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

2015-05-30 19:12吴春良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8期
关键词:素质教材思想

吴春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191-02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具体的工具,是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知识的基础,是公民应具备的文化素质。同时语文的特点就是思想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辩证统一,正所谓:“文以载道”,所以语文在提高全民族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上都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的素质教育,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扎实的加以落实。

一、在语文教学中把思想教育落到实处

“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加强思想性想教育,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语文教材有很强的思想性,它是小学基础教育的工具课,因此思想教育应讲究方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使思想教育落到实处,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1.结合教材内容,自然贯穿。小学语文有着自身的体系和特点,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素质。如:讲古诗《锄禾》、《蚕妇》、《江上渔者》等,可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勤劳俭朴的美德。结合抒发爱国情感、亲情、友情、乡情的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赠汪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和爱亲人、朋友的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感。

2.结合教材过程,挖掘渗透。语文并非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结合教学过程适时进行思想教育,在每个教学环节,每个知识点,抓住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一幅图,挖掘渗透。如:《丰碑》、《伟大的友谊》等课文,可从课题入手挖掘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教育。又如《落花生》可抓住语句“人要做有用的人,不做只讲体面,而又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讨论这句话的意思时可挖掘深一些,举例说说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有什么不好?为什么?怎样才是有用的人?”引导学生从最贴近现实的生活中找出活生生的例子,启发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3.结合作文训练,坚持渗透。首先作文训练要重视真实性,要求学生写出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内容真实具体。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作文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要抱诚恳老实的态度独立完成,怎样想就怎样写,言行一致,既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作文的态度,又指导他们怎样做人。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语文素质的培养

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智力,逐步形成学生应具备的语文素质。

1.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教学大纲要求,小学阶段必须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无知则无能。因此,教学基础知识时,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选择教法,通过举例、教具演示、参观访问等形式,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

2.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智能培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过程。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思维,智能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只有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才会产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和学会正确思维,把思维训练渗透在各项语言训练中,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的细无声。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智能,获取知识发展思维的重要方法。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四步:即,第一步自学探究,教师主要是“引”让学生课前熟悉教材内容,并由教师提出一些帮助理解教学内容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第二步重点讲解,教师主要是“启发”教师要在掌握教学大纲要求和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确定好重点内容,然后认真备课,适当精讲、讲透、防止照本宣科,重复啰嗦。既要讲清内容,又要启发学生思维,师生配合开展双边活动。以上两步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这两步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探索发现能力。第三步是综合训练。这一步课堂上要拿出适量的时间,老师确定训练内容让学生练。练时教师要安排好训练程序:如先练什么,后练什么,注意先后訓练内容的内在联系等。教师要精心设计。第四步是复习巩固。这一步主要是让学生整理归纳,得出科学见解。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复述归纳,有时采用师生共总结归纳。这两步是运用知识的过程。主要是学生活动,教师引导。通过这两步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学过程中要“传之有道,授之有方”,善于当学生的教练或导演,而不是包揽全局,强加结论,主宰一切,而是抛砖引玉,启发诱导。

3.开发智力的同时,加强非智力因素,即心理品质的培养。

一个人的成长既受智力因素的影响,也受非智力因素的制约。据统计,智商高的儿童成年后25%的人有成就,其成就大小主要在于他们非智力因素的不同。其中成就大的人,非智力因素明显高于成就小的。因此引导智力开发的同时,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至关重要。

(1)因材施教,重视养成教育。素质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既研究其共性,又研究其个性,因此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使其各有所长,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2)培养自控能力和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3)培养学习兴趣,磨炼学生意志。兴趣是学习的起点和动力,因此教师应以饱满的激情,用学生喜欢的言行上好每节课。如教学《田忌赛马》可让学生充当文中人物,教师扮演“记者”进行采访。要人物就赛场情况叙谈体会,这样既培养了说写能力,又训练了思维,诱发了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4)满足儿童的表现需要、表扬需要、品德需要等,培养和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动机。

三、配合教材内容,开展各种语文活动课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学语文的兴趣,灵活运用知识,除坚持学好大纲要求学的语文活动课外,还应开展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如参观、演讲、访问、社会调查等把理性知识转化为实践才能。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不仅是义务教育和深化教改的要求,也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长期任务,为此,提高语文素质必须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教学中,从抓非智力因素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乐学会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学中,以语文知识为基础,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线,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中,就一定能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猜你喜欢
素质教材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思想与“剑”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