据的修约间隔是指确定数据修约保留小数位数的一种方式。目前,对于不同的试验检测项目参数,规范尚没有对修约间隔做明确的确定。实际工程应用中经常会出现不同的工程部位的同一个检测项目参数的数据并没有按照同样的修约规则进行修约。
二是未按照合适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处理。在进行试验检测时,通常采集到的一组数据,由于工程质量的自然波动,会引起检测数据的参差不齐。甚至在条件完全相同的重复试验检测中,也会采集到有少数可疑数据。因此,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应对这些可疑数据作个别处理,或将其从整个数据中剔除。工程质量应该通过检测数据的代表值来评价,而代表值的计算是按照数理统计的理论方法进行计算的。如果没有选用合适的数理统计方法,把反映工程质量的真实数据剔除了,或者是把有问题的可疑数据没有剔除掉,都会影响试验检测的结果的评定。
2.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数据的分析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通过电脑连接仪器设备采集数据后,大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综合分析处理,而这个工作就不是靠先进精密的仪器设备就能够完成的,检测人员业务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最终检测结果的判断。因此,为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需要一批不仅能够熟练使用先进仪器设备,而且有丰富工作实践经验和准确判断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比如,试验检测数据中存在坏值时,势必会歪曲试验结果,较大误差出现后是否判定为坏值,就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坏值的剔除不能靠主观臆断[2],一组测定正确的数据,其离散性是表征数据随即波动特性的,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为了获得离散型小、精度高的试验检测结果,而剔除部分数据,得到的结果一样是不真实的。
3.结语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是保证公路工程质量的前提,只有充分认识到检测数据的各影响因素,并进行科学的分析,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从而为客观的评定公路工程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手段。
参考文献:
[1]邹线引,黄玉.论试验检测数据真实的重要性[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22).
[2]凌天清.道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高传东(1977-),男,河南漯河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土木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