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静 杨彦斌
【摘要】对未知世界的构想、探索和好奇是人的认知本性。我国传统应试教育模式重知识的灌输,轻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型学习是当今大学生应有的学习方式。创新型学习既要有突破既已存在模式的勇气,也要有坚忍不拔的定力。创新型学习是追求可能的过程。
【关键词】创新型学习 追求 勇气 定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21-02
当今的时代是创新铸就的时代,是吁求创新的时代。大学的生活需要紧跟时代精神。在时代的呼声中,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将成为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创新型学习。
一、创新型学习是回归人的认知本真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灵魂。创新的真谛是探求世界的奥秘和人类精神的自由。人与动物生存的区别就在于它体现为“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语),正是人的自由本性决定了人是通过创新来发展自身的。对于大学生来说,在进入大学之前大多接受的是注重灌输书本知识的应试教育。支撑应试教育的是那种在精神上缺乏远见的、单调的物质主义的、现代机械论的世界观。应试教育在理论上误导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扼杀了学生的灵魂和肉体;在实践中培养了大批会考试的人,而当今时代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大学生进行创新型学习首先要弄清创新理念的核心,即爱智慧。“爱”本身就是一种超越,一种追求。智慧不同于知识,是对知识的掌握或掌握知识的方式。智慧是人可以获得的最本质的自由。“爱”是如何追逐智慧的,追逐的空间有多大?我们可以从古希腊哲学中获得“爱”与“智慧”的追逐关系。古希腊哲学在主体和客体、认识和对象、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体”和“用”这些对立面之间拉开了遥远的距离。这就为他们对智慧的无穷的“爱”的追求展开了无限广阔的空间。“爱智慧”在古希腊哲学中体现为一种对自己的“知”永远保持距离的怀疑和不满足,它使人的知识成了不断超越自我的成果,而不是一个直接呈现并“受用终身”的宝库。[1]由此可以看出爱智慧体现着灵魂深处的“动”。学习过程如果缺乏“动”即智慧的启迪,必然导致大量的书呆子和空泛无益、微不足道、缺乏创新的死板知识,甚至根本无知识可言。[2]
创新是针对学习过程来创造。英国思想家怀特海曾言:过程在本质上是创造的,过程中的一切事件都包含了无数可能性的实现。当我们把宇宙之过去的、分离的杂多融入一个新的、未来的统一体之中时,就会产生一种丰富了经验并增进了经验享受的新质,这种新质即过去未曾实现过的可能性就是创造。因此,创造性和真正的潜力密切相关,“创造性就是潜力的实现”。可以说,创新就是主体对流动的、多变的、不确定的对象进行新的厘定。这样,“爱”追逐的对象就有了阶段性的成果。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条件下“爱”的对象总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因此,“爱”还要挖掘其潜力进行追逐。所以,创新没有终点,有的只是阶段性。“爱智慧”是永恒的。
二、创新型学习要超越常规
学生们头脑中的僵化思想主要源于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我国传统教育目的明确、内容单一,叫人放弃人之个性,将学生们训练成只知道追求“仕途”或成为金钱的“奴隶”。另外,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非常封闭,囿于已知、限于自身、只允许自己存在而不允许别的东西存在和实验,永远都会证明自己的“正确”。封闭的教育一方面使得创新者难以生存而陷于平庸,另一方面又把平庸者推向前台视平庸为能事。这样,传统教育异化了学习的本质和知识的本质,抹去了学生的勇气、尊严、价值、自信、智慧、灵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历经了多次改革,但中小学教育基本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窠臼,学生们所学的知识是进入大学的“敲门砖”。这种教育下培养的学生思想保守、僵化是必然的,创新是偶然的;这样学到的知识是死板的,根本不能运思成智慧。西方的教育往往融训练、指导、引导和知识、能力的培养于一体,强调的是主动、探索、创新、发展。
