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阳
【摘 要】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科书主要有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主要的文学体裁,其中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非文言文莫属。究其原因,与文言文距离当今时代遥远,学生对其语言内容、表现方式、情感不理解有很大的关系,那教师如何发挥其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学习,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文言文《劝学》为例,论述语文教材中的“研讨与练习”问题,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语文教材 “研讨与练习” 《劝学》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且是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祖先跟前辈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与智慧。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粒粒耀眼的明珠,是“渗进了民族睿智的中华文明的地质层”(于漪语)。 而我们语文教材所收录的文言文,可谓中华文明精华中精华,经典中的经典,蕴含了古人对于人生哲学以及社会的睿智思维和文化心态的思考,具有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文化积淀、陶冶情操、提高民族素质的积极作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收录了《劝学》等四篇古文,每一篇都深深蕴含了中华文化的智慧,就以《劝学》为例,全文语言凝炼整齐,向人们传授了人生的哲理。可这样的文言文学生都不喜欢,在课文标题左侧荀子的画像勾勒出学生想要的形象,不可不让我们的文化工作者,我们的教师心痛。
我认为现在的文言文教学走入到了一个极端,过分追求字词句法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面引导,正所谓死于章句,废于清议。大多高中老师在讲述文言文课文时,在讲台上逐字逐句的翻译,而台下的学生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见解。学生完全成为了课堂的记录者而非主体,教师的确也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发挥教师在知识文化层面的优势,尤其在文言文教学中,无论是语言层面文字、词语句式的讲解:篇章层面思路、结构、审美的讲解还是文化层面精神的传承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教师的角色与地位都决定了教师必须发挥其主导的作用。
不过教学是教和学,不单单是老师的教,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是关键,其中必要的预习不可少,预习也是每节课最后的作业,基本上老师都会说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可这种预习有多少学生会做,预习什么,效率又是怎样? 大部分学生只是提前阅读了下第二天想要讲的内容,扫清了下字词的障碍。
无论是学生的预习还是老师的备课,除了发挥教案,教学参考书的优势与价值,我们为什么不回到教材,我们的文本上来,每一本教材都是许多专家学者思想的结晶,选什么课文,课文是什么性质,放到什么位置,都是专家学者用其心血思考来的,一篇课文由俩部分构成,一是原文,二是研讨与练习,这里我想说的是研讨与练习绝非鸡肋,每一个问题都是编者用心设计的,我们在预习和教学时绝不可以忽略。
《劝学》研讨与练习第一题:背诵全文,说说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的。第一题分三个方面,首先是背诵全文,像《劝学》这样经过历史的洗礼,这样经典的文章,难道不应背诵吗?语言凝练,通篇使用比喻“吾尝终日而思矣,……用心躁也。”短短三句话,蕴含了多少哲理,告诉我们与其整日的空想,不如珍惜片刻的学习时间,这样的收获更大。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告诉我们学习要善于借助其他的事物,而不是自己死学;告诉我们学习能否坚持下去很重要,这样的文章难道不值得背诵吗?第二方面,说说本文的论点是什么?论点是一篇文章的中心,如果学习了一篇文章,都不知道它的中心是什么,那你一定没有学懂。最后一方面,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能很好的进行课文的讲解跟解读。
第二题找出本文的比喻句,分析这些比喻句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说明了几层意思。《劝学》运用二十个比喻,找出這些比喻句,理解并运用这些比喻句,理解各个部分之间关系,说明了几层意思,这对整篇文章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更好的理解课文是有帮助的。
第三题结合上下文,给加点字注音、释义。正确发音跟释义,无疑是我们欣赏一篇文章的前提,如果对文学经典的字词,我们都不能很好的发音或者知道它的意思,我们就不能理解我们的文化了。
最后一题,在知识激增的现代社会,我们对学习看法有了很大的变化。你认为荀子的观点是否过时?有哪些观点需要补充发展?一个开放性的题目没有标准答案,给学生思考,自由发挥的空间,将文本与学生联系起来。如果文章没有引起读者自身的联系与思考,很难被学生喜欢和接纳,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对于现代社会发生的变化,古典是否过时,最终的回答会高于学生的思考,并且这个答案也会影响学生今后对待经典的态度。让学生回答有哪些观点需要补充发展,调动了学生的思考与想象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思考贯彻课堂教学的始终。
每篇课文的研讨与练习都是非常有效的教育资源,研讨与练习虽然在课文以后,但它的使用并不一定要在课文讲解结束以后,把它变成作业。可以在备课时把它加入到讲课的过程中,把它贯彻到讲解中,甚至可以把它作为课前预习的内容。如果一个学生能在课前完成研讨与练习,他的课前预习,一定是成功的,他对课文有了基本的了解。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思考,发挥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没有学生的思考的课堂是可悲的。
当然研讨与练习也并非是完美的,没有缺陷。还是以《劝学》为例,这些问题是面向于全体的学生,每一个学生,没有注意到每个学生的不同差异,这些问题也许对于语文基础不太高的学生有些难,对于语文基础好的学生又有些吃不饱,我们可以增加些选做的题,提高语文基础高学生思维的题,教学资料毕竟是死的,语文教师是活的,最终选择权和决定权在教师的手中,如何更好的使用这些资源,在于教师如何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