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钟声》教学设计

2015-05-30 14:55:20张春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3期

张春梅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2

教学目标

1、研读文本,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质朴、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背后包含的意蕴

2、教育学生要永远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教学重点:理解故乡并不仅是一个特定的土地,它还可以是一种心情,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是我们精神的家园。

教学难点:探究作者选择《消逝的钟声》这一标题创作本文的目的。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配乐分角色朗诵点拨法梳理指导法讨论探究法

可用一节课介绍史铁生,感受他平凡而又非凡的精彩人生。史铁生用残缺的身躯书写着人类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的精神洗涤着我们每个人的灵魂。然后再学习本文。

教学过程:课前收集学生的疑难问题,设计课堂教学思考题,梳理感知课文内容。

一、导入(听音乐《南屏晚钟》或《禅院钟声》)

明确音乐中肃穆悠远的钟声,体味钟声中所蕴含的一缕禅意:几经沧桑,钟声的形式在变但精神不变。史铁生的创作一向以富于深邃的哲理内涵而备受关注。他的散文喜欢采用自言自语的心灵独白模式或谈话方式来倾诉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深刻的体验与独特的感受。

二、解读文本

(一)了解学情,设计问题

让学生把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写到小条上交上来。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疑难来设计问题,突破难点。

(二)创设情境,披文入情

同学们还记得自己两三岁时的事情吗?就是深深地烙印在了自己脑海中或心中的有趣的事或难忘的事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自己幼年时记忆最深刻的事,调动学生兴趣,唤醒他们心灵深处最难忘的记忆。披文入情,让学生快速的进入到文章的情景中来。

(三)诵读感知,质疑解疑

文本的解读分成两个大的部分,一是先解决文章表层的一些问题,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先走近文本,这部分以学生活动为主;二是带领学生梳理全文的线索,在这个过程中仔细品味语言,突破难点,即探究作者选择《消逝的钟声》这一标题创作本文的目的,以及文章所包含的深意。让学生走进文本,这部分以教师的引导点拨为主。

1、文中哪些语句能引起你的感触?让你产生共鸣?

(1)教师用一个有难点的问题示范:学生对为什么要写斯大林的死不理解。

文章起笔写到自己两岁多时常在台阶上“张望”小街,这个词写得极为有神韵,表现了一个幼童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和向往,总是盼望着走上小街去看看;也说明那个年代孩子没有什么好玩的,内心的一种无聊和寂寞。接着就用斯大林死这个有趣的小故事,说明一个孩子的无知,天真,幼稚,好笑。这一点我也有个非常好笑的故事。在我3岁时,在县城工作的父亲回来说,我们家要由农村搬到城市去,我不理解“搬家”,就问父亲是不是把我们住的房子搬上走?

(2)奶奶带他到小街这一部分可以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祖孙二人的不同心情。

2、琴声与歌声对一个懵懂孩童的征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学生从原文中寻找)

一是由听觉幻化为视觉感受,如“满屋子里的阳光好像也随之飞扬起来”,“桌椅、墙壁、屋顶也似都活泼起来”;二是由听觉化为触觉,如“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还可以赏鉴语言的节奏:这些句子欢欣、明快,映现着一个初涉音乐的儿童清澈的心灵世界。

3、本文写的是钟声和童年生活,景物描写在文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删去行不行?(让学生品味学习作者的语言的运用技巧)

(1)我们先看这几处景物描写有什么不同?听钟声前的景物是怎样的格调?

这段写景分成三个层次:一是从感觉上写,用了“荒疏”“凌乱”“稀少”几个词,着重谈印象,点明了教堂外面的环境;二是教堂里另一番景象:先从场面上写,写林中小路、风中败叶和觅食之雀:风吹着落叶滚动,有时还可能吹到你的脸上身上,脚踩落叶吱吱响的感觉,旁边还有蹦蹦跳跳觅食的鸟,可能人来了飞起来了,人走过去了又落下来,一切都在动,这让一路哭泣的作者止住了哭声,着重谈了动态的变化。三是从背景上写,突出他看到教堂产生的庄严感。作用:这些句子这些描写像是简笔速写,描写了教堂周围的环境,渲染出一片宁静的气氛,为下文进一步描写教堂、表现宁静的教堂环境对我的性格、思想的影响作铺垫。

回来路上的景物依然,却又有怎样的变化?

