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杨罗耿兵团和“地面战场之神”

2015-05-30 07:05:45
党史天地 2015年15期
关键词:耿飚三大战役电报

1948年11月29日,从平津战役开始,一个叫做“杨罗耿”的词组,密集出现在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发往前线的“4A”级电报里。杨(得志)罗(瑞卿)耿(飚)兵团即华北第二兵团,一直驰骋在长城内外的华北劲旅。

作战室指挥了三大战役

1948年5月,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在一间只有35平方米的土砖房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指挥了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

三大战役期间,西柏坡发出过多少封电报?这个数字,有的说是197封,有的说200多封,据《毛泽东军事年谱》记载,是408封。正是通过这199封电报,小小的作战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

1948年11月29日,从平津战役开始,一个叫做“杨罗耿”的词组出现在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发往前线的“4A”级电报里。

在移驻西柏坡前夕,由于往来电报偶有丢失,经毛泽东同意,形成了文件的圈阅制度,即阅过文件的人,签上自己的名字、日期,并在自己的名字上画圈,“画圈为证”。而毛泽东在签发电报、文件时,有他自己独特的方法来表示急缓和密级:4个“A”以上的表示刻不容缓,须立即送呈周恩来,随即签发。4个A为特急电报,限6小时内发出;3个A为加急报,限一天内发出;两个A为急报,限两天内发出;一个A为平报,限3天内发出。

有时,“A”后边还缀个“毛”字,表明是毛泽东的电报,要立即发出。三大战役期间的电报多为“AAAA”,也有“AAAAA”或“AAA”的。

杨罗耿兵团参加解放太原战役

杨(得志)罗(瑞卿)耿(飚)兵团即华北第2兵团,一直驰骋在长城内外的华北劲旅。

1949年1月15日,华北第2兵团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4月,第19兵团携带在平津战役中增编的炮兵团,参加解放太原战役。

为了打好太原战役,太原前线总前委召开了扩大会议,决定攻城部队的任务区分为:第18兵团从东面进攻;第19兵团从南面、西面进攻,并负责攻下东南角的双塔寺,第12兵团及第7军从北面进攻。

耿飚将第64军和晋中军区部队部署在太原西面。进攻开始后,他们和从西面进攻的第7军第19师一起,沿汾河西岸分路向守军猛攻,第64军军长曾思玉指挥他的炮兵群抵近射击,一个急速射就是1000多发穿甲弹,耿飚在指挥所用电话连说:“干脆利索!干脆利索!”话音未落,各个尖刀连的红旗就从硝烟里连续掠过南屯、南上屯、新庄、沙沟等点,11时50分,十几面红旗在煤山会齐,挥舞出“胜利”的旗语。

在南面,第19兵团在扫清了外围据点后,于下午5时,组织第63军会同第18兵团第62军的第186师包围了东南角上的双塔寺。

第63军的第187师和第189师对双塔寺守军发起总攻。耿飚命令炮兵:“狠狠打!但是只准打塔周围的工事、碉堡,把敌人的通讯设备、交通壕、火力点统统打烂,不准打那两个塔。”

解放军的大炮“发言”了。那么多炮,打得那么准,摧毁了守军的地面工事、高堡、夹墙堡,而双塔寺内未落一颗炮弹。这样,这座有着许多碑刻的明朝古刹双塔寺,就在密集的炮火中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兵团指挥部都已移到双塔寺,就在寺下第一层的地上展开战役全图。兵团首长们靠墙蹲了一圈,杨得志握着“热线”电话,坐在地上指挥。耿飚拿着一具指挥尺,在地图前趴着作业。

双塔寺距首义门不远。首义门上的守军是阎锡山的所谓决死队。他们仗着自己的兵工厂,把枪弹、炮弹像水泻般地往下打,第63军几次攻击,均未得手。耿飚计算了城墙高度,确定火焰喷射器可以喷射到城楼上,就下令把1945年在张家口缴获日军的4具火焰喷射器抬来。

4条火龙飞上首义门。顷刻间,国民党军的守城部队呼爷喊娘,死的死,逃的逃。接着,第188师指挥员迅速登上城楼,攻占了首义门。

拿下阎锡山的老巢

这时,西面的攻城部队也发起了进攻。第64军的574团在水西门和旱西门之间奋勇登上城墙,然后打开水西门,使主力部队如怒潮般冲入城内。

在南大门,第19兵团的大炮正在“啃烧饼”,数十门榴弹炮抵近射击,炮口摇平,直接瞄准,对着城墙打集火射击。那可真是一炮一个洞,一炮一层砖。不到10分钟,城墙上硬是开出一个可进四路纵队的大口子。硝烟未散,第65军的战士们已经呐喊着冲上去了。

在进攻部队的呐喊声中,耿飚冲出兵团指挥所,随部队向突破口跑去。司令部的軍务科长、作战参谋长大喊危险,杨得志急叫“拖回来!”兵团首长的几个警卫员一齐扑上来,怎奈耿飚腿长,他踩着山一样的瓦砾,冲得比65军的部队还快。

在高高的城墙突破口上,耿飚举起那架经历了长征的照相机,“咔嚓”:城墙上的大窟窿——一颗150榴弹的威力;“咔嚓”:上百个定格的呐喊面孔——蜂拥而入的攻城洪流;“咔嚓”:硝烟里潇洒的褴褛布条——红旗飘扬在太原城头……

通信队干脆把前进指挥所的电台送到城头上来。各路指挥纷纷报告得手,请示攻击方向,耿飚目视着大战中的街景,回答:第64军沿街向东,接应第18团和第7军,其余部队可以不受战斗分界线限制,自行冲向市中心“绥靖公寓”——阎锡山的老巢。

缴获了国军9辆坦克

进攻“绥靖公署”的主力很快就到达了位置。这时,第65军电话报告,在“绥靖公署”大门口发现了9辆坦克,由于打开了巷战,这些坦克还没来得及用上,解放军就冲到了跟前。坦克手弃车而逃,连发动机都没有关闭。

耿飚立刻去找第65军缴获的那9辆坦克。只见一个连队的指挥员正围着那些“游击堡垒”争论不休。见耿飚到来,他们就报告说:

“副司令员,这些坦克不知为什么不响了。”

耿飚登上一辆坦克仔细观察,发现油料都烧完了。

根据随车文件,耿飚知道这是9辆日本“豆”式轻型坦克。耿飚说:“没事,快从俘虏里找驾驶员,加上油就能开走。”

耿飚派人在缴获的9辆坦克上用喷漆上红五角,组成了第19兵团第一个坦克大队,下辖3个连,每连3辆坦克。

接着,他们按照中央军委的毛泽东来电中“十八及十九兵团改隶第一野战军建制,尔后行动整训及补给等统听彭德怀同志指挥区处”的指示,离开了太原,踏上了解放大西北的征程。

(据《军中老照片》《现代快报》)

猜你喜欢
耿飚三大战役电报
电报方程的正双周期解:存在性、唯一性、多重性和渐近性
耿飚之问
毛泽东的绝密电报与湖南和平解放
传“电报”
打好健康贵州“三大战役”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22
耿飚 究竟有多心细
党史天地(2016年14期)2016-05-30 10:48:04
耿飚之细
党史博览(2016年3期)2016-03-21 18:05:00
耿飚:老百姓还会为你们求情吗?
党史纵览(2014年7期)2014-08-05 03:25:18
乘电报
人民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平津战役
中国火炬(2012年9期)2012-07-25 10:3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