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图书设计的“三性”融合

2015-05-30 02:16:44雷青
出版广角 2015年14期
关键词:文化性三性个性

【摘要】图书是传递知识和文化的重要媒介,它不仅仅是一种商品,更是一件文化品。因此,图书的设计不仅是一项形象艺术工程,更多的还要关注书籍本身的文化内涵。图书设计者必须在把握书籍文化内容的基础上,理性地融入个人的设计艺术和设计个性,实现文化性、艺术性与个性的统一。本文着重分析了图书设计的“三性”融合原则,希望实现图书设计在文化性、艺术性和个性上的统一,让图书设计不再仅限于外表的华丽包装,而是上升到文化宣传的层面。

【关键词】图书设计;文化性;艺术性;个性

【作者单位】雷青,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

图书设计者在开展设计工作时经常要面临一个矛盾——是选择注重书籍本身的内容,将所有的图书信息呈现于纸上,还是注重文本的延伸性,让读者有一个想象空间。产生这种矛盾的重要原因是图书和其他产品相比,具有文化承载的作用。图书既是一个艺术产品,又是一个文化产物。因此,图书设计者在设计书籍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图书内涵的保留,还要使图书设计更加具有个性和时尚性,通过对文化性、艺术性和个性三方面的综合考虑,设计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文化商品,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顿悟之感,从而达到向读者“推销”的目的。

一、图书设计的要素

对于出版社而言,书籍的装帧设计在书籍出版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没有好的书籍装帧设计,书籍就缺少一种美感,无法展现书籍的精神气质,书籍的吸引力也将大打折扣。书籍的装帧设计要求设计师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强调图书设计的整体氛围,在设计时准确把握图书内容想要表达的价值和深层次哲学内涵,做到设计和内容的协调统一,使图书设计既具有时代特征,又展现美学的内涵,吸引读者的眼球;二是遵循“三性”融合设计原则。部分设计师在设计时片面追求某一特性,导致书籍设计脱离了原来的内容,不仅没有更好地衬托图书书稿的内涵,反而本末倒置,使读者产生厌烦的阅读情绪。

二、图书设计的“三性”融合

1.图书设计的文化性

文化性是设计师在图书设计时要考虑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不论时代如何发展,书籍始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设计师只有在把握和理解图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才能使设计变得饱满和充满生机。图书的文化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图书封面的文化体现。虽然,图书也是一种商业产品,需要获得市场份额,在设计时要考虑一定的商业因素,但是,图书设计师必须理清主次顺序,正确把握图书的实质功能。书籍终归是一个文化产物,它更重要的功能是让读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因此,图书设计的核心是文化氛围和文化内涵的创造,而图书封面的文化设计则很好地诠释了这一内涵。

二是图书内在的文化性。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出版体制改革日益深入,图书的文化元素也越来越丰富。书籍设计者需要在理解书稿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的艺术创作,要紧紧围绕文化内涵这条主线,把书稿内在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转化成设计语言。优秀的书籍设计作品必须在把握书籍文化性的基础上,将艺术和文化有机结合,使之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一种饱含文化底蕴的丰厚感,这样才能使设计发挥应有的价值。

2.图书设计的艺术性

图书设计的艺术性是指设计者利用物化处理的手法使书籍内容更具视觉上的美感,并且赋予书籍时间、空间上的概念,使读者在阅读图书的过程中产生精神上的愉悦感。因此,艺术性的设计不能仅仅注重形式美而脱离书籍内容,书籍设计要兼顾内在和外在的美感,努力将内容的活性之美与装帧的静态之美相融合,方能实现真正“美”的设计,使书籍具有更强的感染力。设计师在设计时可以运用富有创意和吸引力的色彩、版式、文字或图片,表现图书的艺术性,通过这些渗透在书籍中的艺术设计,使原本平淡的书稿生动起来,实现书籍艺术性和文化性的结合。

3.图书设计的个性化

千篇一律的设计会使读者产生审美疲劳,对图书商业化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图书设计要在坚持“三性”融合原则的基础上,张扬自己的设计个性。个性的设计不仅能够反映设计者独特的性格特征,还能够展现书籍深层次的内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设计大师尼古拉斯·特罗斯勒曾经提出,设计应该是一项充分表达个人风格并且传递某种艺术信息的活动,在任何一项作品的设计中,个人的见解和表达都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个性化的设计并不等同于不加限制的狂想,尽管图书设计的风格变幻多样,但是无论选择何种形式、何种风格来展现图书风貌,都必须首先忠于内容,然后再注入设计者个性化的创意和构思,最终实现设计形式与图书内容的协调统一,而不是以形式压制内容。过度强调个性将造成设计形式与书籍内容的格格不入,使设计者陷入自我陶醉的设计状态。因此,设计者要理性地看待“设计个性”和“文化内容”之间的关系,遵循图书产品本身的规律,为不同的图书注入不同的个性,只有这样的设计作品,才能被赋予灵魂,产生长久的生命力。

