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绣产业百年辉煌的成因探析

2015-05-30 10:48唐利群
中国市场 2015年17期
关键词:湘绣传承技艺

[摘 要]本文从“改蓝本,染色丝”、 开科授艺、政府扶持三个方面分析了湘绣百年辉煌的原因,并指明在今天转型的当口,把握继承这些进取基因,对迎来湘绣产业新辉煌的意义。

[关键词]湘绣;技艺;传承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7.027

湖南湘绣的百年辉煌,向为人津津乐道,它构成湖湘文化风采的重要组成。回眸湘绣百年辉煌,我们会发现,在湘绣人耳熟能详的史实中,那些或有意忽视或尚未认真打量的细节,如今正在尘封里熠熠闪烁,予人们以启示。

1 “改蓝本,染色丝”

湘绣的最早源头,可上溯至两千年前湖北江陵楚绣和长沙马王堆汉绣,其浓郁的地域特质和成熟的审美思维,谱写了中国刺绣史上最为灿烂的篇章。而近世湘绣的崛起,则在清末,距今不过百年时光。湖南湘绣,百年以来,知名扬世,誉满天下,影响颇巨,分别在20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形成双雄并起两个高峰,30年代享有“湘绣甲天下”美誉,为“国内唯一产绣区矣”,80年代率先创制双面全异绣“超级绣品”,成为中国四大名绣佼佼者,得风气之先,立时代潮头之上。

清末,湘绣得以崛起的基地,是“富室细饰相高,贫户荆钗裙布”(光绪丁丑1877年《善化县志》)的家庭手工业的民间刺绣。得以崛起的原因,则是“改蓝本,染色丝”。近代学者徐崇立,在他的《沪渎羁居记》中指出:“长沙光绪末叶,湘绣盛行,超越蘇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那么,名门绣女李仪徽首创掺针绣,是“富室细饰相高”,沙坪绣女魏氏创“三蓝花”绣,则是“贫户荆钗裙布”。之后的魏氏和李仪徽逐渐脱离了民间刺绣的实用花样,进入欣赏艺术范畴。改蓝本带来了清末湘绣转型。染色丝则提升了湘绣技艺,使丝线可以劈到细若毫发甚至恢复到原丝纤维的密度,俗称“羊毛细绣”。这种细丝经掺针皴出浓淡,发挥了替代绘画色彩及笔触不可胜任的作用,因而所绣花蕊、叶脉、蜂须、蝉翼、栩栩欲活,几入化境。于是湘绣在1911年的南洋劝业会上,力拔头筹,得到国绣审查官沈寿褒奖。此后,一路领先,频频饮誉海外。1911年意大利都朗博览会。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日本大众博览会、法国里昂赛会,最优奖、一等奖,以至1933年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罗斯福绣像》的技压群芳,满堂喝彩,得到罗斯福总统的直接奖赏。一系列辉煌皆“改蓝本,染色丝”的变革之功。徐崇立“非复故步”四字,力举千钧。

2 开科授艺

百年崛起,人才为先。国民政府1933年调查显示,当时长沙等地从事细绣的绣工有8000人,粗绣7000人。这已形成一个庞大产业群。那这些细绣绣工,绝大部分应当是传统刺绣师傅带徒弟方式培养而来。而支撑湘绣当年辉煌的宝塔顶尖绣女,大多来自宁乡大湖塘“开科授艺”的工艺学校,这个学校创办者为著名画家杨士焯。

杨士焯(1840—1910),字季棠,宁乡朱石桥人,出身书香门第,自幼攻书,能诗善词,工翎毛走兽,肖像人物。叶翰的《中国美术织绣史》载:“湖南宁乡岁贡生杨季棠,工绘事,善雕刻,既老,则出其雕绘余技施之刺绣,依绘事晕色之法以染色丝,依雕绘图谱之式以选花样,故技特精妙,大家闺秀游门下者甚众。清季湘中风气大开,女学校设立甚多。凡女校中教刺绣之教员,多杨氏女弟子,故派衍顿盛,成近湘绣之一系焉。”当年杨士焯开馆授艺,设刺绣、绘画、雕刻三科,由他亲自把教,广收门徒,有教无类,一时来学艺者众。叶翰记载已表明,杨氏教学已为新式教学方法。他在教授弟子时,先准备实物标本,继讲解颜色阴阳浓淡,动作轻重徐急,花鸟虫鱼特殊动作神态,力求细致易懂和探讨规律性。大湖塘艺馆培养了不少名绣女,最突出的有杨佩珍、杨厚生姊妹,肖咏霞、任依静等。

