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概念教学

2015-05-30 20:00:53刘丽慧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3期
关键词:化合物物质概念

刘丽慧

【摘 要】 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指出,使学生清楚地、准确的理解基本概念,对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将抽象、琐碎的概念弄清楚就越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初中化学概念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2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是学习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具,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经验,在概念教学方面提出自己的做法:

一、认识化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学好化学概念,对他们以后进行化学原理、实验、计算等方面的学习会起到很大的帮助,如果在教学中忽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那么,让学生真正学好化学是很难的。在新课程教学中,很多老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广泛的开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活动,但重视概念教学的确不多。难道新课程教学真的不需要重视化学概念教学了?笔者认为,化学基本概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重视化学概念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

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又如在初中教材中,酸的概念是“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其中的“全部”二字便是这个概念的关键了。因为有些化合物如NaHSO4,它在水溶液中电离是既有阳离子H+产生,但也有另一种阳离子Na+产生,阳离子并非“全部”都是H+,所以它不能叫做酸。因此在讲酸和碱的定义时,均要突出“全部”二字,以区别酸与酸式盐、碱与碱式盐。

三、剖析概念,加深理解

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在学习“溶液”概念时,学生往往容易将水认为是溶液,因为水符合溶液的一些特征如“透明、稳定”。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可将“溶液”概念剖析开来,强调溶液首先必须是混合物,至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水均一、稳定,但水不属于混合物,所以它不是溶液。又如在讲解碱的概念时,碱的定义是“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其中,氢氧根离子学生容易理解,这是碱的特征,但遇到碱式盐,例如Cu2(OH)2CO3时不能区分,这时就要给学生剖析Cu2(OH)2CO3电离时阴离子有OH-产生,但也有另一种阴离子CO-产生,阴离子并非全都是OH-,所以它不能叫碱,突出理解定义中的“全部”二字;还有在讲解氧化一还原反应时,氧化还原是化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氧化还原概念由最早的得氧和失氧,发展为化合价的升高和降低,以致到现在的电子得失观点,失电子为氧化,得电子为还原,概念的提出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深入。初中学生容易将氧化还原反应与置换反应混淆。这时,教师应将反应的基本类型和反应类型分开,有些反应可以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同时可以是置换反应,二者有区别,也有联系。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要有单质,而氧化还原反应既可有单质,又可有化合物,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化合物也可。经剖析后,学生清晰地理解了二者的关系。

四、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直观教学.

学生刚刚学习化学这门课,好多概念及规象都比较生琉、抽象,难于理解.在学习这些概念时,应提供丰富感性材料、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思考,初步形成概念.丰富的感性材料有许多,如图片、幻灯、电影、演示实减等.其中应用最多的是演示实验。书中提供的实验现象比较明显,易于观察应尽量给学生演示,必要时可增加一些实验以利于学生更好地观察.比较抽象的概念,应使用图片、幻灯等手段进行讲授(如原子等概念).这里要注意的是要求学生有目的地、重点观察.如镁带燃烧实验,应重点观察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不要光看有耀眼的白光而忽视新物质的生成.

例如在学习"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概念时,做好氯酸钾加热分解的几个对比实验是很关键的.做这个实验有一定的难度,只观察一次也难以说明问题,如果反复做又费时费材料.如果做一次之后运用多媒体反复播放,可以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观察到加热氯酸钾时放出氧气速度较慢;加热二氧化锰时不放出氧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时,放出氧气的速度很快.这时如把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剩余物进行分离,把分离得到的黑色粉末再和氯酸钾一起加热,放出氧气的速度仍很快,这时学生不仅建立了催化剂的概念,即"一改变""二不变",而且掌握了获得概念的方法,使认识发生了飞跃。

五、加强引导,注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紧扣概念,弄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又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如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P48关于“盐”定义为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学生根据定义可能无法判断NH4NO3·NH4Cl等物质是否为盐。对此,教师可以将盐的定义延伸拓展一下,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以后学生再遇到这类问题就不会困惑了。另外,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为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在介绍侯氏制碱法时,学生无法理解:NaCl+NH4HCO3=NaHCO3+NH4Cl的反应类型。如果教师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延伸为: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或难电离的物质或溶解度更小的物质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学生便很容易理解了。