与来时相比,所见景物已多了些许的沉稳和宁静,太阳落下去了,夜幕降临了,风停止了,鸟也归巢了,刚才还有些闹的寺庙变得安静了,晚祈的钟声让他明白了他一来到世上就听到的那种缥缥缈缈响自天上的声音,原来是教堂的钟声。这段文字以景物描写诗意化地表达聆听钟声时的美妙的心理感受。作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借助环境的沉稳与宁静,烘托了极为纯净的钟声对“我”的心灵震撼和精神洗礼,表现了“我”归于沉稳而进入忘我境界。

可以说这里的景语皆心语,经历了音乐的洗礼,心情已经有了变化。景物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肯定不能删掉。

(四)梳理思路品味语言深入解读突破难点

思考:文章为什么要以《消逝的钟声》为题,它包含了什么样的深意?文章怎么写钟声的?理出线索,把握写钟声时作者的感情变化。

设置3个小问题来具体解读思考题:

1、从题目《消逝的钟声》来看,中心词是“钟声”,文章应该重点写钟声,而且应该写钟声是如何消逝的?但文章却用大量笔墨写了对童年的回忆,那为什么不把题目改作“童年趣事”?换句话说,前5段有什么作用?

开始3段是作者幼年时对外面未知世界的渴望和期盼,由张望小街到奶奶终于带他走进小街,原来城里是一个喧闹的世界,这里物产丰富,人来人往,这是个熙熙攘攘的物质世界,但“我很想去看看城外”,奶奶没答应,“奶奶拉起我往前走,我就哭。”“我不听。一路哭。”

板书:内容(物产丰富 喧闹嘈杂 人来人往 熙熙攘攘)

心情(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企盼)

4段,奶奶带着哭闹的他走向另一个地方,注意“大门里豁然开朗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坦然觅食的鸟雀,安详神秘的教堂让“我止住哭声。”我们去过教堂的人应该有那种明显的感觉,教堂内外完全是两个世界,外面喧闹,里面宁谧。他在教堂里第一次听到了琴声和歌声,“琴声飘荡,满屋子里的阳光好象也随之飞扬起来。”此处听觉转化成了视觉。“那样琴声和歌声我从未听过,宁静又欢欣,一排排古旧的桌椅、沉暗的墙壁、高阔的屋顶也似都活泼起来,此处用了拟人的写法。“那一刻的感受我终生难忘,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后来奶奶常对别人说:“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地不哭也不闹了。”有个懵懂的东西第一次被惊动了──那也许就是灵魂吧。这琴声和歌声让一个孩子陶醉,痴迷,这声音烙印在他的灵魂深处了。

这一段作者浓墨重彩,极力铺叙琴声和歌声对一个懵懂儿童内心世界的征服,调动起了各种感觉,用明快欢欣的语句,写出了音乐强烈地冲击着一个儿童清澈的心灵世界。

板书:内容(歌声:飞扬活泼琴声:吹透钻进)

心情(宁静欢欣终身难忘惊动灵魂)

2、文章为什么几次写到哭声?从哭到止住哭说明了什么?

奶奶拉起我往前走,我就哭。”“我不听。一路哭。”我止住哭声。后来奶奶常对别人说:“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地不哭也不闹了。”

“大门里豁然开朗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教堂是个神圣的地方,宁静安详的环境让他不由得止住了哭声。奶奶的话侧面印证了我的痴狂之态,说明音乐对我的瞬间影响和精神洗礼,歌声琴声让我灵魂受到了震撼,让我陶醉,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这时候,晚祈的钟声敲响了──唔,就是这声音,就是他!这就是我曾听到过的那种缥缥缈缈响在天空里的声音啊!

这时我才知道,我一来到世上就听到的那种声音就是这教堂的钟声,就是从那尖顶下发出的。暮色浓重了,钟楼的尖顶上已经没有了阳光。风过树林,带走了麻雀和灰喜鹊的欢叫。钟声沉稳、悠扬、飘飘荡荡,连接起晚霞与初月,扩展到天的深处或地的尽头……

钟声沉稳、悠扬、飘飘荡荡,和日月天地连成了一体,我的心里是一片宁静安详,钟声和前面听到的琴声和歌声一样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更烙印在了我的灵魂深处,永远也不会消逝。

板书:内容(飘飘渺渺 沉稳悠扬 飘飘荡荡)

心情(震撼陶醉 宁静纯洁 忘我之境)

不知何时,天空中的钟声已经停止,并且在这块土地上长久地消逝了。

开启他心灵的钟声就这样消逝了,情何以堪!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在钟声消逝之后的惋惜、怅惘、失落、忧伤、遗憾的心情,也有一种淡淡的伤感。

就是下一段中说到的,“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教堂和幼儿园在我们去过之后不久就拆除了。”这一段大家可能有些疑惑,为什么要拆除教堂?

作者出生于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一个崭新的年代要破除封建迷信,提出要“破四旧”,要大破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要打倒一切牛鬼蛇神。因此很多地方的庙都被拆除了,当然他就再也听不到教堂的钟声了。

3.为什么在异国他乡听到久违的钟声,自己好象一下子就回到了童年,整个世界都好像回到了童年?对故乡又有了什么样的新的理解?

