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红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47-01
课程改革轰轰烈烈进行了二十年,我们的教育培养出了一批精英化的利己主义者。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教育,改革理念层出不穷,模式遍地开花,方法日新月异,而景象却依然如故,尤其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经历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改革,除了形式推成出新外,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本质变化。致使农村初中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整体呈下滑趋势。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语文教学现状
1.语文学习两级分化严重
由于受当前城市化进程影响,子女随打工父母去城市就读人员逐渐增多,地处乡村的初中优秀生源流失较大,加之小学语文基础参差不齐,致使上初中后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我校八年级学生分不清字母“b”“p”“z”“c”“s”的人还不在少数,相当一部分同学跟不上初中语文教学的进度,课后又不主动学习,只做简单机械的重复,无法独立思维。如有一篇习作,说读了《背影》一文,一定触发了你对父亲的感情吧,说说你父亲疼爱你的事。许多学生无从着手。因为父亲常年不在身边,有限的记忆、有限的沟通,让父子亲情演变成了手里的几张人民币,父爱无从谈起,致使学习效率低下,所以语文教学层次不齐,施教难度加大,效果不尽人意。
2.阅读理解能力普遍较差
我校地处偏避乡村,消息闭塞,信息来源不畅,加之大部分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庭教育缺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丧失。教学由双向交流变成单向活动,导致课堂气氛难以活跃,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生活环境单调,知识面狭窄,难以发现课本以外的魅力。课本上的经典篇目又没兴趣,大部分学生学习只停留在完作业,抄答案的阶段,有限的学习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所以,农村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差,自主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3.写作能力亟待提高
(1)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老师学习培训机会少,使得许多语文老师不能完整系统的吸收理解文本的思想,多了寻觅缺陷,少了发现亮点,多了方法说教,少了展示案例。(2)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狭小,与外面世界了解沟通较少,导致学生写作素材有限。作文选材大部分是老生常谈。写妈妈就是他半夜发烧,妈妈冒雨背着他去输液,或者就是睡到半夜醒来,看见妈妈在灯下为他缝补衣服;写老师就是在漆黑的夜里有哪一盏灯還亮着是老师在为我们批改作业,选择材料毫无时代气息,无生活底蕴,只能是假话、空话连篇,和“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叙真事,抒真情”的写作要求背道而驰。所以,近年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呈下滑趋势。
二、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对策
1.分层教学、分层设置作业
针对两极分化较为严重的情况,课堂教学,作业布置都急需分层设计,不能搞“一刀切”。要让教学的内容较好的适应每个学生的要求,对于优等生可以充分发展个性,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能,对于学困生,可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他们“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理解和接受水平的知识内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每节课都有收获,每节课都有不同的进步,而不至于沦为作业的机器。
2.灵活多样的检查方式
在分层设计教学,分层设置作业的基础上,检查方式就该灵活多样。比如,对生字、词语、文学常识可采用听写,默写,运用积累等不同的检查方式。要求学生会读,会写,会应用即可。不必千篇一律,优秀的,学困的每人一遍,只做数量上的规定和形式上的要求。作文批阅采用面批,多发现亮点,少寻觅缺陷;多展示案例,少方法说教;多朗读积累,少生搬硬套。提示应如何选材,如何组织材料,比老师长篇大论,学生置之不理效果要好很多。采用灵活多样的检查方式,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才能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为每位孩子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改变评价体系,还老师一定自由空间
评价体系是制约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而言,过多的政治干预,行政检查往往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属性,语文学科道德观、人生观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上海育才中学教师李强的《把作文教学铺设在一个周期中》曾谈到“美国教育的聪明在于,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后得到知识,这个时候知识就变成了智慧。”我们的农村初中语文教育一切都是量化考核,作文8篇,笔记30篇,练习30次,让老师没有丝毫自由空间,让减负成为华丽的装饰,让学生忙于应付作业,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何谈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改变评价体系,还老师一定自由空间,减负应是老师思考判断的,让老师根据教材,学情因材施教,寻找适合农村语文教学的新方法。
总之,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初中语文教育的改革也迫在眉睫,分层教学、分层设置作业,采用灵活多样的检查方式,改变评价体系,还老师一定的自由空间,将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一个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