六、精选实例,讲练结合,掌握并应用概念

概念教学的成功在于会应用概念指导思维来解决具体的问题,而决不能停留在只记忆条文不会应用的困境中,因此概念讲解完后,及时引导学生运用定义去分析不同的实例,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扩大概念的应用。例如讲“溶液”概念时,我提问“凡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吗?”接着列举出“水、纯酒精”等实例,让学生自己判断,通过讨论进一步确认溶液的组成是混合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元素。在学习这个概念之前,学生已经知道同类原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而不同类原子的根本性区别正在于核内所含质子数不同。世界上的物质形形色色,构成物质的原子多种多样。有的原子核电荷数是6,有的原子核电荷数为8等等。这样,我们可以根据核电荷数相同对原子进行归类。这时,给出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一类原子的总称。然后和前面所学的物质氧气、二氧化锰、氯酸钾相联系,对概念的形成起加深、强化作用。

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复习阶段应选用合适的复习方法。常用的复习方法有:(1)归纳法,如:可将性质相同的物质归纳在一起,从而简化记忆。CaC03、Ag2C03、BaCO3、BaS04、AgCl等都具有相同的颜色——白色,相同的溶解性——难溶;H2、C、CO等都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和还原性等。对于易混淆的知识可进行对比归纳:干冰和冰、纯碱和烧碱、熟石灰和生石灰、硫酸与氢硫酸等,名称虽相似,组成却不同;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概念虽相似,化学性质却迥然各异等。对于知识点的复习可进行相关归纳,即将与某一知识相关的知识链连接起来,便形成了若干知识网,在这一过程中也使发散思维得到了锻炼,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培养了他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注重指导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的技巧

(一)教学生学会抓住关键字词,准确理解概念涵义。化学概念中有些字词,既是理解概念的关键点,也是与易混概念的区别点。教师应找出这些能体现概念实质或特征的关键字或词,教会学生认真剖析。

学生学会分析概念中的关键字词便抓住了概念的特征,理解其意义,能帮助记忆和运用,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理解同一个概念。教学生学会分别从宏观、微观的不同角度去分析、理解同一个概念,往往能使学生获得一种“立体感觉”。比如,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的理解:从宏观角度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而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从微观角度理解,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的是化学变化,而分子本身并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的是物理变化。这样就能更好地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

(三)教学生学会联系、对比不同概念形成知识结构。教材中的概念呈现是零散的,但实质上概念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学生学会从纵向、横向等多个方面寻找概念间的联系,能使学生从各种角度形成知识结构。

(1)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引出不同的概念;

(2)根据从属关系将物质分类;

(3)在知识结构中呈现有对立关系的概念;

(4)呈现有共生关系的概念:催化剂→催化作用;

(5)呈现有因果关系的概念:吸水性→干燥剂附性→吸附剂(脱色剂、除臭剂、滤毒剂);

(6)对比呈现易混淆的概念。

(7)通过各种训练帮助学生巩固化学概念

在概念教学中,配以适当的练习巩固是必要的,没有一定的练习,学生所掌握的概念不会牢靠。在教学中对化学上重要的概念或难以掌握的概念,老师要精心设计一些习题给学生练习。学生在习题练习中,不仅可以巩固已经掌握的化学概念,还能深化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总之,教学时我们一定要认真研读新教材,深刻理解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子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样,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和增强学习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王本凤.谈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1994年05期

[2]侯希才.化学基本概念教学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4年06期

[3]李其芬.小议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N];学知报,2010年

[4]程超.如何进行初中化学概念的有效教学[J].考试周刊,009(36)

猜你喜欢
化合物物质概念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11-25 14:16:14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2:02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现代装饰(2022年1期)2022-04-19 13:47:32
碳及其化合物题型点击
碳及其化合物题型点击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幾樣概念店
现代装饰(2020年2期)2020-03-03 13:37:44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