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韩愈的教育哲学观

2015-05-30 12:01向覃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5期
关键词:韩愈哲学教育

向覃

【摘要】韩愈的教育哲学思想内涵丰富,其核心主张包括道统论、人性论和师道论。这些思想在我国教育哲学思想史上举足轻重,奠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同时为宋明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韩愈  教育  哲学

韩愈(公元768—公元824),唐代文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世称“韩昌黎”,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冠三军之帅。”他在教育事业上贡献巨大,主张“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并以“性情三品”说为其教育理论基础。[1]

一、“性情三品”说与教育对象

对人性的研究,是中国自古以来众多有识之士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自先秦以来,传统儒者对人性的看法不一致,其中许多观点影响深远,如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以及扬雄的善恶混论等等。韩愈的人性说可谓是承秦汉之前,启两宋之后,滥觞于孔、孟,直接继承了董仲舒的人性说,是其中的关节点。[2]263

把人性分为三等,在孔子的论说里已初见端倪,孔子有云“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从本质上分析,韩愈“性三品”说与孔子人性说如出一辙,并无太大差异;唯一不同的是韩愈由“性三品”说派生出了“情三品”说,从这一点看韩愈是在孔子和诸家人性说的基础上作了积极的推进。同时,韩愈把“性”、“情”合而为一,放在一起分析,强调了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并指出“情”接于物生,充分体现出了典型的唯物主义的思想观。[2]264-268

韩愈将人性划分为上、中、下三品,强调个体的先天差异性,同时又说明了后天环境对人性的重大作用。因此,韩愈指出人性是能够通过教育而发生改变的。正所谓“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3]123相比之下,韩愈的这一主张扩大了教育的对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尽管韩愈认为教育对于不同的人会发挥不同的作用,但是他终究承认了教育是能够对所有人产生影响的,从这一点看来,该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二、道统论与教育目的、内容

自汉代以来,虽然董仲舒提倡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但是佛教、道教思想也都以各自的方式悄然存在,并在隋唐时期得以蓬勃发展,形成了儒、佛、道三足鼎立的竞争局面,三者之间斗争形势非常险峻。然而,鉴于唐朝一统天下的形势,对思想的统一更显迫切,以此巩固政权的稳定,因此,儒家思想再次被予以高度重视。韩愈基于统治阶级的立场,极力主张“崇儒学,反佛道”,拉开了重振儒学的序幕,他以辟佛抑老为己任,以建立道统、传道以治国为旨归。[2]274然而韩愈所传之道究竟是什么呢?他在《原道》里提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同时,他所提倡的儒学道统思想又包括哪些内容呢?韩愈在《原道》里云:“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已,无待于外之为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4]2662由此可知,韩愈所传之道是仁义之道,仁即博爱,义即行宜,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教人以礼乐刑政。

韩愈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并主张通过教育来实现儒道的普及,同时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传授儒道,并用其教化人民,使人民之行为合于孔子之道,以便统治者更好地管理国家。然而,“道”是一个非常抽象化的概念,人们到底应该学习什么内容呢?韩愈认为应该学习“仁”、“义”、“道”、“德”,即儒家思想的核心成分。[5]

三、师道论与教师责任、资格

韩愈倡导了以“道”为中心的师道论,构成其教育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成分,并阐明了教师在儒道的推广和继承过程中的核心作用。他的师道观点在我国教育哲学史上无疑是一个积极的贡献。[6]78

基于师道论的观点,韩愈较为细致地论述了教师的责任和资格问题。首先,他向教师指明了三大责任,即“传道”、“授业”、“解惑”。其次,在论及教师资格时,韩愈认为其合格的条件只有一个,即“闻道”:“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毫无疑问,这在当时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同时还大大地削弱的了师道的封建性,把师生关系社会化,打破了师法和家法的壁垒。[2]324

四、教育主张和人才观

在韩愈的文集中,论及教育主张和人才观的篇幅可谓是相当丰富。

韩愈提出了许多经典的教育主张。(一)主张教人以知识。在《师说》里他就给教师下了明确的定义:“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二)主张兴办学校。韩愈首先是倡导整顿太学;其次是兴办乡学,韩愈被贬潮州期间,积极开办乡学,并聘请德高望重的名师执教。(三)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韩愈的这一见解是对孔子教育经验的继承和发扬。他在《进学解》里全面系统地讲述了学习和教育方法,通过对木材的形象比喻,指出教人时必须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学有所长的人才。在论及人才方面,韩愈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并在各种实践中积极培育人才。(一)重视人才。韩愈对人才非常看重,并指明了发现人才的两条捷径:一是博采而后精鉴;二是要有如饥似渴的求贤热情和慧眼识才的伯乐精神。(二)开启后学,导引后进。[2]339韩愈既是“千里马”类型的贤才,也是慧眼识才、勤于育才、敢于用才的伯乐。

五、总结

综上所述,韩愈的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在于重振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在古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他的教育哲学思想内涵丰富,对后世影响深远,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仍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參考文献:

[1]李天凤.中国教育家简介[M].北京: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2011

[2]卞孝萱,张清华,阎琦.韩愈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韩愈.韩愈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屈守原,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5]于潇.韩愈教育哲学思想引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9(5).

[6]张瑞.中国教育哲学史:第二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韩愈哲学教育
晚春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菱的哲学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聪明的韩愈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