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倍嘉
[摘 要]天然气汽车作为新的能源概念,其市场选择、资金支持等问题尤为突出。能源和金融作为相互联系的两大方面,能源問题的解决往往要研究金融方法。能源发展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是金融业操作和研究的重点;金融业对能源的支持,又反过来促进了能源产业的发展,从而使能源问题得到更好解决。本文结合河南发展天然气汽车的现状论述了运用能源金融思想发展天然气汽车的知识和方法。
[关键词]能源金融;天然气汽车; 融资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0.084
1 天然气汽车及其配套设施简介
概括来说,天然气汽车就是一种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气体燃料汽车。
天然气汽车在世界上已有 70 多年的历史。截至 2010 年年底,全世界已有 80 多个国家拥有天然气汽车,汽车总量约为1267.44万辆。天然气汽车既可以是经改装的油气两用双燃料汽车,也可以是以天然气作为单一燃料类型的单燃料汽车。天然气汽车作为一种成熟的环保经济型交通工具,具有很多十分突出的优点。
按照汽车所使用的天然气燃料状态的不同,天然气汽车可以分为:
压缩天然气(CNG)汽车。这种汽车采用的是压缩到20.7~24.8 MPa的压缩天然气。由于压缩天然气组分简单,易于完全燃烧,加上燃料含碳少,抗爆性好,不稀释润滑油,因而这种汽车的发动机寿命较长。也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较多的天然气汽车品种。
液化天然气(LNG)汽车。采用常压下温度为-162℃的液化天然气。由于液化天然气(LNG)燃点高、安全性能强,适于长途运输和储存,因此加气站多提供该种燃料。
液化石油气(LPG)汽车。是一种采用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烃类混合物作为燃料的汽车。这种燃料比空气重,有较高的辛烷值,具有混合均匀、燃烧充分、不积碳、不稀释润滑油等优点,使得汽车具有一次载气量大、行驶里程长的优势。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CNG 汽车的生产、销售及应用在国内已具备较大的规模。其中生产CNG 汽车的生产厂家就有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江淮客车有限公司、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烟台舒驰客车有限公司、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金龙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数家大型企业。而LNG 汽车,自从技术起步以来,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均十分重视这项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国内车辆生产厂家通过多年的研究试验,已经具备了规模化生产该类型汽车的能力。
为推进天然气汽车的发展,许多国家颁布了既严格又合理的排放标准,制定了优惠的财政政策。我国为推动清洁天然气汽车的发展,也相应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及优惠措施,如《实施“空气净化工程——清洁汽车行动”的若干意见》(国科发高字〔1999〕564 号)和《清洁汽车行动实施办法》草案,就推广清洁燃料气汽车的总体目标、指导原则、工作思路、有关要求等方面提出了宏观指导性意见。国家在有关示范城市、产业转型、节能减排政策等方面也把天然气汽车作为一种成熟的环保经济型交通工具,加以推广应用,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和谐统一发展。
2 发展天然气汽车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天然气作为燃料具有巨大的优势。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绿色环保。天然气是一种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几乎不含硫、粉尘和其他有害物质,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少于其他化石燃料,造成温室效应较低,因而能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天然气作为洁净燃气,供应稳定,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因而能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带动经济繁荣及改善环境。其次,天然气经济实惠。与人工煤气相比,天然气同比热值价格相当,但由于天然气清洁干净因而能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有利于用户减少维修费用的支出。再次,天然气安全可靠。天然气与燃油相比,燃点为650℃,比汽油的燃点高出 230 多度;爆炸极限为4.7%~15%,比汽油(1%~5%)高出 3~4.7 倍,它的闪点比汽油高了 15%~33%,因此比汽油更难点燃;天然气比空气轻,稍有泄漏立即飞散,而不会积聚形成点火源,引起自然爆炸,因而是一种相当安全的汽车燃料。
联系我国的天然气能源现状,我国陆上和近海115个盆地的天然气远景资源量为56×1012 m3,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22×1012 m3左右,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近海地区。2000年以来,随着苏里格、迪那2、普光、大牛地等气田的不断被探明,天然气储量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十五”期间年均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达4850×108 m3,“十一五”前3年年新增探明储量均在5000×108 m3以上。根据目前我国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已发现气田控制与预测储量来进行预测,未来20年我国将经历一个天然气工业较快发展的时期。
其次,天然气汽车本身具有巨大优势。
