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露
【摘要】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学习钢琴也不例外。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说是学习知识成功的一半,正确的教学教法可以避免少走很多弯路。初学钢琴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正处在骨骼、智力发育时期,也是他们最初掌握钢琴弹奏方法和技能的关键阶段。如何教会学生正确的弹奏方法、怎样正确引导和启发儿童的音乐的想象力和培养学生对音乐产生强大兴趣和能够主动练琴的能力,是教师重要的研究方向。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初级教学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基本原则;教学方法
一、初级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灵活性
在初级教学中,要随时关注儿童的兴致发展动向。例如,对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来说,可以超过正常的教学进度来为他安排课程和教学内容,但是当这个孩子在遇到我们俗称的“坎儿:时,应当适时地调整放慢进度,减少这个阶段的教學内容,不要把焦虑或责备的情绪带给学生,应该要有耐心的来引导他,让他了解这是每个学琴路上的孩子都会出现的一种过渡现象,鼓励他、给他信心,坚持正确的训练方向,就会慢慢地度过这个学习的低潮期。
(二)模仿性
由于儿童天生就具有一定的模仿性,所以教师正确的示范演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师在乐曲的开头和结尾处,手和身体的动作是不是协调和规范的,包括在节奏处理上,有的教师觉得让学生学会数切分节拍或是带有附点节奏类型教起来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因而总是通过让学生对自己弹奏的模仿来学习新的节奏型,这样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学生的节奏听觉能力跟不上而产生偏差,形成错误的节奏感觉,这会严重影响学生以后进一步的学习。
二、启蒙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在钢琴启蒙教学中,可以使用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人条件来同时选择几种适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与效率。
(一)运用正确的教学语言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形象生动的、能被学龄前儿童理解的语言来讲述知识,但也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例如,在讲五线谱时,可以指着乐谱直截了当地告诉他“这是五线谱”,而不必说“五线谱是由五条等距离的平行线构成的”。比如,在弹奏时的手形问题,可以用“搭房子”来比喻,告诉孩子,双手放在琴键上要像搭房子一样,房顶(掌关节)拢起来,柱子(手指)支结实,大门(虎口)打开; 讲断奏时,可以拿拍皮球来形容,手腕断奏像拍皮球,皮球(指尖)落地就弹起(掌关节)要拱起来,不许塌,否则船(拇指)就过不去了;前臂,触键时间短、有弹性;弹音节像上楼梯,拇指拐弯像小船过桥,桥断奏像水滴等等,运用这些形象化的语言来比喻,可以充分调动儿童的想象力。
还例如,有教师在教学生唱“mi”时,为了生动形象,在五线谱上指着“mi”告诉学生“这是小猫咪的‘咪”,而过后学生见到“mi”的第一反应却是“这是小猫!”。这样的讲授法表面上看也许生动有趣,事实上完全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事实上,学龄前儿童有着极强的模仿力和记忆力,教师能够在这个阶段用很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正确的基本概念教给他们就可以了。
(二)反馈教学方法
在钢琴教学中,及时的、经常的反馈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经常正确的反馈,能避免儿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好的方法和错误的观念,使儿童更快地掌握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演奏技能。反馈的途径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教师一定要注意语言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通过恰当的语言及时肯定在学习过程中哪怕是特别小的进步,来鼓励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当然,也要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及时的纠正并改进,以达到训练目标。但是,在纠正错误时,要注意保护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要有任何侮辱性的语言,也不要把学生犯的错误与人品习惯等联系起来。例如,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对学生说:“你真笨”、“你怎么就是学不会?”或是“你怎么总是拖拖拉拉,弹琴总是拖拍子”,“你就爱偷懒,该升的时候不升,该降的时候不降”这类的话。这样负面的评价会极大地打击学生的自我评价并可能会造成很坏的心理暗示,学生就真的认为自己很笨、无可救药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一点是,如果上课时首先指出学生在弹奏中的各种毛病,而对其他演奏中的优点由于不再需要改进便觉得没有提及的必要性时,从而忽略在指出不足的同时去充分肯定他的成绩和优点,使他感到在这堂课上得到的全都是负面的批评。特别是年龄小的儿童,这种方式会大大降低他们学习钢琴的乐趣和欲望。
为了能让孩子把又枯燥又漫长的学琴之路能够顺利地坚持走下去并能够作为一种快乐的事情一直做下去,值得教师们认真地去思考和仔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