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莉
【摘要】提高图书质量需要有与之配套的规范合理的规章制度。三审制、校对制度等多年行之有效的制度不应被忽视,同时领导需重视,制定结合本社实际、具体详细、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做到有据可依、奖惩合理。
【关键词】图书质量 编辑加工 校对 出版印刷 规范制度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Quality of Books
Shao Li
(Hebei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Abstract】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ooks, we need to have reasonable rules to obey. The three-review system, the proofreading system and many other effective systems should not be ignored. Simultaneously, the leaders of publishing house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formulate detailed, practical rules according to the publishing house.
【Keywords】quality of books editing proofreading publishing rules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218-02
提高图书质量是出版社的重中之重。真正有效做好这件事,既需要社领导的勇气与魄力,又需要全社人员群策群力,共同制定种种规章制度、有据可依、规范践行。本文作者仅从编辑角度谈谈对提高图书质量的一些建议。
一、稿件质量是基础。
稿件是出版物的基础,稿件质量的高低对出版物的质量至关重要。要想拥有好的稿件,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认真落实:
1.提高编辑自身素质。
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最初环节。 在新形势下,编辑应继续始终当好出版物内容的“把关人”。首先,坚持出精品的意识,把提高图书质量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严把图书质量关。其次,编辑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在这样瞬息万变、信息高速更新的时代, 编辑应善于学习,刻苦钻研,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经验。在掌握编辑基本功的前提下,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极主动进行市场调研,准确把握社会新发展。工作再忙的也要挤时间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编辑本身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才可能组到优秀的稿件,拿到手的稿件才能高质量、有价值地编辑加工。有些人眼高手低,说起来头头是道,而坐下来编稿子却对错误视而不见,甚至带出新问题。这就需要编辑人员练好基本功。有些人重策划、轻加工,编出来的稿子错误百出, 或者让年轻人代编辑,这种思想也是不可取的,其导致的严重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编辑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谦虚谨慎、勤于思考、善于查证、不怕吃苦,不放过任何一个疑问。要有奉献精神、耐得住寂寞,动得起来,做得下去,要心平气和地对待每一部书稿。
2.始终坚持出版社的社会责任感。
在当前社会下,出版社应把握出版方向。出版社要有社会责任感,引导大方向, 要出什么样的选题、书稿, 引领编辑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出版业的改革,出版单位转为企业,使得经济利益的驱动力量空前强大,在缺少优质稿件的情况下,许多出版社为了追求数字增加, 盲目扩大品种数量,打破传统专业分工。 这种重利轻义的指导思想忽视了社会责任感,其结果必然导致图书质量得不到保证。
现在许多出版社普遍存在重经济、轻文化,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 刘杲先生曾经说过“图书拿什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靠的是图书的内容,图书的质量”。如果只是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图书内在的文化特征,赚钱、当前好卖的书就做,不赚钱,当时也许没有经济利益的书就不做,那是出版者社会责任的缺失。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樹人。也许有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书当时看不到经济指标,但对国家和民族是有益的,就应该传承、发展。不能因为它没有经济利益,就不出此书。
出版社应坚持正确的出书方向, 引领编辑重视社会效益和文化传承,肩负历史责任感。树立图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样重要,甚至比经济效益还重要的思想。
3.三审制度执行要到位。
三审制度是图书质量的有效保障制度。 即使在新形势下,三审制度也不能作为空谈,流于形式。
现代企业制度往往对出版社有利润考核指标,许多出版社为了多出书、快出书,不管原稿质量如何,拿来就加工。初审往往只是匆匆看一遍,就进入发排程序。复审呢,有的连稿件不看就签字,终审更是只管签字。有的出版社初审比较认真,但受水平、经验等多种因素影响,有些问题发现不了;有些即使发现了问题,但不能解决,需要二审定夺。二审没有时间详细审稿,仍有遗留问题。三审因为工作忙只管签字,走走程序。
实践证明,三审制度,三个审稿阶段,各有各的职责和要求,谁也不能替代谁, 也不能省略谁。 显而易见,三审制是对稿件质量的全面审查,是对整本书内容质量的全面把关,各出版社应该认真履行。
因此,小到编辑个人,大到整个出版社导向,都应重视稿件质量,努力提高稿件质量。稿件内容好,就为提高图书质量这一系统工程开好了头。
二、校对工作是保障。
校对工作是出版过程非常重要的一道程序。执行得力,是稿件顺利发展的有力保障;如果马虎执行,或者省略这道工序,将为出版物的质量埋下重大隐患。现在许多出版社实行所谓“编校合一”,初衷是为了提高效率、减少出书环节, 殊不知, 这样直接后果导致图书编校质量的下降。
1.编辑人员与校对人员的工作分工消失,导致编校质量下降。
在一些出版社内编辑人员与校对人员有明确的分工。编辑人员主要负责策划组稿、书稿加工。校对人员主要是看各遍校样,校原稿、校异同、校是非。彼此分工合作, 非常协调。
现在有一些出版社打着改革的名义,撤掉校对科,有些出版社即使有校对科也没有让其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编辑人员则需要既編辑稿件,又要校对,称之为“编校合一”。这种所谓的“编校合一”,要求编辑除了看稿件内容还要对各遍校样进行校对,编辑既编又校,有的甚至因为作者的原稿达不到要求,还要充当作者的角色。这其实是将编辑和校对的职责混淆了,使二者之间的分工消失了。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编辑既当作者、又当校对、又当编辑, 那他的重点在哪一块儿呢?是不是有点顾此失彼,而没有把重点放到提高稿件质量这一本职工作上?这样做会使编辑分身无数, 既不能把编辑本职工作做好,又负不起校对的责任。
现代企业制度, 在高度文明发达的今天,越是分工精细、定位准确、越才可能提高生产力。为什么行之有效、必要的、合理的分工制度反倒被抛弃了?