杨佩珍,罗斯福绣像刺绣者,其精湛绣艺,为湘绣赢得了世界级声誉。肖咏霞,则被誉为“神针”,曾绣前清官吏陈葵龙像,独具神采,技艺纯熟。其狐皮外套狐毛,已具“鬅毛针”雏形,足见其创造性。1933年2月11日出版的《生计志》统计,参加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的,除罗斯福绣像外,还有孔子、蒋介石、周公、关公等绣像,均神采奕奕。当时出版的《实业丛报》评价“诚是压倒苏杭”。展会结束后,其中深受好评的孔子敷脚图、孙中山、威尔逊等绣像,还在长沙国货陈列馆陈列,以飨国人。这些绣像,大部分出自杨氏弟子之手。民国编撰的《宁乡县志.故事篇》卷五十八评价:“士焯工绘花鸟草虫,晚年间尝作画稿,教人刺绣,得其传者,肖妙入神,绣像尤工。湘绣之名驰名中外,实士焯倡之”。

开科传艺,于传统师徒授艺方式之外,另辟蹊径,为百年湘绣留下了启示性一笔,召唤后来更全面成熟的转型。

3 政府扶持

湘绣百年辉煌,也离不开历任主湘者独具慧眼的青睐扶持。让我们循湘绣内部发展规律的眼光,稍作罗列:

1903年,赵尔巽任湖南巡抚,对湘绣极感兴趣,并广为推广。他曾应当时英、美、日等政府要求,将长沙红牌楼一带典当业所藏湘绣精品搜购一空,外运出境。1905年冬,他接到驻京美国使馆转来美政府电报,托他代为采购湘绣,电文中有“须多办粒粒之珠者”的打籽针湘绣,其时市面缺货,他多方查访,搜集了一百余件湘绣品外运出境。1905年,端方接替赵尔巽任湖南巡抚,对湘绣兴趣更浓,他干脆在长沙巡抚部院内修建一座“景恒楼”,贮藏他购藏的字画碑帖,并雇用30多个绣工,逐件摹拓付绣,并在绣品上绣上本人的诗文题识及“匋齐”“抚湘使者”的朱文印章。两位巡抚的这些作为,为推动湘绣“改蓝本”,由民间绣作向绣画艺术转型,贡献颇大。

1949年以后,国家体制时期,湘绣技艺发展进入井喷状态。著名的湘绣绝技鬅毛针,就在这一时期完善问世,狮虎绣品成为湘绣标识性作品;之后又研发了被称为“超级绣品”的双面全异绣,诞生了以黄淬锋为代表的仕女系列全异绣,包括《杨玉环》、《西施》、《花木兰》、《望月》、《李清照》等,把湘绣技艺推进到巅峰状态。

此时主政者对湘绣更是青睐扶持有加。1959年,人民大会堂建成,之后数十年,湖南厅一直陈列着湘绣代表性作品,如《洞庭清趣》、《岳阳楼》、《毛主席和各族人民心连心》、《当代英雄》等,此例沿续至今,使湘绣成为名副其实的省级名片、国家名片。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连续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国家珍品评比,推进了四大名绣各绣种竞争发展,推进了湘绣巅峰状态动态前行,湘绣《狮》、《虎》、《望月》分别被评为百花奖金杯奖,国家珍品,入藏中国工艺美术馆。1979年,杨应修被国家授予“工艺美术家”称号,此后周金秀、刘爱云、黄淬锋分别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爱云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绣代表性传承人。

1984年秋天,经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推荐,国家主席李先念赴罗马尼亚访问,携带陈列于人民大会堂的大型双面绣《洞庭情趣》作为国礼,赠送罗马尼亚,并随行带两名绣工前往表演。还是1986年,新西兰总理朗伊访华,在北京、胡耀邦总书记和朗伊会谈后,带朗伊总理观看特为定制的湘绣《毛利会堂》作为国礼相赠。胡耀邦特地嘱咐新华社记者拍摄彩照,并把照片寄赠绣制单位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当这张彩照见报,湘绣人备觉温馨。

上列三点,加上叙述中已实际论及的展会千钧之力的助推,已包含了湘绣百年发展与辉煌的主要基因密码。其中“改蓝本,染色丝”,放大了看就是中国刺绣史上几次重大技艺文化转型的核心所在。染色丝则在促进刺绣本身的技术表现力。“开科授艺”涉及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由一统上千年的身传经验型尝试向现代科班教育作华丽转身。“主政者青睐”是说时势造英雄即成就湘绣辉煌的环境。这里,国家体制并不是决定条件。20世纪30年代湘绣第一次崛起并达到鼎盛,就是完成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今天湘绣面临第三次时代转型的当口,把握继承湘绣本身蕴含的这些极富进取性的基因密码和传统,我们就能再次大踏步前行,迎来湘绣产业新辉煌。

参考文献:

[1]刘爱云,唐利群.湘绣技法[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3.

[2]刘娜,黄小葵,常伟.以内蒙古羊绒产业为例探讨区域产业品牌战略的构建[J].中国市场,2012(26).

猜你喜欢
湘绣传承技艺
湘绣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湘绣艺术在儿童玩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儿童玩具设计中湘绣艺术的创新应用研究
非遗传承视角下湘绣设计的创新研究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