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仲南
穿运动鞋要打结,那是活结,松紧自便,一解就开;搬运货物,固定物体,多打死结,一是使偷窃的人不易得手,二是不容易在摩擦中碰松,酿成大错。参与过多种劳动的人,常常去市场购买各种物品的人一定知道捆绑东西的技巧,这其中是有许多学问的,来不得半点马虎。
人生也如此,每个人都会遇到“结”,有的人善于化解,解结,人便自如了,不再受困扰。如解不了结,动弹不得,像太湖蟹一样,被捆绑住了,动弹不得,十分被动,毫无生气。
“心结”是很难解的,有的人知道这个“心结”是什么时候结上的,有的人却不知道:有的人知道“心结”是自己的原因,有的人知道是别人“下了套”结上的索。但不管怎样,解结真不容易,快刀斩乱麻易,解心中之结难上难。
古代人有办法,他们的教育、教学目的很明确,解疑释惑,老子、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都是说理的高手。弄懂他们的道理之后,许多人生之结便自然开启。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的内容也产生深刻的变化,有教育中的大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他们不以教学的专业科目为主,是一种以德为先的教育,主要管人的立德、立言、立功等。教养,这就包含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具体培养一个人规范的操守规矩、仪态、行为举止等。至于教学,那是对专业而言的分科教学为主,是智育知识技能为主,德育结合其中。
这样一来,人们“解结的要求便不同了。人们以为“解结”的责任在学校,在教师。教师、学校又被升学率、高考的指挥棒控制,一些教师基本上不论你有什么“结”,一律不管,只管你的成绩,只管你的分数。于是,把一堆堆有了结打不开的学生统统推给了高校,推给了社会,推给了家庭。这是一个非常真实的现状,而且情况愈演愈烈。因此,高分低能的人一天天多起来了,有文凭没脑筋的队伍不断壮大,各种各样的结越来越复杂,不可轻视。仅举一例,现在艾滋病日益年轻化,未成年人也多了,这是一个“小结”,还是一个大的“结”呢?
现在有些“结”表面上是在不同职业的人、不同性别的人、不同年龄的人身上发生。集中起来,便形成了社会问题。目前社会层面已察觉到这个问题,采用了多种方法,管理与服务,逐步取得一些效果。但作为个体,许多人却不懂“解结”的办法,令人担忧。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结,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忧虑,一种米养百种人,百种人有千种结。解结的人一定要交友,与品格好的人结交,就会少打“心结”。二是要善于倾诉或剖析,让好友、亲近的人相助,帮你“解结”。三是自己培养多一些兴趣,如打球、运动、书法、旅游、烹调、摄影等,分散你的注意力,使“心结”不至于越打越多。四是多读书,多听各式故事,你就会发现,你有的“结”早就发生在古人身上,发生在名人身上,你就觉得一点也不奇怪,取人之长,克己之,把“结”打开就是了。
记住,必须主动,必须发挥敢于正视的精神,这些“结”便缠你不成,而成为一种人生的经历,波澜不惊。反之,不善解结,“结”便缠住你,使你动弹不得,像市场上被捆绑的“太湖蟹”。
(柴保地荐自《环境·语境·心境》)
责编: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