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力努尔?斯马义
摘要:田子坊作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鼻祖,对上海市的文化创意产业以及旅游业都带来一定的影响。在被人称为“田子坊”之前,这里是卢湾区泰康路,坐落着几家里弄工厂以及一定的居民。田子坊的发源地是泰康路210弄的5间厂房,随之周边的居民自发的将房屋出租给前来创业的艺术工作者,到2004年田子坊的规模扩大到周边的石库门民居。如今田子坊成为市民和旅客休闲和体验文化的好去处,这篇文章对田子坊的历史成长做了一定的调研基础上再梳理成文。
关键词:田子坊;泰康路;文化创意产业
卢湾区作为上海市中心城区之一,位于上海市中心南部,东边黄浦区为邻,西边是徐汇区,西北交接静安区,北为黄浦区。卢湾区区域总面积是8.05平方公里,截至2005年12月31日,卢湾区辖4个街道,74个居委会:打浦桥街道、淮海中路街道、瑞金二路街道、五里桥街道。卢湾区的发展缘起于1914年法租界的第三次扩张。①因租界内少收到战乱的影响,大量城内居民和各地商人涌入租界。人口的激增,引起了该区域对大量民居的需求。因此就出现了具有法国特色的花园小洋房、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石库门里弄。法租界的影响下带来的人口使得卢湾区得到了一定的繁荣。
泰康路是打浦桥街道的一条小街,位于卢湾区中西部。北面靠近建国中路、南为泰康路、中西分别为思南路与瑞金二路。可以说泰康路的地段形成与法租界扩张关系密切。追溯到19世纪末,泰康路还是个人烟稀少的农田。1900年法租界的第二次扩张修建了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薛华立路(今建国路)②;1914年法租界第三次扩张修建了马思南路(今思南路)、贾西羲路也是今日所说的泰康路的前身③。到1949年解放以后,这里已经有里弄工厂和周边居民形成的区域。从法租界的占领到解放后的里弄工厂,这里出现了大量的法式花园小洋房和大量的石库门建筑。1980年随着改革开放,这里本来的小型制造业里弄工厂开始倒闭。周边居民也较多为下岗工人,加上所住的石库门历史悠久,居住条件比较差,需要改善。1990年代初期泰康曾经为马路集市,当时这里的硬件条件比较差,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以至于这一条街道在整个卢湾区中的形象也比较差。整个街道的石库门建筑处于被拆迁的危险之中。直到1998年,泰康路街道办事处利用废弃的里弄工厂的一小部分将马路集市搬到室内以后这条街道的形象慢慢开始恢复。后来有艺术家前来入住遗弃的里弄工厂当中。慢慢改变了泰康路和这些遗弃工厂的命运。
田子坊的诞生
按照之前历史脉络梳理,在1988年之前泰康路210弄只是一个废弃的里弄工厂和周边居住条件相对差的民居。根据当时的报道,当时泰康路连马路都不是水泥地。一到下雨天就会整个里弄和街道都会很糟糕。1996年,卢湾区行政区划和行政机构改革,将原来济南、嵩山、丽园、五里桥、瑞金、淮海、顺昌、打浦等8个街道撤销建制,新建五里桥、打浦桥、淮海、瑞金4个街道。当时泰康路属于的打浦桥街道是整个卢湾区经济状况最差,社区比较落后的一条。打浦桥街道办事处需要建设开发来改变命运。当时街道办事处主任郑荣发是从原瑞金街道的党委书记调任到打浦桥。他当时想要以文化兴打浦桥。具体如何操作倒是还没提上日程。当时的泰康路有马路菜场,加上这里街道狭窄,整个街道想要改善,首先得解决这个马路菜市场。于是在郑荣发的带领下,打浦桥街道办事处将马路菜市场搬进遗弃的工厂内。这一做法成功以后,废弃工厂的改造价值被街道办事处的干部们所认可。直到1998年画家陈逸飞租赁其中一家工厂,办起了工作室才开始转变这个街道的命运。2001年,画家黄永玉在陈逸飞工作室根据《史记》记载的我国古时最年长的画家田子方,取其谐音,给这个街道取名为田子坊,寓意这里将会是艺术人才聚集的地方。果不其然,随后这里前来入住的艺术家越来越多,厂房被租完,商机落到附近居民房屋。就这样这里自发形成一个艺术家汇集的社区。2004年经由上海市经济委员会挂牌为《田子坊创意产业集聚区》。2005年田子坊成为上海师大最具影响力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之首。有评论家开始将田子坊美其名曰上海的“苏荷”、视觉产业的“硅谷”。④
