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及措施

2015-05-30 07:58:56王静波
农民致富之友 2015年13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政府农村

王静波

如今,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尤其落后,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从新兴产业的整体布局和宏观思路出发,从高起点上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途径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乡村文化产业要立足市场、走进消费,面临着多样化的路径选择

1.可以通过特色乡村文化旅游来推出文化产品(这与交通状况密切相关),吸引城市和外地游客前来感受独有的淳朴的乡村生活风味;2.可以通过体验经济来多样化展现乡村文化的参与互动魅力,将乡村生产、生活、民俗、农舍、休闲、养生、田野等系统链接,打造乡村文化产业链条;3.开发乡村石器、木器、草编、剪纸、泥塑、砖雕等土特名优工艺品,组织农民进行特色文化产品加工生产和经营;4.组织乡村歌舞、乡村竞技、乡村风情、乡村婚俗、乡村观光、乡村耕织、乡村喂养等表演和竞赛活动,提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服务;5.开展乡村休闲娱乐、地方风味餐饮、感受乡村生活等活动,为城市老年人、为国外旅游者提供居家式服务和自助式生活服务;6.开展乡村文化历史文化展览,生动系统地反映农耕文化、旅游文化的特色和历史,开辟针对中小学学生的乡村文化教育基地,等等。这些经营方式,仅是乡村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乡村文化产业运营创新。

二、维持和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生态,发展新型产业

在农村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传统资源、传统手工艺艺术,作为产业资源应受到高度重视。建议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时,要立足传统农村文化生态的高度加强传统手工艺保护、保护由手艺人、手工技艺、手工艺品、手工艺价值理念等组成的文化生态系统,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新型产业。

三、发挥政府的优势

政府要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正定合理的政策、法规,资金上的支持并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人才支撑。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中,人才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农村,不仅是经济的洼地,也是文化的薄弱环节,人力资源相当匮乏,在农村发展文化产业这种高技术含量,先进经营理念的新兴产业,最大的制约依然是难以突破人才的瓶颈。

四、建立健全现代产业机制,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手艺产业

农村手工艺产业是以农民为生产主体的。产品的生产多采用农民居家生产和作坊生产的模式。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充分学习和借鉴现代产业经营理念和经营策略,构建符合农村地域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的具有区域特点的产业化生产模式,提高现代化生产力,减少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实现规模经济,促进地区文化产业的腾飞。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的民俗正在逐渐消逝

1.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2.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乡村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

六、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措施

1.政府要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政策保证。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是农村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政府的政策法规体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导向,创造农村文化产业的优良环境,是政府履行对文化产业公共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文化产业是通过市场化进行运作的,政府的政策法规为农村文化产业提供公平规范竞争发展的市场环境。

2.政府要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人才支撑。文化产业有人将之誉“创意产业”,人才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为此,政府必须有所作为,千方百计为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这是政府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建议建立乡镇农村文化骨干人员的人才库,形成县、乡、村三级的文化骨干网络,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影响力,为丰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做出贡献。同时逐步在基层文化单位实行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建立完善在职人员岗位培训机制,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

3.政府要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投融资支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走市场化的道路,努力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改变农村文化产业的投入方式,由政府计划拨款为产业需求型贷款投资。在使用财政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的同时,政府也应向农村文化产业投资,并实现国有资本的扩张增值。同时政府还可以运用政策杠杆为农村文化产业间接融资,开辟农村文化产业的资金市场。

(作者单位:162100黑龙江省甘南县中兴乡综合文化站)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政府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支部建设(2019年36期)2019-02-20 13:21:22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22
文化产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7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7期)2014-03-01 01:41:10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2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08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1期)2014-03-01 01: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