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迅速发展,学前教育备受公众关注,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学前教育资源不均衡,促使许多办园规范、收费合理、保教质量较好的公办幼儿园普遍存在大班额的情况。幼儿园大班额的现象衍生出一些教育弊端,如:安全隐患增多、个性化的指导不够、教师工作压力大等。本文将结合本园正在进行的“幼儿园大班额条件下的因材施教研究”湖南省省级十二五规划课题,分析幼儿园大班额情况下幼儿、教师、课程设置等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行动研究方法提出解决策略,优化幼儿园大班额情况下的保教质量。
【关键词】幼儿园 大班额 现状 对策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十二五规划省级一般课题《幼儿园大班额条件下的因材施教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XJK012CZXX105)。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247-02
1996年3月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章“幼儿人园和编班”第十一条指出:“幼儿园规模以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便于管理为原则,不宜过大。在实际工作中,因教学资源的不均衡,特別是优质教学资源短缺,让许多公办园入园名额都成为了抢手的“香饽饽”,这些园所的班额也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不断扩大,造成了大班额现象。笔者曾经做过调查,长沙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小班人数基本为35人—40人/班,中班人数基本为40人—45人,大班人数基本为42人—48人,大大超出了《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的班额规定。
一、大班额概念界定
大班额: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章第十一条规定,“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三至四周岁)25人,中班(四至五周岁)30人,大班(五周岁至六或七周岁)35人,混合班30人,学前幼儿班不超过40人。寄宿制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酌减幼儿园小班人数20—25人,中班人数26—30人,大班人数31—35人。”所谓“大班额”指的是每班幼儿人数超过以上标准人数20%以上。
二、幼儿园大班额存在的问题
1、师幼比不达标
由于公办幼儿园发展空间与办园资源有限,大班额导致了班级师生比不能达到教育部《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草案)提出的幼儿园小班1:10~1:12.5、中班1:12.5~1:15、大班1:15~1:17.5的师幼配备要求,影响了教师对幼儿的关注与指导。虽然一些公办幼儿园在配备师生比例上做出了一些努力,如增加班级教师编制、引进专职培训教师等,但师幼比没有本质的变化。
2、班级游戏、学习与生活资源紧张
由于班额过大严重影响活动环境,使得幼儿园班级场地、学习与生活设备、玩具材料等不能较好地满足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如:为了保证集体教学、区域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需要,班级教师在环境场地布置时苦恼不已,经常是顾了这头丢那头。有时只能通过频繁地挪动柜子、桌子腾出活动场地。又如:幼儿在如厕环节,每个班级配置5个蹲位和小便斗,以45人的一个大班为例,需要4-5轮之后,所有幼儿才能如厕完毕,原本只需5分钟的如厕时间也随着延长至10分钟甚至更长,幼儿消极等待的时间也随之延长。
3、幼儿发展受阻
班额越大,集体教学活动越难组织,活动中被忽视幼儿越多,对幼儿发展越不利。《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要充分理解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然而,由于班级人数过多,给教师组织管理带来很大困难,教师需把大量精力耗在教学准备和常规组织上,失去了与幼儿深入接触和交流的机会, 导致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差,幼儿获得的个别指导少,表现机会少。特别是大班额情况下的集体教育活动常规要求多,幼儿自主机会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明显增加。在自由活动中,由于资源不足,人数多,往往教师难以做到观察指导,也谈不上因人施教。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4、教师工作压力大
我们对承担大班额教学的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几乎所有老师反映,班额大,无法关注到每个幼儿,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制作玩教具数量过多、班级常规不好培养、组织教学活动时因人数多费嗓子、组织环节增多、与家长交流沟通任务增多……面对这些,教师工作压力大,职业幸福感不够,虽然许多教师懂得要耐心、细心地与幼儿相处,但现实中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些教师反映,许多聘用制教师转行、在编教师不想在班级带班,就是因为幼儿多,心理压力大。
5、安全隐患增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幼儿年龄下,自我保护能力弱,需要成人的看护和指导。而在大班额中,安全隐患增多。幼儿在教室里活动时人员过多容易造成摔伤;幼儿发生争执时,教师没有及时制止后出现咬伤、抓伤的情况;外出活动时,班级排列的队伍“浩浩荡荡”,难免出现看护不到位而造成的伤害。许多教师干脆“一刀切”,尽量减少幼儿外出和自由活动的机会,或尽量安排安静的活动,以避免安全事故。
