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科学课的一般过程大抵分为五大部分:导入活动、主要活动、交流研讨、补充活动及整理小结,其中交流研讨是构成课堂探究活动过程的主要部分,它包括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别人的意见、补充别人的想法,集合大家的智慧等,也就是让学生把自己对科学的认识表达出来,进行相互传播、交换各自的认识,形成新的认识。
关键词:科学课 交流 研讨
一、当今的交流现状游离方向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能精心设计探究活动,对探究之后的交流研讨活动考虑甚微,对学生这项能力的培养缺乏深入的研究,致使交流活动趋向于一种形式,陷入种种歧途。主要表现为:交流方式单一、交流内容受限、交流实效甚微、学生参与面较窄、倾听现状不乐观等。
二、别样的交流精彩纷呈
基于以上现状,我们该如何避免步入歧途呢?与其它教学方式一样,交流也需要精心设计,不重形式而重质量。现以笔者实践列举探究活动之后的别样交流方式。
1.组际间交流
组际间交流即每组派一名代表参与到下一组的讨论中,这样每一小组就能收获3种成果。这种跨组交流、采集信息的活动能将个人独立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与分享,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分析、判断的能力,切实锻炼了學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在集体交流中要多鼓励、多赞扬,但要实事求是,尽量营造宽松、和谐的交流环境,使学生敢于交流、乐于交流。如教学《放大镜》:
师:放大镜有什么特点能使图像放大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先形成每一位同学的想法并写在纸上,接着请每组的2号组员进入下一个组,把你们的想法告诉下一组并展开交流。(2分钟)
师:请2号组员回到自己小组,现在每一小组都有了3个组的想法,综合3个组的想法,哪一个组的想法有科学道理,哪一个组的想法是异想天开的,请再次进行组内交流。(2分钟)
师:哪一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想法?
……
2.分批式交流
如教学《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时,老师让学生在观察4种昆虫后,先请一批“蝗虫”上台,再分别请一批批“蝴蝶”“天牛”“蚕蛾”上台交流,这样的方式具有促动与推动作用,40位同学参与观察,也许能发现40个细节,引发40个问题,为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相关体验提供了基础。分批式交流既节省了学生逐一上台的时间,又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4种昆虫的信息进行清晰地加工和整理。
3.主持式交流
首先要精选一位能说会道的,有组织能力、有应变能力的学生上台,让他组织开展生生之间的对话,而老师自己可坐到旁边聆听,以上交流才叫把课堂真正交给了学生。当然,当生生间产生认知冲突时,教师要“挺身而出”,站起来协助,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如遇到下情况:
生1:小苏打是圆的,是很小很小的圆的。用四个放大镜可以看得到。
生2:我们小组看到的是一颗颗粉状的,颜色是黑色的。
生3:小苏打应该不是黑的吧?
生2:我们是用四个放大镜看到的是黑的。
生4:是灰的。
……
师:同学们的意见有分歧了,谁有办法来澄清呢?
当学生有意见分歧时,我们的指导性一定要发挥好,不能让学生在唇枪舌战中展开“攻势”,最终导致目标的游离。除此,当学生难以用语言表达时,教师可适时提供恰当的词汇,帮助孩子获得科学概念的真实内涵。这样的形式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不失首席导师的指导地位。
4.展示式交流
让每位学生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张贴到展示板上,并让学生离开座位按一定的顺序分享别人的成果,当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时可以与记录单本人进行轻声地交流,这样的形式能体现督促互查作用,促使每位学生认真地研究与记录,同时还能给学生指出错误点、从别人的创新点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形成一种自觉的自我反思能力。让学生经历了从个人——小组——全班互动——全班典型发言4个层次的交流,让学生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既尊重学生的研究成果,又能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交流方式在教室内需要有一大块展示板,便于学生张贴,经常让学生进行此项活动,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极大帮助。
5.全员参与式交流
这种方式为学困生、不肯表达、怕被取笑的同学搭建了一个参与的平台,提供了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这种交流方式比较适合小班化教学,当教学内容少而精时可尝试采用。此方法增强了主体参与性,促使每一位同学认真倾听,同时也迫使每位同学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记录,引导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学会评价,生生间的交流多了,信息的流动渠道也宽了,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到充分发挥。
三、合适的研讨锦上添花
交流是一种多边的交互活动,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交流层面,研讨过程是提升思维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适时、适度、适量开展研讨活动。
1.适时
这里的“适时”是指适合适宜,不仅是指适合的时机,还包括合适的内容。通常情况下,学生的交流是零碎的,这种零碎表现在语言表述、对问题的理解等众多方面。零碎的认识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是有阻碍作用的,因此适时进行研讨能使学生的认知走向系统化,有利于知识的整理、思维的发散。
在交流中有问题产生那就是研讨的开始,我们可以将问题罗列出来,让学生自己整理,但老师不能包办代替,否则研讨过程中缺少一种思维的架空,但可稍作干预。
2.适度
研讨活动是探究过程的再现,思维的碰撞和身心的震撼。我们要适度地开展研讨:研讨过程不要偏离方向,教师要紧紧抓住研讨的主线,如在教学《沙和豆子的分离》时,我们不能仅仅去讨论选用什么筛网的问题上,否则就成了一艘背离目标的游轮。研讨内容不要过多的超越教材,如教学《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时,假若我们过多地参与讨论各种昆虫的触角和蝴蝶的鳞片,那就脱离了课时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则变成了一堂十足的昆虫课。研讨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需要教师有灵活的教学机智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做好一名掌舵者。
3.适量
一节课40分钟,大致有五大块活动安排,因此我们要控制一个相对的“量”,让每一位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争取交流的机会,并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以便对别人的不足加以及时修正和补充。当与别人的观点不同时,也要善意地与人交流,尊重别人的研究成果,从而获取知识、习得方法、增强技能。低效、低质的研讨活动应坚决舍弃,宁缺勿滥。
总之,学生交流研讨能力的提高是需要实践的锻炼,让我们和学生一起努力,在交流中学会研讨,在研讨中学会交流,进一步提高课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