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维莉 曹江田 王雷雷
摘 要:雷达装备的安全防护是影响雷达正常工作和完好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要保证装备完好,必须加强装备安全防护。文章针对雷达装备安全防护,从安全防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做好装备安全防护工作应把握的几个问题、突出抓好安全防护教育几个方面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雷达;安全防护;问题
雷达装备的安全防护是雷达兵部队基层连队装备使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着战备保障、训练任务的完成,装备财产及人员生命的安全。近年来,基层雷达装备更新换代频繁,各种新体制的雷达陆续装备部队,新老装备并存,使基层雷达站的装备安全防护面临新的挑战。面对雷达兵部队装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和军事斗争的新要求,如何搞好基层雷达装备安全防护工作,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问题。
1 基层装备安全防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重维修使用,轻预防防护
有些基层部队只注重装备的维修使用,满足日常的雷达保障需要,对安全防护工作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只要雷达能正常工作就可以了,不进行安全防护不会发生问题。
1.2 安全防护教育形式单一
一是教育内容比较抽象、不直观,教育效果不好;二是教案简单,照本宣科,流于形式,缺乏详细的讲解和生动的实例;三是教育资料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资料的更新速度过慢;四是基层授课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装备安全防護知识面窄,对一些重要问题讲得不够透彻。
1.3 安全防护工作缺乏主动性
在安全防护工作中,有些基层不能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驻地特点开展工作。例如高山雷达站应将防雷、防风作为全年安全防护的重点;沿海雷达站应将防潮、防风作为重点;炎热地区应将防高温作为重点。春、夏、秋、冬四季防护工作的重点各有不同,而新体制与旧体制雷达防护的侧重点又各有不同。有的基层单位要么顾此失彼,要么眉毛胡子一把抓,安全防护工作处于被动。
1.4 对装备的安全防护研究不够
目前国内有关雷达安全防护的资料较少,且标准不统一,不易理解,可操作性差。随着世界军事变革和我军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尤其是雷达兵器的不断更新换代,一些旧有的安全防护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雷达装备安全操作和维护的需要,对雷达装备安全防护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2 做好装备安全防护工作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雷达装备安全防护工作是基层雷达站的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全体官兵在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工作中时时处处都要严格防范,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重点应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2.1 思想重视,组织严密
基层雷达站应在上级首长和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成立装备安全防护工作领导小组,保证装备安全防护工作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有人抓、有人管,做到安全教育及时、训练工作落实、安全设施齐全、安全责任到人。
2.2 落实制度,赏罚分明
全体官兵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维护规程和操作规范维修、使用雷达装备,定期检查安全防护设施。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对装备安全防护工作较好的落实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对安全防护制度落实不好甚至造成事故的,给予相应的处罚。
2.3 完善预案,加强演练
不同的装备、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区,装备安全防护工作都有不同的特点。必须把握重点环节,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种装备的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并成立应急小分队。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演练,以指挥为重点,规范各种事故的抢救程序,防止出现临阵忙乱的现象。
2.4 配齐设施,夯实基础
装备的安全防护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但防护设施是基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它工作干得再好,安全防护设施跟不上,装备的安全也得不到保证。因此基层要投入足够的资金用于装备安全防护的基础建设,各单位的安全小组要经常分析安全形势,定期检查,时刻保持防护设备、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2.5 加强预警,确保安全
多数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不是突然的,事先都有一定的征兆。在装备的使用、维护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有关数据、参数和现象。平时要密切关注驻地的天气情况和重大自然灾害,为处置突发事件争取一定的时间。同时要加强技术革新,开发装备安全自动报警系统,如雷电预警、油机高低温报警、失火自动报警等。通过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手段完善预警体系,逐步提高装备及其维护、操作人员的安全系数。
3 突出抓好装备安全防护教育
装备安全防护贵在防护教育,提高基层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使人员时时刻刻都想着安全防护。要使雷达装备在生命周期中确保安全,除了要落实好上述几个环节外,最重要的是抓好装备安全防护教育这一关键,通过提高人的素质,达到装备安全防护的目的。安全防护教育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克服呆板的说服教育,充分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手段,不断开创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子。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编写制作教育软件;利用板报、墙报、标语等手段进行宣传;采取小讨论、小辩论、小演讲、小竞赛等方法增强教育的效果。教育内容要采用官兵容易理解的接受的生动、鲜活事例,让官兵能直观地了解防护的有关知识;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和气候特点,明确各阶段防护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汪元辉.安全系统工程[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2] 邱惠旺.论办公室自动化信息的安全与防护[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10).
[3]杨晖,漆昊晟.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分析及相关对策[J].信息系统工程. 2012(2).
[4]李健.对通信网络安全与防护的思考[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
作者简介:周维莉(1972,4-),女,甘肃兰州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雷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