田子坊所在的泰康路210弄,248弄和274弄这三条小弄占地面积7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米的空间里20世纪30年代建有36家小作坊工厂,到20世纪70年代经整合改造剩下6家工厂。而这三个弄堂里除了工厂还有在工厂工作的员工的居住房。面对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以及后来朱镕基实行的国企改制,加上上海城市经济结构根据市场需求的调整,这些工厂慢慢被遗弃,而原来的工人也面临下岗,在弄堂里过着比较拮据的生活。在大的环境里,面对上海对外开放成果慢慢渗进各个街区的背景下,政府也将权力下放给各区政府手中。让上海各区根据自己的街道资源重新调配。卢湾区政府对街道建制进行了调整,将8个街道合并为4个。其中淮海路,陕西南路街区相比,打浦桥成为了经济实力最左的街区。面对街区经济和市民生活改善的困境,打浦桥街道办事处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挑战。卢湾区政府根据上海推行的“二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与自主权下放的机会,向区政府借资300万元利用空闲的工厂将其改建室内菜市场⑤。这种尝试让街道办事处主任郑荣发看到了旧厂房改造的价值。这个时机正好与全球的经济结构调整,文化创意产业慢慢崛起的历史机遇相对口,因此打浦桥街道办事处负责人郑荣发的带领下把艺术家引进了旧厂房。
跨越厂房,扩展到周边居民民居
自田子坊之名成立之后,艺术家更随大师的步伐将田子坊几家里弄工厂都成功转为工作室。然而面对更多前来的创意人才此区域需要扩建。当然艺术家带来的人气将很多服务业的商家也向这里聚集。如果说早在1900年代初法租界的扩张成立了这里中西合璧的建筑群。而如今艺术家对这些建筑群的改造使得居民从自己的房屋中创造空间,让这个创意产业园区扩建。根据深度采访,今日田子坊管委会的主任周心良先生诉说,他是整个田子坊周围居民中第一个将自己的房屋出租给艺术家。根据他个人叙述周心良先生是年轻时在新疆支援西部大开发,在新疆阿克苏呆了几十年。从新疆回来周心良先生只能在外面打工和政府每月300的补贴金维持生计。在田子坊有了点小名气,艺术家闻名前来在这里开设工作室的时机,周先生也想能否利用自己的房子来给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正好周先生的家的具体地理位置是从210弄田子坊通往其它几条弄堂的必经之路。这时服装设计师一慧,看中他家的地理位置,提议要租下了他居住的底楼客堂间和天井,这间32平米的不带卫生间的老房子为他带来了每月3500元的租金收入。后来周先生为了让这里引来更多的人流量,鼓励领居民都开始出租自己的房屋。这样整个田子坊从原来的210弄慢慢扩展到周边155弄、169弄、200弄、248弄和274弄。(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設计学院新闻传播学文化产业管理系)
注解:
①http://dfdaily.eastday.com/d/20110609/u1a890232.html
②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工作年报0, 1901年,上海档案馆藏,卷宗号: U38-1-2769
③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工作年报0, 1914年,上海档案馆藏,卷宗号: U38-1-2782
④朱荣林.解读田子坊[M].文汇出版社.2009年.第9页.
⑤朱荣林:解读田子坊.[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9年。第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