由于采用天然气或者油气混合动力,天然气汽车具有优良的排放性能,有利于保护环境。我们都知道,燃油汽车尾气中含有较高的污染物,是城市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据测算,汽车尾气所排放的各类污染物在全社会所排放污染物总量的比例 CO占 67%,HC 占 33%,NOX占 41%,有害粉尘占 20%。其排放污染物总量占城市空气污染的 60%~70%, 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成为城市的一大公害。而使用天然气的天然气汽车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汽车尾气中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还可以使噪声降低 40%,而且也没有黑烟和难闻的气味,没有苯和铅等致癌物、有毒物质以及粉尘的产生。因此,天然气汽车是改善城市环境污染的理想交通工具。同时,天然气汽车设备的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低。由于天然气燃烧完全,不产生焦油,无积炭,因此,润滑油不会被稀释,燃烧运转平稳,噪声小,从而减少了气阻和爆震,使发动机寿命延长2~3 倍,大修间隔里程延长 2万~2.5 万公里,年降低维修费用 50%以上。
最后,天然气汽车有着巨大的市场。
以河南省为例,截至2010年,全省汽車保有量484.89万辆,与周边省份相比居于总量领先状态。在车辆构成方面,私家车和单位公务车比重较大,运营车辆共计919511辆,占比18.9%,其中出租车61088辆,公交车20745辆,运营客车49380辆,运营货车788298辆。“十一五”期间,伴随着河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汽车数量突飞猛进,而全省的60000多辆出租车已有很大部分改为天然气汽车,可以预见,出租车实现全面天然气化是必然趋势。
与此同时,由于天然气汽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节约油费和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两个方面,因此,在专业运输车辆及行驶时间长、汽车尾气排放量大的公共交通车辆市场上,天然气汽车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其中,以公共交通为主(出租车、城市公交车、城际公交车、长途客车等)、矿区重型卡车、货运车辆、重卡为辅的汽车市场上,天然气汽车前景广阔。
3 发展天然气汽车的金融方法
由于能源行业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能源行业发展的好坏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业资金的雄厚程度,因此就要求能源行业的融资规模要大,融资渠道要广,融资机制要灵活。因此,加快非贷款融资渠道的建设,创新金融支持能源产业发展的路径是天然气汽车这一汽车能源行业发展的一剂良方。
总体来说,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包括能源投资、能源企业创新、能源产业升级等都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目前,国内能源工业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这反映出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且我国能源企业上市融资少,发行债券融资占比小,其他融资手段和金融工具未被很好利用。同时,金融机构提供的能源金融产品单一,主要局限于中长期能源信贷业务,而在能源期货服务、能源产品票据贴现、能源企业和能源产品相关资金结算、能源企业利率及汇率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金融产品创新明显不足,很难很好地满足能源产业迅速发展的多元化的融资要求,从而也制约着金融机构盈利空间的拓展。
为此,我们可以采用第三方融资这一综合能源金融的管理方法,来为天然气汽车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方融资是一种现代融资手段,和传统融资方式相比,可有效规避技术风险。“第三方融资”是一种由技术革新带来的基于储蓄的金融方式。拥有技术和金融能力的第三方为顾客提供能源转换系统从而获得经济收益,即利用有效技术和可再生资源,每月从项目的执行中获得利益。许多公司希望投资于新能源技术,但常由于资本不足或无力筹集而没能发展此项目。除这些金融的障碍之外,技术和商业的障碍也影响着此类项目的实施,如操作经验不足、技术匮乏等,第三方融资能帮助解决这些问题。“第三方融资”是一种技术和金融的工具,它结合最适宜的技术与金融手段为新能源的项目开发提供道路。第三方融资公司的投资利益以储蓄比例的形式实现。通常根据第三方融资合同,在一段时期内,依靠可再生能源投资或提高能源利用率从而节省能源来获得利益。和任何融资机制一样,为了作出更好的投资决定,第三方融资需要有健全周密的项目评估过程,这就需要金融相关的市场分析、资产评估等金融方法作为支持。
在第三方融资中,第三方实质就是一个能源节约公司。能源节约公司提供部分或者全部的资金、设计、设备建立工厂,并在技术提供商、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商和自己之间分割风险,承担风险。向用户提供设备操作和维护等“新能源全球服务”。能源使用者则必须定期向第三方支付使用能源以及享受能源服务的费用。依第三方融资合同的条款,用户可以通过与其以前的费用等额或采用金额较少但期限延长的方式支付。一旦第三方、投资商和工程的开发商收回成本和获得盈利后,即第三方融资合同期满后,能源系统就成为能源用户所有。通常能源节约公司会继续向他的客户提供设备操作和维护等服务。这其中对能源企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把能源管理的责任交给了第三方,也就是能源节约公司,而自己可以把精力投到主要的业务上去。
参考文献:
[1]刘传哲,周莹莹,何凌云.能源金融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进展[J].中国矿业,2009(8).
[2]陈之晔.石化企业的能源金融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3]佘升翔,马超群.能源金融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石油经济,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