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管理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

2015-05-30 20:28:36王晶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15期
关键词:车站乘客事故

王晶

摘 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推动着城市交通网的建设,越来越复杂的交通网给城市管理带来巨大压力。可以说作为人们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已经在现代城市发展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交通堵塞影响人们出行和日常生活,阻碍着各大城市发展,这也是城市进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有效解决交通问题,也对车站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有效的管理能够全面提升地铁运行安全,站务部门要结合地铁运营实际,不断强化站务管理,为缓解我国交通拥堵提供基础保障。

关键词:车站管理;地铁运营;安全;类型

我国各大城市为了提高自身形象,增强竞争實力,不断扩大轨道交通建设和范围,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有着速度快、运量大、能耗低、乘坐舒适的优点,与其他交通系统相比优势显著,轨道交通系统有效地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现代生活绿色交通形式,也是人们出行的首选,为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地铁建设绝大部分工程在地下,运营也是在地下进行,不论从实际施工,还是实际运营,流程都是相当复杂的,如果发生事故则是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的重要事件。只有不断强化车站管理,把地铁运营安全作为工作核心内容,才能推动现代城市发展建设。地铁运营安全了,才能有效提高地铁运行效率,才能加快城市发展的步伐。

1 地铁运营事故主要类型

列车运营中出现的事故,损失巨大,给社会造成不安全因素,导致企业信誉下降,给城市形成公关危机,不同的事故原因有着不同的后果,一般情况下,列车事故如下。

1.1 列车脱轨或相撞

列车脱轨或相撞事故发生频次较大,在实际运营中,地铁脱轨或相撞的原因多样,主要原因一是地铁路线设计的时候没有合理规划,各交叉点运营时间调配不科学,形成列车倒运不力;二是部分列车老化严重,不能适应线路快速交通的工作要求,投入运行增加了事故几率,有些线路老化,没有及时进行维护,列车运行时,造成脱轨事故;三是地铁运行速度过快,超出实际规范要求,在紧急情况下,不能进行合理处置,导致出轨情况发生。

1.2 火灾

人流密集的场所是火灾多发区,地铁作为客流量大的运营机构,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火灾事故,这也是地铁运营中常见的事故之一。只有不断强化制度保障,在实际运营中预先做好方案,高度重视火灾影响,才能确保运营安全。地铁运行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高科技设备,用电量大,消耗快,各种机电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形成严重的火灾事件。有些地铁为了加大客流量,没有及时安检,地铁乘客携带的易燃品也会诱发火灾。

1.3 恐怖袭击

近几年,我国恐怖袭击事件频繁发生,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和人们的生活,恐怖活动难以预料。地铁作为公共区域,人流往来大,人员复杂,这也是许多恐怖活动猖獗的区域范围。在我国,虽然还没有发生恐怖事件引发的地铁运营事故,但并不说明恐怖事件不在地铁发生,只有不断强化安保意识,提前预见各种不安全因素,加大检查巡查频率,才能有效抑制恐怖活动,保证地铁运营安全稳定。

1.4 踩踏事故

地铁由于人流较大,大客流情况对地铁运营造成的压力不断增加,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突变气候、节假日等形成的不确定大客流,人们过于集中,地铁站内常会发生踩踏事故。产生踩踏事故的原因多样,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自动扶梯数量不足,配备不合理,形成人流过于集中等待;二是有些设备长年运行,造成老化严重的情况,再加上日常养护不到位,使设备运营达不到标准要求;三是有些设备质量不过关,质量缺陷明显。

2 车站管理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因素

2.1 管理因素

安全管理一直是地铁企业高度重视的问题,可以说,地铁运行安全管理工作是企业核心内容。只有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意识,才能在运行中减少事故率。

2.2 设备因素

硬件设备是地铁安全运营的基础,而多数地铁企业设备不足,超强负荷运行的情况比较多,在大运量的情况下,设备容易出现故障,如果检查不及时,维护不得力,必将引发地铁安全事故。

2.3 人员因素

地铁运行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快速发展,但也不能完全依赖自动化,在操作中大部分还是人的自主行为,正因为过于依赖地铁自动化,才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地铁部分管理人员自身责任心不强、综合素质不高、业务能力较弱,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违章操作、隐瞒事故、推卸责任的问题,使小事故演化成大事件,引发社会恐慌和危机。

3 基于车站管理强化地铁运营安全的措施

3.1 强化业务培训,落实监督考核机制

只有不断强化业务培训,落实监督考核机制,才能进一步强化地铁运营安全。车站需要不断加强职工业务技能培训,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调动全员工作积极性,引导职工积极主动地参与业务培训工作。以工作目标做出发点,结合员工培训状况,选择合适的演练操作。落实监督考核机制,对表现优秀的职工给予奖励,树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

3.2 增强车站员工安全意识,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

不断强化车站员工安全意识,通过对员工安全教育培训,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以各部门需要为培训目标,结合地铁发展实际状况,强化培训实效、健全的安全责任制度。车站服务对象是广大乘客,更要加强员工对车站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主动发挥自身作用,为地铁安全运行贡献力量。

3.3 建立与乘客有效的沟通机制

地铁乘客是地铁成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车站需要建立与乘客有效沟通的机制,只有地铁工作人员及时与乘客进行沟通,才能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通过消除隔阂,才能确保地铁运营安全高效。车站一定要人性化制定各种沟通制度,通过细化安全宣传机制,加强地铁安全宣传,向乘客输入安全乘车、安全行为的理念,让乘客能够真心接受劝导,并以不同形式加大宣传范围,比如:地铁电视、地铁宣传栏、开展安全乘车讲座等;对安全检查进出口也要增强服务意识,通过建立合理的进站安全检查机制,使乘客接受哪些物品不可以带上车,自觉抵制携带危险物品进站乘车的行为,从根本上降低安全隐患,为每位乘客提供良好的出行环境。

3.4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对国外地铁安全事故的分析,国内地铁应该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增强应急处理能力。结合地铁特点和员工发展实际状况,以紧急救援体系为基础,定期对地铁员工进行各种预案培训和演练,全面提高地铁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3.5 建立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

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要以国家交通安全规章制度为依据,建立与地铁运营相配套的操作规范,这项工作需要在地铁运营前完成,确保地铁建设、提高地铁安全。规章制度是保障地铁安全运营的关键,也是地铁安全管理工作基础。地铁部门要本着运营实际情况,建立完善更加科学、合理的各类安全规章制度,让地铁管理步入法制轨道,使地铁安全管理工作有据可循、有理可依。

4 结束语

总之,车站管理对地铁运营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不断加强运营管理,增强车站员工安全意识,预知各种危害因素、提升人员素质、建立相关制度,建立与乘客有效的沟通机制,才能有效保证地铁运营安全,基于车站管理出现的不同问题,创新解决方法,全面提升地铁企业管理运营能力,为地铁安全运营提供基础保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耀军.地铁运营安全评价体系研究[J].北方交通,2010,5:155-157.

猜你喜欢
车站乘客事故
嫦娥五号带回的“乘客”
学中文
废弃泄漏事故
最牛乘客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小恍惚 大事故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28
车站一角
车上的乘客
高铁丢票乘客索退款被驳回
公民与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24
热闹的车站
幼儿画刊(2016年9期)2016-02-28 21:01:10
热闹的车站
启蒙(3-7岁)(2016年10期)2016-02-28 12:2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