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从集聚到功能的转变

2015-05-30 18:51管怡舒
中国市场 2015年17期
关键词:北京

管怡舒

[摘 要]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已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北京首创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各集聚区纷纷进入发展瓶颈,园区容量受限、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愈演愈烈。立足于“全市一盘棋”,北京创新提出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的战略构想。本文通过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到功能区的转变,提出了功能区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集群化;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7.127

1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

芝加哥大学地理学家哈里斯和厄尔曼提出的多核心理论认为,大城市不是围绕单一核心发展起来而是逐步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拓展。东京、伦敦、巴黎等国际大城市都经历了从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网络化结构布局的演变历程。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正是多中心、网络化结构的布局。此前,北京30个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分批建立,已初步形成分行业的空间集聚。但这些集聚区建立的时间间隔较长,无法战略性地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和世界城市文化创意体系的宏观背景下布局,出现中心城区扎堆,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年)应运而生,提出了建设20个功能区的目标,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加快促进要素和产业链分工合作,引导区县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化发展。

这里不得不提北京CBD国家传媒产业集聚区。2011年,北京市朝阳区最先提出走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的发展路径。朝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主任丰春秋表示,“拿着地图一看,发现这有3个市级集聚区,8个区级集聚区,还有不少的产业基地。當时我们就考虑,在这样一条线中能不能用产业链来调节和完善,用产业链把不同的项目和园区衔接起来,让它承载不同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呢?因为文化创意产业仅靠一个孤立的园区、孤立的项目,只能形成一个产业孤岛,不可能健康持续发展,更不可能形成规模化、集聚化发展效应。”

2 从集聚到功能

2.1 产业内集聚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不同类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园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主导产业都较单一。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是中国内地第一个相关分类标准,分类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等共九大类。据此观察四批市级集聚区的主导产业所属门类发现:首批集聚区虽普遍更为注重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业,但普遍涉及较多领域,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更涉及全部九大领域。随后三批集聚区更专业化,最后一批多为旅游、休闲娱乐业。能看到,集聚区的建设中,偏重的是单个产业的集聚,就算许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涉及两至三个类别,例如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仍以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为主,新闻出版、旅游、休闲娱乐类的比重较小。

2.2 产业间关联

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更多地在不同的产业间产生作用,是各产业间关联的枢纽。文化创意产业本就包罗万象涵盖诸多行业,在倡导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融合的现在,其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在产业经济学中将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各行业之间存在着的广泛、复杂却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称之为产业关联。正是此关联使各个产业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得以生存与发展。《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要构建“两条主线带动,七大板块支撑”的差异化、多层次、高效率、复合型的功能区产业支撑体系,统筹引导20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的产业空间布局及区内各产业有效集聚、有序发展。七大板块的划分使每个功能区都服务于一个板块,勾勒出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多中心、网格化轮廓,还使产业发展格局更清晰。许多本有同质化竞争的园区可在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的产业链条中重新定位找到核心竞争力。此布局较集聚区时期更为清晰,充分体现了立足全市下“一盘棋”的思路。

2.3 产业外溢

纽约SOHO本是纽约的一个工业区,在城市发展进程中逐渐由边缘变迁为中心。现在的纽约SOHO包含了84 条街区,遍布特色酒吧、高档时装店、艺术画廊和个性化的家居装饰品店,是重要时尚商业区和旅游景点。以SOHO 中心区的百老汇大道为例,特色店有五十余家,经营范围包括珠宝、服饰、化妆品、家居用品、百货和各式餐馆等。这正是产业外溢的结果,反观北京市级集聚区通过多年的发展,许多已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园区,如798 艺术区。但若还以集聚区思维发展下去,那798的影响与集聚效应也到此为止了。习近平视察北京时明确了北京四个中心的建设,其中国际交往中心正需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品牌知名度类似纽约SOHO的园区产生。此前单一产业集聚区的外溢效益只能带动周围少许街道,影响力无法达到国际水平,而正打造的20个功能区将产生的外溢效益则是不可估量的。

3 优化集群化发展模式

“园区经济”是典型的“中国式发展模式”的产物,三十年前开始中国政府陆续开辟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保税区等,在特定区域内通过简化审批手续、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入驻和发展。在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此特点也非常明显。《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积极发展区域性特色的文化产业群”。随后各地建园划区,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作为了集群化发展的唯一模式,而事实上园区只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之一。单一的园区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它虽促进园区内部产生集群效应具有外部竞争性,但相对而言,这是一种静态的竞争力。它们与园区外部及其他行业的互动性较差,促进效果有限,且很难与周围社区居民产生交互作用。功能区的建设在地理空间上已经开始逐渐突破原有的园区限制,但仍是“园区经济”思维。

近代城市空间社会学中致力于人的“场所行为”[ZW(]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学术界用“场所”这个概念代替了传统的“空间”概念。场所接近于功能性概念,强调空间作为人行为的环境对人的行为活动的作用和意义。“空间”侧重于其自然属性和其客观的虚空的物质几何形态,“场所”侧重人的主体性、经验性使用,侧重人对空间的归属情感和社会历史延续的文脉。[ZW)]等空间社会文化意义的研究有令人瞩目的态势。这种转变“标志着空间研究从物质形态向社会主体人的转变。场所取代了传统空间概念,其含义包含空间、时间、交往活动、行为意义等综合内容。”文化创意产业范畴丰富,产业内各行业的发展模式不同,单一的产业园模式很难适应发展需要,多种模式共存才是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向世聪.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J].湖南社会科学,2006(1).

[2]王缉慈.创新的空间 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孔建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2).

[4]Scott.,1992:The collective order of flexible production agglomerations:Lesson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y and strategic choice,Economic Geography,vol.68.

猜你喜欢
北京
C919降落北京
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
Excerpt from Pygmalion
北京回信
北京X7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卷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