三、图书设计“三性”融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重设计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设计师也逐渐开始重视对书籍设计的整体把握,书籍设计的形式和方法也产生了许多变化,这使得近年来的书籍设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目前,我国的书籍设计是一个多层面、立体的系统工程。从视觉的整体效果而言,设计师不再简单地关注某个要素的设计,而是将书籍设计中所有的文字、色彩、图片,甚至是材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视觉上的连续性,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甚至是穿越时空的感觉。在视觉整体设计上,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吴勇设计的《典藏开明书店版-名家散文系列》,这套书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在建设40周年时设计出版的一套礼品书。当时这套礼品书共16本,设计者在设计时就利用了整体设计效果,从书籍开本的设计到封面、封底、书脊和内文版式,甚至是切口的设计,都特意用了做旧、考究的工艺,读者读起来,就仿佛在读一版版老旧的报纸,一种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可见,设计者想要设计一本能让读者深入其境、产生共鸣的书籍,就必须体现书籍整体的艺术氛围,从审美的角度来构思书籍的每一个细节,力求让每一处的设计都在美学上保持一致,从而烘托出书籍的文化韵味,营造出最符合书籍内容的文化氛围。

2.强调本土文化的传承

目前,书籍市场有许多五花八门、审美低俗的设计产品,这些产品不仅没有很好地展现书籍的内容,更没有体现文化传承的作用。而我国在书籍设计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书籍设计都十分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因此,图书设计要强调本土文化的传承,结合传统文化,运用现代的设计方法进行创新性设计,使之在满足现代审美的同时,还要立足民族和本土化。这样的设计理念才能使书籍真正做到传播文化,展现国家文化魅力。

3.追求时尚

优秀的图书设计不仅要满足社会的文化需求,更要与时代相适应,满足人们求变的心理需求。因此,设计师要准确把握市场的各种因素,了解大众的审美需求,设计出具有时尚感的作品。近几十年来,图书设计经历众多变迁,如20世纪90年代,电脑被初次应用到书籍设计中,当时的大众思想观念较为陈旧,思路十分狭窄。因此,电脑设计的金属字出现在大众眼前时,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之后金属字便风靡市场,整个图书市场都散发着一股浓浓的金属气息。而随后设计出来的彩色UV、亚UV也给图书设计带来了新的活力,虽然金属字、UV的出现给设计者带来了更多的设计灵感,激起了大众的猎奇心理,但是过分追求时尚也会限制设计者的设计灵感和能力,增加图书的商业感。因此,书籍设计不能简单地以迎合大众口味为原则,而是要在利用时尚元素的同时,更多地展现图书内容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使书籍设计真正走向成熟。

在现代社会中,图片逐渐取代了文字,成为更时尚的阅读内容,这使得文字版书籍的生存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图书设计因而显得尤为重要。图书设计源于书籍内容,又服务于书籍内容。图书设计师要在书籍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内容和设计之间的联系,严格遵循图书设计的艺术规则,设计出具有时尚品味,又不失自我个性的文化产品,从而提高图书的文化质量,扩大图书的影响力。

[1]朱磊. “世界最美的书”装帧设计风格品析——以2014年中国入选图书为例[J]. 中国出版,2015(15):37-40.

[2]李梦玲,潘群. 书籍装帧设计与图书生命力[J]. 出版发行研究,2015(3):98-101.

[3]孙瑞英. 基于读者认知过程规律的图书封面设计研究[J]. 出版发行研究,2014(4):87-89.

[4]张竹媛. 社科类图书在装帧设计上的人文情怀[J]. 大舞台,2012(4):153-154.

[5]张明方. 此处无声胜有声——论图书装帧设计艺术中的“记白当黑”[J]. 科技与出版,2010(6):42-43.

[6]朱珺. 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共同体——当代书籍装帧艺术浅论[J]. 新美术,2012(1):91-93.

[7]佘莉. 关于书籍装帧设计内容与形式统一的思考[J].大家,2010(12):92-93.

猜你喜欢
文化性三性个性
巧用『三性』
把握欧姆定律“三性”
文化自信:凸显英语教学的时代特点
语言表达重“个性”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0:36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2:03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9:26
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研究以大足石刻为例
商场现代化(2016年4期)2016-04-08 17:20:30
西南科技大学校园景观分析
现代园艺(2016年4期)2016-03-24 12:28:41
从《丽水金沙》看民族歌舞发展中商业性与文化性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