(提示:改革开放后,好多地方又修起了庙,烧香拜佛又非常盛行,难道说作者就真的没有再听到寺庙里的钟声?)

提示学生:史铁生的有些文章中文化意味非常浓,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才能读得懂。要抓住关键词来分析,品味语言的魅力。

肯定听到过。只是没有听到当年“那样”的钟声,就是那种沉稳、悠扬,让人心灵净化的钟声。当时的人们信教是一种宗教信仰,没有功利色彩,而现在的庙亦非过去的庙了,在他的《庙的回忆》中的一段话,可以说明这种变化。

“没有了庙的时代结束了。紧跟着,另一个时代到来了,风风火火。北京城内外的一些有名的寺庙相继修葺一新,重新开放。……香火重新旺盛起来,但是有些异样。人们大把大把地烧香,整簇整簇的香投入香炉,火光熊熊,烟气熏蒸,人们衷心地跪拜,祈求升迁,祈求福寿,消灾避难……倘今生难为,可于来世兑现,总之祈求佛祖全面的优待。庙,消失多年,回来时已经是一个极为现实的地方了,再没有什么犹豫。”

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品味出作者的言外之意,现在我们这个时代,香火旺盛了,但修庙和烧香的都带有了功利性,人们都静不下心来了,变得越来越浮躁了。都追求物质生活,而忽视了精神生活。所以,在异国他乡听到童年时代那种让人心灵宁静的钟声,让他一下子就回到了童年,整个世界都好像回到了童年。

再次听见那样的钟声是在40年以后了。那年,我和妻子坐了八九个小时飞机,到了地球另一面,到了一座美丽的城市,一走进那座城市我就听见了他。在清洁的空气里,在透澈的阳光中和涌动的海浪上面,在安静的小街,在那座城市的所有地方,随时都听见他在自由地飘荡。我和妻子在那钟声中慢慢地走,认真地听他,我好象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整个世界都好象回到了童年。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板书:内容(那样的钟声 撞击心灵 开启记忆)

心情(美丽清洁 透彻安静 融入灵魂)

作者用很多笔墨来写来这个国家的特点,在那座城市的所有地方,随时都听见钟声在自由地飘荡,这些描写说明这是一个信仰宗教的国家,宗教氛围非常浓厚。而我们国家文革时破四旧时很多庙宇被破坏了,人们是不能信仰宗教的。钟声自然就消失了。改革开放后,宗教信仰自由了,但真正从心里信仰的并不多,功利性太明显,那样的钟声已经不是幼年时听到的钟声了,所以作者说,再次听见那样的钟声是在40年以后了。这次听到钟声时作者的心情是象小时候一样欣喜,再次陶醉了。所以说作者内心的钟声并没有消逝。

最后作者对故乡的领悟,引领读者进入遐思,对故乡也有了新的理解。在异域听到钟声想到故乡,说明故乡并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特定的土地,它还可以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是我们精神的家园。

岁月悠悠,物是人非,已经过了多少世事沧桑,但内心的钟声却一直没有消逝。消逝的钟声,我觉得具有两个含义:童年时代听到的那样的钟声表面上看是消逝了,那是个形,而留在心里的钟声,那种让人灵魂得到净化的钟声并没有消逝,它象神一样永远烙印在我们的灵魂深处,宁静的心里永远有童年一样的钟声在回响。即使在几千里外的异国他乡,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种心情一经唤起,哪里都可以是你的故乡。所以我们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世俗社会里,还应该坚守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应该回归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不管身处何处,都要以“辽阔无比的心情”看世界,闯天下,要让自己永远拥有最宁静纯洁的“内心故乡。”

小结:这几段的语言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作为一个思想家的思考,朴素的语言表现出了“了悟一切”的宗教式的平静与通透。

(五)归纳总结,把握主旨

史铁生的《消逝的钟声》是篇充满哲理的散文,在朴实自然的语言描述中蕴含着深刻的内涵,表达出了一种宗教一样的平静和通透。全文围绕“听到钟声”的几次感受,在对悠远平淡的往事追忆中,抒发了对开启自己心灵的钟声的消逝而引发的淡淡的伤感,抒发了对童年的美好生活的追忆以及对亲人深挚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一种宁静又欢欣生活的向往。

作者对故乡的领悟,引领读者进入遐思,更将这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上升到对“故乡”新的理解的高度,即人的故乡并不是一块具体的、特定的土地,它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是我们精神的家园。所以我们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世俗社会里,我们不管身处何处,都要以“辽阔无比的心情”看世界,闯天下,要让自己永远拥有宁静纯洁的“内心故乡,”要永远坚守我们的精神家园。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