由此可见如何解决大班额教学现状,如何在大班额条件下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贯彻《指南》精神,促进每位幼儿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是我们公办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针对幼儿园大班额的对策
1、合理配置班级人员
在现有大班额人数下的班级,通过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进行班级人员的配置。
一是增加班级人员数量,缩小师生配比。首先是在小、中班,根据班级常规配置的情况下,增配了一名第二协教,且全天在班级,协助进行保育和教育工作。因为小、中班幼儿年龄偏小,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保教任务重,这样的人员配置有效降低了师生配比。以小班38人为例,原有班级人员配置为两教一保,教师上、下午轮班,当班教师只有一教一保,而师生配比为1:19。增配第二协教后,有效师生配比为1:12.6,基本达到教育部《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草案)提出的幼儿园小班1:10~1:12.5的师生配比。另外配备体育、艺术类等专职教师,安排专职教师进班组织集体教学,缓解班级师生配比不达标造成的工作任务繁重的现状。
二是注重班级人员质量,提升工作效率。班级各项工作的完成离不开一个和谐、专业的班集体。不论是有经验的保育教师,还是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都是其他教师喜欢合作工作的对象。如:同样是一个保育教师,经验丰富的保育教师用10分钟的时间晨间消毒工作,同时协助主班教师开展晨间活动;而新手保育教师因不熟悉工作流程和消毒要求,不但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该项工作,可能还需要教师腾出空来协助她的工作。班级人员的专业水平高,可以让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注重通过各种途径,如:专题教研、同伴互助、专家讲座、专业知识测试、工作流程学习等,打造专业性强的队伍,从质量上优化班级人员的配置,促使大班额情况下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2、有效运用班级活动空间
针对大班造成的教学资源缺乏现象,玩教具等物品可以通过购置和自制等方式进行丰富,而如何运用园所现有的空间,将空间最大化、有效化是笔者所在的园所积极探索的主题。在课题开展过程中,总结以下几点经验。
一是将生活区域和学习区域整合化。在传统的班级活动室设置时,根据使用的功能会将其划分为教学活动室、餐厅、盥洗室、寝室,如果将这些场地进行合理规划,巧妙运用,就能保证功能性的同时,扩大幼儿在班级的活动场地面积。如:将教学活动室与餐厅整合。在班级的场地运用当中,教师将餐桌摆放在操作性较强的美工区、建构区、益智区等区域活动场地当中,而区域的设置沿整个活动室周边摆放,这样的整合保证了区域、进餐活动的需要,而沿边摆放的方式也保证了大班额的集体教学的需要。另外,笔者关注到所有的区域的隔离成半开放状态,这样的摆放形式让整体空间不会感觉拥挤,也能让教师及时关注到每个幼儿的活动情况。又如:将教室外走廊合理利用,除作为幼儿物品摆放地之外,还可以作为本班或跨班游戏的场地。笔者还观摩到一些园所将寝室里的床做成高低床,为幼儿分组活动提供场地。
二是将班级以外的场地开辟为专项功能室,为幼儿进行个性化活动提供场地。笔者所在的园所在教学班级以外开辟了美劳室、舞蹈室、感统活动室、多媒体教室、阅读室。根据班级数量和日常活动需要,在每学期初制定功能室活动表,保证每个班级能轮流进入功能室活动一次。而功能室的配置则由幼儿园牵头,整体进行环境和设施设备的规划和设置。班级幼儿轮流进入功能室活動时教师也可根据班级情况开展集体或分组教学,让活动场地从班级延展到了整个园所。
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提出“最优化”理论,其本质在于“让幼儿和教师用最必须的投入,取得最大可能的效果。有效地运用班级空间,能使幼儿园的每一个空间,每一处角落得到“最优化”,充分发挥其作用,扩大大班额班级的幼儿活动空间。
3、重视生活活动的组织
幼儿园大班额条件下的生活环节往往是幼儿消极等待时间较长,安全隐患较多的时间。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明确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活动的独有价值。”如何组织生活活动也成为需要重视探讨和研究的内容。在课题研究开展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通过小组观摩和环节策略研讨的形式总结了幼儿园大班额条件下的生活活动组织策略。
一是突出生活活动中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成为生活的主人”是本园在生活活动中所提倡的,激发幼儿自我服务的兴趣、提升幼儿生活自理的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幼儿能自主、有序地生活是体现生活活动幼儿主体性的主要标志。如:在进餐环节中,鼓励幼儿吃完一碗饭菜之后,自己去添饭菜;在午睡起床环节时,指导幼儿自己穿衣物、整理床铺;盥洗时,请小值日生提醒其他幼儿注意节约用水、不拥挤等。充分鼓励幼儿,让其体验自我服务的乐趣促进幼儿发展的同时,解决教师资源不够的问题。
二是将生活活动游戏化、多样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应以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生活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组织,可以起到增趣、提效的效果。如:小班生活活动《抹香香》,教师将抹香香的方法用小儿歌《点虫虫》的游戏带入,不到5分钟的时间,全班幼儿均学会了抹香的方法,同时在接下来的生活环节中主动抹香。而组织的形式也可以通过小组和集体相结合、统一和分散结合的方式进行。如:中、大班幼儿午睡起床环节。在常规组织中,主班教师会在80%以上的幼儿均起床整理完毕之后,在统一出寝室吃午点。这样的组织方式,增加了幼儿消极等待的时间并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实践中,本课题小组探索出分散组织的形式,即让先整理好衣物的幼儿先吃点心,然后自主入区开展区域活动。变换形式后组织的起床环节不仅幼儿整体起床环节的时间缩短了,也避免了之前统一组织出现的弊端。
