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安
与化石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2014年9月,王威和李依蔓这对小情侣去台湾旅行。在离开台北的前一天晚上,两人无意中走进了一家叫做“石尚探索屋”的小店,店中除了可爱的毛绒玩具,他们发现居然有化石在售卖。俩人十分惊讶,因为印象里化石是在博物馆里才能见到的东西,平时都被放在玻璃柜子里展示,怎么能上手摸呢,更别说被买卖?!
店员解释,在台湾化石是允许被商业化买卖的。两个人又上网搜了好多法规资料,确认这确实在当地是合法的……在店员的鼓励之下,他们第一次触摸了小店里展示的化石,有马达加斯加的菊石(一种海洋生物),甚至还有恐龙骨项链、鲨鱼牙化石项链等好多稀奇古怪的东西。那晚,他们一直逛到小店关门才走,第二天,意犹未尽,又杀去了“石尚”的另一家分店,直到回北京上飞机前的几个小时仍然在店里流连不愿离开。
“化石很有意思,和瓷器、玉器不一样,它是来自远古的生命的痕迹,很多化石是生物本身经过漫长的时间形成的。你触摸到的不是一块简单的石头,而是亿万年前和我们一样共享这个地球阳光水分的生命,这种感觉特别神奇。”王威说。
订阅号“化石探索”
北外英语系毕业的王威,打小就喜欢历史和考古,闲暇时,他能逛一天博物馆或故宫,大学也曾经想过学考古,却因种种原因没能如愿。在台北和化石的这次奇妙际遇,一下子打开了王威童年梦想的大门,也给他这个文科生刨了另一个坑。
从台湾回来之后,王威很想进一步去认识化石。于是,买了很多这方面的专业书籍和教材,希望能从理论上帮助自己更好地认识化石,但在找资料的过程中,他发现并没有很好的科普资料可供参考,于是萌生一念,不如把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把自己找到的资料整理出来,这样对跟他兴趣一样的人,或许能有所帮助。
“这些内容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呢?” 在如今这个社交媒介盛行的时代,王威很自然想到了建立微信订阅号,并取名“化石探索”。
“化石探索”从一开始的定位就不是传播专业知识的专业公号,王威认为自己一边学习一边写下心得,这更贴近真正的爱好者学习的过程,比较真实、接地气。严谨的王威注重理论依据,读正规教材、引用材料注明出处,并把这些整理成自己的固定小栏目“化石大讲堂”,慢慢地,他开始跟其他化石爱好者约稿,翻译国外的科普文章,转载国内的许多科普文章。“它大体上是一个轻松的科普平台,希望更多的人跟我一样对化石产生兴趣。”
王威自学教材,李依蔓就负责“检验”他的学习成果。每当李依蔓提出疑问,王威会结合实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她讲清楚一些拗口难懂的概念,李依蔓从开始的两眼抹黑变得越发好奇。“后来发现,我们这个组合还挺好。我代表好奇心重的待科普人群,如果他说的专业知识连我都听不懂,那其他人自然也听不懂,这时我就会和他探讨这个东西要怎么说才能让大家听得懂,还觉得有意思愿意听。”李依蔓笑着说。
挖到人生的第一块化石
随着对化石的深入了解,王威不满足仅仅只是在理论层面上了解它,他希望自己能像国外的“化石猎人”那样,背着包拿着地质锤在深山中挖化石,那种感觉太酷了。
在自己经常泡的“化石网”上,王威发现北京地区也有化石,位于一个叫灰域的地区,过去常常有爱好者采集化石,在那里出现过石炭纪植物的化石,距今约有3.5亿年。“既然就在家门口,必须得去看看!”王威很激动。然而,这个地方具体在哪里,论坛上并没有说明。王威是个很有探索精神的人,就凭着这点模糊的信息,他居然和李依蔓两个人开着车大胆地一边导航,一边雄赳赳拎着锤子砸地去了。
跟着导航,两个人找到一处采石场,王威记得自己曾在书中读过采石场可能会出现化石的记录,因为人们对山体进行了破坏,会使得一些岩层的剖面暴露出来,两个人兴高采烈地穿越了又脏又臭的垃圾场,来到采石场,结果砸了一上午什么都没找到。后来王威了解到,那个采石场的岩石全是花岗岩,那种岩浆岩是绝对不可能出化石的。第一次去野外因为没经验,李依蔓穿了条非常容易粘刺的裤子,结果被荆棘扎了满腿刺,疼得走不了路,欲哭无泪。气得她当时就想放弃了,但王威有些不甘心,执意坚持再沿着那条路往前看看。走了一会,他们发现了一个名叫灰域的小村子。两人下车跟村民打听化石的事儿,村民告诉他们,经常看到有老师带着学生过来上课,每人手里都带着锤子等工具,俩人一听有戏,顺着村民指的方向,王威提着地质锤凿了起来。
所有的化石都不是在地上随便捡来的,它们藏在大石块中,需要用地质锤去凿、去敲石头的侧面。石头都是页岩,要一层一层地剥开,才能发现其中有没有化石。