因此, 我们行之多年,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是一笔财富, 一定不能丢弃。校对非常重要,坚持责任校对制度,坚持“三校一通读”制度, 必要时校对需要胶片与清样核对。 不能编校合一,否则图书质量无法保证。
2.超负荷的工作量,编校质量无法保证。
一般情况下,每位责任编辑每年的发稿量在70~100万字之间比较合理。应有的程序是编辑拿到书稿先通读一遍, 然后写出初审意见,交给复审、终审。责任编辑在了解全书内容基础上再编辑加工。编辑加工完成后交排版, 出来之后看两三遍校样。这样,编辑有充足的时间搞调研、参加学术活动,精心编辑加工稿件等。
现在, 好多出版社的情况是,责任编辑每年的发稿量有十几种,字数累计下来更是达到千万字。如此大的工作量,编辑们常常连轴加班、节假日难以休息,除了看初稿、修改初稿,还要看多遍校样,有的出版社不安排校对, 只能责编自己校对。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样大负荷的工作量,势必使编辑加工灵感枯竭、质量下降。即使有的出版社有校对,面对这么大的工作量,编辑和校对两个人也是忙得不可开交。二审和三审更是无暇把所有的稿件都从头到尾读一遍,因此,超负荷的工作量不仅使责任编辑焦头烂额, 连校对、二三审精疲力竭。此种情况下, 如何保证高品质的图书呢?
三、出版印刷是关键。
印刷环节是出版物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一阶段如果能把住关,前面的辛勤劳动都能实现, 如果出版印刷环节把关不严,稍出差池, 前面的努力就会付之一炬,给出版社带来极大损失。
出版印刷环节包括检查付印胶片、印刷、装订等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直接关乎图书的命运。因此,出版社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备的质检制度,对各部门的职能、责任应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同时,出版部门对印刷厂、排版公司也应有明确的要求,建立规范合理的规则制度,保证印刷品质量。
要想提高图书质量, 没有一套完善的质检方法和奖惩制度是没有效果的, 终归是纸上谈兵、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哪些部门对文稿内容负责、哪些部门对排版、校样负责, 哪些部门对印前胶片、印中抽查及印后检查负责, 都应该有明确分工。不能出现问题一推了事,所有的问题都推到编辑一人身上。
现在有些出版社把所有印刷之前的工作都交给编辑,出版部门只负责找印刷厂,有的甚至只负责结账, 那是万万行不通的。出版部门对排版公司、印刷厂都应该有明确的责任要求,不能是简单的拿来胶片看都不看就印刷,印完也不质检,直接交差,这最基本的质检保障都没有。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出版社很多, 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同行可以参考。
四、制度健全最重要。
图书质量说到底是重视程度的问题, 如果领导重视, 便会根据本社实际情况制定严格、合理、细化的出书程序。规范合理、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使得各部门各负其责,每一步都应该有严格、明确的分工,出现问题不推诿、不会出现责权不明的情况。
坚持图书质量第一的关键在于领导。领导重视品牌建设、质量第一,为员工创造出利于工作的环境,制定出可操作性强的规范合理制度,调动员工积极性,有助于优秀图书的涌现。图书质量优秀, 其他方面都好做文章;图书质量不行, 其他方面工作都很艰难。在这方面, 有许多出版社的做法值得借鉴,比如人民大学出版社, 他们十几年来, 坚持品牌生命的信念,树立“制度优先, 有法可据”的理念,结合出版社实际情况,先后制定出涉及组稿、编辑加工书稿、三审制、校对核红、外编、封面、扉页、版权页责任、出版物印装、质量管理等十几项规章制度,极大地丰富了出版社内部的管理资源, 做到有法可依。制度细致、明确,可操作性强,极大地调动了编辑的积极性,为提高出版物质量提供了必要保障。这样明确的分工,伴随着合理的奖惩办法,使得整个出版社员工各负其责、人人都有积极性。
图书质量是一个综合质量——包括把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设计质量、印装质量等方方面面。提高图书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某一方面的努力是完不成的, 需要各部门互相配合、互相监督才能实现高水平的作品。合理的分工、协作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孔文梅. 浅谈新形势下图书编辑的专业化分工. 《科技与出版》,2007,7:36-37
[2]王善军.提高图书质量之我见. 《出版发行研究》,1999,1:34-36
[3]宋秀全.提高图书质量的主要对策研究. 《中国编辑》2009, 5:63-66
[4]王於良. 当前编校质量问题把脉与救治. 《中国编辑》2009.5:60-62
[5]刘杲.出版改革莫忘质量第一. 《中国编辑》
[6]刘杲.我对提高图书质量的看法.《出版科学》1994.1:4-7
[7]刘志.基于品牌战略的图书质量管理探析.《现代出版》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