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军
化学实验在化学课堂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概念、方程式或原理的学习,无不需要实验来增强说服力。然而学生在实验的操作中,仅仅是凑热闹、寻开心,并不会对实验现象进行细致全面地观察和探究,以致实验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价值。本文结合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浅谈学生对实验的观察与探索,以期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新思路。
1.问题情境中进行观察,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
观察是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感性认识,新奇鲜明的实验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有效引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关注。然而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计划,利用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能够在探索中领会化学物质的性质;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和技巧;领悟其中的化学思 想。由被动学习逐步变为主动探索,顺利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
比如,在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内容时,学生对实验的接触不多,在观察上还只是玩玩看看,问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的观察,使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对实验进行观察,从而使学生的观察全面细致,无形中促进学生的思考。
问题情境:①观察实验室制备氧气所需要的实验仪器,如何组装?②制备氧气所需要的药品是什么颜色,状态、气味如何?③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为什么这样可以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④怎么对混合固体进行加热?为什么要这样做?⑤生成氧气的颜色、状态、气味如何?
教师要根据课堂的生成,灵活地进行问题切入,既不要让学生感觉到问题所带来的负担,又促进学生积极观察,通过学生有序认真的观察,逐步加深对氧气的认识,使学生对整个实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问题情境的建立,灵活地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观察能够有的放矢,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促进了学生对化学学习方法的掌握。
2.启发猜想中进行观察,促进学生的思维探究
学生对事物的外在观察,必然会引起学生对内在的思考,利用原有认知进行分析,在思维不能到达的地方进行猜想、假设和推导,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探究。教师要激励学生对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尝试对现象进行解释和猜想,以促进学生思维的飞跃,使其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比如,在学习“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内容时,在学生对现象观察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尝试利用自己的认识对现象做出解释和猜想。学生可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锌粒溶解,且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并使倒扣在火焰上的干燥的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鲜明的现象激励了学生的猜想,不断做出自己的判断和猜想。
学生猜想:能够燃烧生成水的气体应该是氢气。锌粒溶解说明锌与稀硫酸反应了,产生了氢气还可能是硫酸锌。
这一猜想使得课堂有了很大的进步,学生的思维出现了质的飞跃。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的猜想,转而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生成的产物上,通过学生的进一步触摸,不仅得到了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还使学生知道了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因为反应结束后可以感受到试管外壁的温度。这样的启发猜想,使学生对实验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不再局限在对现象的观察上,而是可以深入到现象的背后,想要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究竟发生了哪些反应,将学生的观察与思维活动联系在一起,实现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3.实践操作中进行观察,实现学生的思维创新
操作实验实现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零距离接触,使学生边操作边观察,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和对问题的发现。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学生的实验操作,灵活机智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感官认识生活变为理性探索,倡导学生的合作讨论,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实现学生思维的突破与创新。
比如,在学习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内容时,学生的操作使实验进行得非常顺利,然而学生在实验现象的描述上不是很规范,也不全面。
学生描述:实验开始反应后,发现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石灰石逐渐溶解。
显然,“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不能作为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而是实验的结果。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这四个字进行讨论,从而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学生的积极观察和探索,使得对实验的了解更加全面,不仅观察到了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还观察到了石灰石溶解、温度上升等现象,学会了如何准确地表述实验现象,全面实现了学生对自我的突破。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实践,使学生明白了仪器的使用,实验观察真正要做到哪些方面。在观察中发现了问题,积极调动原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决,独立思考、合作讨论,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
总之,化学实验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是体现人的认识过程从思维到再创造的最生动典范。化学实验中只要我们努力创设实验,努力营造实验情境,鼓励学生以积极求实的态度、刻苦钻研的精神,敢于提出问题,大胆假设,开展合作交流,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就会在得到培养的同时也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曙光双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