当代大学生转变原有观念养成创新型学习理念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习过程中认清“专”与“博”的关系,读书既要“破一卷”也要“破万卷”,这是创新的基础。读书破一卷是古人做学问的经验。熟读深思,才能读“破”读透,识其真谛。读书而无专,只是胸藏万卷,“样样中,样样松”,那就难以学有所长;反之,若读书不“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亦难专精有成。博有益于专,专亦有益于博。文学理论家唐韬有句名言:“博览群书,读破一卷”。[3]爱因斯坦能够冲破僵化绝对的牛顿时空观,建立相对论,与研习休谟哲学、康德哲学、马赫哲学、彭加勒哲学有密切关系,特别是休谟的怀疑论、马赫的哲学思想起到了先导作用。大凡有创新成绩的人,无不是对所学专业专精而且涉猎广泛。其次,学习是用智慧学知识,用知识运思智慧的过程,这是创新的关键。智慧蕴含在生活实践中,蕴含在生活经验中,蕴含在科学知识中,智慧是从生活、经验、知识中提炼出来的。智慧的提炼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实际生活开始就经由一系列中间环节才能达到。[4]要求学生们熟练掌握每一个中间环节的知识,在熟练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升华,也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再把抽象所得到的精华运用于实践生活中。伴随着所学知识的深刻,广泛,升华的过程是无限的,智慧的追求是永恒的。在古希腊柏拉图那里,高等教育中学算术不是“为了买卖”,而是为了“观察数的性质”;几何学是为了“引导灵魂接近真理和激发哲学情绪”;天文学不是为了航海,而是为了思索宇宙的无穷。[4]由此看来,大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力求向上以至无穷的,这与死板的内容灌输,封闭式教育是格格不入的。另外,在学习过程中要养成健全完善的主体人格,这是创新的终极目的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治学就要有苏格拉底式的从容豁达、宽厚友善、渊博深刻、诚实率真、自信自尊。创新型的学习凝聚了人的和目的性和合规律性以及自由的美的创造。因此,创新的结果理所当然地蕴含着真善美的统一。理想人格所追求的便是真善美的统一。
三、创新型学习是有勇气、有定力
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是价值追求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价值追求的实现也是对自由追求的实现。大学生不能忍受一个没有价值的世界,而且始终不满足于它所面对的现实,所以需要建立一个理想世界作为现实世界的补充,并且以之作为生存的目标。由于人类同时具有自然的有限性和理性的开放性,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亦只能由他自己去探索和确立,而且价值始终只是追求和探索的目标而没有现成的终极的答案。所以价值追求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生存方式。首先,创新面对的是既已存在的理论或权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因质疑老师柏拉图而受到众人的指责时,如是说。亚里士多德17岁拜师于柏拉图门下进行长达20年的学习。但在尊敬和真理之间,亚里士多德还是选择了真理。热爱真理的人是不会被任何外在的力量所影响的,即使是经典和权威也不例外。牛顿也说过:“我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另外,创新型学习必须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很多人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有超人的耐心和毅力,如苏轼所言:“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5]
有这样一个故事:1961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物理学家约翰·梅因斯通在他上班的第二天就接手了一个古怪的小实验,当时这个实验在一个橱柜里已经悄悄进行了34年。50年后的今天,他仍然在观察着这个实验,并等待着见证它最引人注目的下一滴。这个沥青滴漏实验,是该大学第一位物理学家托马斯·帕内尔发起的一项长期性物理实验,他想以此实验向他的学生证明,在冷却状态下,脆的可以用锤子敲碎的沥青,也能够像液体一样从一个漏斗底部滴出。尽管是以极慢的速度,他的这个小实验成为了世界上最慢的沙漏实验。沥青的滴漏速度大约为每年6-12滴,迄今为止已滴下8滴沥青。如果按“合乎常规”的思维,这个实验是不成立的,但创新型思维却历时多年追求到了结果。
当我们以有限的人生去追求无限理想的时候,受到种种限制的理性既无法弄明白应该追求什么,也无法确证所要追求的东西。我们不能因为有危险就放弃人生的理想和追求。我们必须冒险,因为只有冒险才可能有希望,或许正是在危险中蕴含着创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创造、历险、享受和自由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学习就是娱乐,娱乐就是生活”创新型学习也应该成为一种乐趣和享受。
参考文献:
[1]邓晓芒.西方形而上学的命运[J].外国哲学,2003(1):3-4
[2]曲跃厚.走向一种后现代教育哲学[J].哲學研究,2004(5):85,86
[3]徐梦秋.融贯形上形下二界—以道御学御术御器御万殊[J] .哲学研究,2004(5):80
[4]曹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4
[5]转引自汪哲,北大哲学课,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第1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