三是在生活活动中注重个体差异。幼儿之间是千差万别的,如果以“一刀切”的思路组织生活活动,势必会对幼儿造成伤害。为了避免该现象,在生活活动中教师要做到对每个幼儿的情况心中有数。如:进餐时,哪个幼儿饭量大,哪个幼儿吃得慢,饭量大的幼儿可以稍后一点分餐再吃;吃得慢的幼儿可以先分餐,同时先分少一点让他能较快吃完,然后再添饭时也能增加幼儿的成就感。
4、多种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相结合
集体教学活动是大班额条件下凸显问题较多的环节,1-2名教师面对40多名幼儿,要在单元时间能面向全体、兼顾个体,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的确存在诸多困难。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多种组织形式的教学活动化解这一困难。如:在科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小组操作、探索的方式,让幼儿之间相互探讨解决问题;在美术活动中,集体引导、开始作画或制作之后,先完成的幼儿可以入区进行安静的活动;还可开展跨班、混龄等形式的活动,让幼儿成为幼儿的同伴、老师,让老师成为支持者和观察者。
5、开展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的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其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为大班额下的幼儿提供了自主学习和游戏的平台,也为教师个别化观察和指导幼儿提供了空间。大班额条件的区域活动开1展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区域活动内容的设计要体现生活性、注重实践性、结合主题性。这样的区域内容才是幼儿感兴趣的,愿意主动参与的,并能较为持久关注的活动内容。
二是由于区域活动内容丰富,为便于幼儿选择与确认自己喜欢的活动,在视线上不造成混乱,同时也便于教师观察,可以将活动室分隔成若干个开放或半开放的区域及角落。因此,空间设计时首先要注意在区角间留出通道、空间,整个活动室至少要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空间不堆放任何设备与器材,以便于走动,避免拥挤。区角间应该开放,全敞开或半敞开。同时,可以改变桌面操作的统一模式,形成从上至下(地面、桌面、墙面)、从四周到中间互为补充的一种立体格局。其次顾及、兼容各个区角的活动特性,力求既方便活动,又尽量避免相互影响和干扰。
三是在投放区域活动的材料时应做到丰富性、层次性、情感性、自然性和探索性。让材料成为促进幼儿学习、引发幼儿互动、激发幼儿行为、延续幼儿兴趣的主要媒介。
四是针对大班额,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可以利用规则因素,引导幼儿自我调控;利用伙伴因素,增进幼儿切磋,通过教师表面的“不作为”,成就幼儿的“大作为”;教师应多以旁观者、欣赏者的身份出现:可以是听众,倾听幼儿间的交流、感受;可以是观众,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在倾听和观察中,分析幼儿,阅读幼儿,以采取适宜的策略指导幼儿。
6、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互惠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丰富的家长资源也是能化解大班额困难的有效途径,因为能为幼儿园的工作提供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同时也能提供许多富有创意的想法。我们可以招募家长志愿者,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参与到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中来,如:班级环境创设、外出远足、玩教具制作、大型活动秩序维护、教学活动的组织等。家长的参与可以让他们更加了解幼儿园的工作,还能促使幼儿园的工作更加高效。
以“大班额教学”为主题,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发现到目前为止共有600余篇论文在学术期刊发表,大部分集中在中小学学科教学和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对幼儿园大班额现状及对策研究仅有1篇。可见对于幼儿园大班额研究不多,但这也是现时代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哪些策略可以解决,策略还需要做哪些调整,这些都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希望本文能以拋砖引玉之力,为大班额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让更多的人投入到该项研究中来,进一步探索幼儿园大班额条件下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心发展水平、不同个性特征的幼儿的教育教学方式和策略,为促进每一位幼儿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从而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昭,徐汇区长桥新村第二幼儿园,《空间环境有限 巧妙利用无限》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4]李会敏,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