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杨树常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对策

2015-05-30 07:58:56常晓伟
农民致富之友 2015年13期
关键词:托布津溃疡病杨树

常晓伟

1.杨树溃疡病

杨树溃疡病真菌侵染所致,引起枯枝、溃疡、流胶等。主要危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初期树干皮孔附近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褐液体。病部最后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腐烂,当病斑横向扩展环绕树干一圈后,树即死亡。 4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形成第一个发病高峰。7~8月气温增高时病势减缓,9月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10月以后停止。树势衰弱时,发病严重。同一株病树,阳面病斑多于阴面。

防治要点:加强苗木栽培管理,秋季(9月初)对来年要出圃的苗木,用7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普遍喷雾1次,以减少苗木带菌量。发病高峰前用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涂干。

2.杨树黑斑病

杨树黑斑病一般发生在叶片嫩梢及果穗上,叶正面出现褐色斑点,以后病斑扩大连成大斑,多圆形,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黑色,病叶可提早脱落2个月。一般毛白杨于5月初开始发病;加杨于6月初开始发病。发病轻重与雨水多少有关,雨水多发病重,反之则轻。树木(苗木)密度大时发病重。

防治要点:冬季清除枯枝落叶;育苗(造林)密度不可过大。发病初期每15~20天喷药1次,可用45%代森锌、7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喷雾。

3.杨树球二孢溃疡病

杨树球二孢溃疡病多发生在幼树20-30cm的主干和分枝上。发病初期,感病部位出现变色病斑,逐渐扩大,树皮色泽加深呈黑褐色。病、健组织色泽有明显差异,树皮微下陷,产生梭形的溃疡病斑,树皮坏死,开裂。小枝感病后,很快被围绕一周,不产生溃疡斑,病部以上常呈枯枝或整株枯死。感病后期,病组织变淡黄色,发病部位密生淡黄色圆形颗粒状突起,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成熟开裂,溢出炭黑色、粉末状的分生孢子堆。发病初期往往与杨树烂皮病和杨树拟茎点菌溃疡病很容易混淆。

防治要点:(1)喷50%多菌灵、40%福美砷、70%甲基托布津等200倍液1-2次。

(2)通过营林措施,保持苗木水势平衡,增强树木生长势,提高树木抗病性。

4.杨树细菌性溃疡病

杨树细菌性溃疡病常发生在移栽的大苗和弱树上。初期在树干形成椭圆形、光滑的小瘤,直径约lcm ,逐渐增大,形成明显肿瘤,表面粗糙,纵向开裂,颜色由浅绿色,变成灰绿色。后期,肿瘤可环绕树干一周,形成一个梭形瘤或长圆柱形瘤。夏季从肿瘤开裂处流出棕色粘液,有臭味。粘液可沿树干流出到地面。病害严重时,可引致树皮全部腐烂,破坏疏导组织致使全株枯死。

防治要点:(1)强化营林措施,营造混交林或栽植抗性强树种,如栽植抗病、抗逆性强的杨树品系。及时伐除病木,减少侵染来源。(2)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避免创伤。(3)早春用0. 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 1: 160波尔多液喷干,预防感染。发病初期,可刮去溃疡斑,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5.杨黄卷叶螟。

杨黄卷叶螟幼虫危害,尤喜危害嫩叶,幼虫吐丝粘缀嫩叶呈饺子形或在叶缘吐丝将叶折叠。1年4代,以幼龄幼虫在落叶、地被物及树皮裂缝中结茧越冬。翌年4月初杨树发芽后,越冬幼虫开始出蛰危害。幼虫吐丝粘缀嫩叶呈饺子形或在叶缘吐丝将叶折叠,隐藏其中危害。5月底6月初幼虫老熟,在卷叶中化蛹。6月上中旬成虫开始羽化,之后世代重叠。10月中下旬幼龄幼虫越冬。

防治要点:在苗木和幼树上,于幼虫发生期喷布1%阿维菌素3000倍液。

6.杨扇舟蛾。

防治要点:早春第1代卵发生期,人工刮除枝干上的卵块或摘下有卵叶片。幼虫发生期,喷施25%灭蚴脲3号2000倍液。

7. 杨树病虫害防治对策

7.1推进杨树综合性营造林措施

营造林要结合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把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林业生产全过程。从种苗抓起,加快推进无检疫对象苗圃建设,科学合理选择地点建设隔离苗圃,统一引种管理,降低引种风险,以有效降低国内外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防止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蔓延。同时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必须因地制宜地实行多树种、多林种、多种形式的混交林,要结合低产林改造,有计划地将病虫害发生严重的纯林改造成混交林,加快林相改造力度。

7.2做好防治宣传工作

宣传病虫害对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危害,提高全民对病虫害的危害性、防治的艰巨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宣传病虫要治早治小,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明确各级领导和林场经营者在病虫害防治担当的责任,及时传授科学防治的技术方法要点。

7.3 增强病虫害防治科技含量

病虫害防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不断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防治效果。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做好病虫的监测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对病虫害防治技术开展研究,选一块实验林作为病虫害防治示范基地。加大各级林业人员和林农培训力度,让他们掌握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防治技术。及时发布病虫害简报,作为防治指导信息。实施综合防治,一方面采用仿生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化学防治,以保护人畜安全和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采用刮除清理病枝、扫除虫卵、深翻冻死越冬虫卵、捕杀成虫、胶带阻隔、灯光诱杀等人工方法清除病虫害。再者加强鸟类和天敌保护,释放赤眼蜂、黑卵蜂、肿腿蜂、寄生蝇等昆虫进行生物防治。

(作者单位:154244黑龙江省军川农场林业局)

猜你喜欢
托布津溃疡病杨树
冬季溃疡病高发 防治须加强
基层中医药(2021年2期)2021-07-23 01:41:48
跟踪导练(五)
葡萄转色期干梗掉粒 多是溃疡病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1-04 08:57:40
猕猴桃溃疡病致病根源及防控对策
现代园艺(2018年3期)2018-02-10 05:18:39
口算本失踪记
杨树山漫画作品欣赏
喜剧世界(2017年10期)2017-06-01 12:39:29
甲基托布津SC马铃薯使用技术实验总结
不同药剂及其组合防治桑椹菌核病效果试验
湘西自治州猕猴桃溃疡病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探讨
60Coγ射线辐照降解多菌灵、噻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