眼看太阳都快下山了,王威拿起手边的一块大石块,试试最后一把的运气。一锤子下去,石头开了,里面出来了一块羊齿状的植物化石,一旁的李依蔓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摇着王威的肩膀说,“你确定那就是化石吗?”王维肯定地点点头,确信自己挖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块化石。由于那块化石留下的痕迹不太清晰,很容易风化,他小心翼翼地用毛巾包着,又拍下了图片做纪念,“以我现在的眼光,这块化石很糙根本谈不上精美,如果现在遇到它我可能都不会捡,但是对我而言,它是开启我化石之旅的最重要的一块化石,太珍贵了。”
那次之后,王威又有过十几次挖化石的经历,如今家中书房的柜子里已经收藏了大大小小上百块化石。作为一个旁观者,在李依蔓眼中,挖化石是一件特别枯燥的事儿,化石地点一般都是裸露的岩面、乱石堆积,很少有植被覆盖。挖化石,其实更准确地说是敲化石,大部分的时间里,都在重复地敲击着石头,但最终的结果可能一无所获。而最吸引王威的正是这种不可预知性。“在你敲开一块石头之前你永远不知道里面会有什么。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化石到底藏在哪块大石板中。”他陶醉地说。当地质锤敲开了两边对开一模一样图案的化石或是敲开了被矿化的植物化石,呈现出紫色、红色或是带着金属反光的化石,那种时刻最让王威兴奋和满足。
Meetup
虽然在“化石网”认识了许多化石爱好者,但这些人大多在外地,王威很想认识北京圈子里的朋友,大家可以一起探讨问题,一起采集化石。人大哲学系毕业的李依蔓,大学时就是个活跃分子喜欢组织活动。于是,两个人一拍即合,决定做化石探索Meetup。
分享会,到底要分享什么呢?在朋友的介绍下,他们找到了两位专业人士,一位研究旧石器时代考古与人类演化,一位研究矿冶考古。李依蔓决定邀请他们来讲自己专业里有趣的东西。
紧张筹备了两个星期,第一次分享会开始了。地点选在了咖啡馆,预计能有50人参加,但最后实际报名的不到30人。看到报名情况不如预期,活动前李依蔓很忐忑,担心没人来。但自己办的活动含着泪也要办完,就算只有10个人来,活动也要照常进行。
结果却大大出乎意料,除了几个主讲人讲故事之外,来参加的很多爱好者也上台分享了自己与化石的故事,原定两个小时的活动,一直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才结束,最后跟咖啡厅老板结账时,店员们也因为听得入迷,没有多收场地续时费。分享会结束后,这帮人意犹未尽,又一起吃饭聊到深夜,活动当天认识了好多厉害的爱好者。
有了这次活动的成功,2015年1月底和3月底,“化石探索”又做了两次线下分享会,第三次分享会虽然场地出了一些状况,但到场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80人。之前参加过的朋友都积极地帮宣传推广,报名人数成了不再被担心的问题,场地成本也终于能够收支平衡。看到越来越多人关注这个小众却有趣的事,王威心里很是开心。
5月16、17日,他们又举办了化石探索市集。之前王威参加过国内的矿物珠宝展会,他发现化石和矿物珠宝在一起展出时,没有获得过单独的展位并且官方展会也没有互动科普的内容。因此他希望策划一次化石探索市集,不但有化石展示,还有交流互动和科普体验。那天的活动得到了很多单位和爱好者的支持,正阳书局、中国古动物博物馆、国家化石保护委员会都参加了,还有云南、内蒙的爱好者坐着火车,带了很多藏品过来参加展示,两天的活动,从上午十点到下午六点,都持续人头攒动,热火朝天。
随着“化石探索”的日趋完善,两个人的分工也越来越明确,王威负责内容,李依蔓的角色是活动策划和执行,有时候也会客串一把主持。目前,“化石探索”已有1300多个粉丝,关注的人中有普通爱好者,有专业研究人员,甚至还有在国土资源部门工作的公务员,作为一个公众号,完全没有任何商业推广,靠着做几个小众活动和分享文章,在三四个月的时间里有这样的关注度,让王威和李依蔓非常感恩,也强迫症地想要把每一次活动都做得更好。
科普产业好的切入点
“化石探索”经过半年时间地运营维护,王威越来越发现古生物领域大有作为。在国外,古生物的科普已经是很成熟的产业,而在国内还是刚刚起步阶段,可做的事情有很多。
2015年5月,在和家里人商量后,王威辞去了在国企的稳定工作,决定创业。他要把“化石探索”打造成个人响当当的品牌。“目前,国内的科普教育不太成熟,孩子们去天文馆看看,动手做点小手工体验一下,这就算科普了。整个科普教育市场不太规范,专业程度也不够,因此我觉得这可能是个好的切入点,科普是个很泛的点,我喜欢古生物,我选择这个角度,教育不仅仅有古生物课程,我规划在未来还有专业化石修复团队、模型制作团队、科普旅行……”王威说。
有了想法之后,王威开始行动,他最先打造的活动就是科普旅行,通过科普之旅再带出科普课程,课程的设置尽量还是通过分享会这种活泼、轻松的形式展开。4月,王威先做了北京灰域的科普旅行,当时报名的有20多人,活动反馈不错。那次试验之后,他正式开通了北京和天津的科普旅行项目。报名中有孩子、有古生物爱好者也有一些普通人群,除了科普古生物知识,体验当地生活,还能体会一把在路上的感觉。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