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故事:不忘昨日,珍存历史
——读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
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鼹鼠老师要为大家讲述一些欧洲文化名人的故事。他们生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段风云变幻、生活动荡的时代,他们的故事被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记入了一本叫做《昨日的世界》的回忆录中。在这本书中,作者记录了一战和二战时期欧洲的社会现实,回忆了世界文化名人鲜为人知的生活轶事,用优美流畅的语言为我们构筑起一座精神的花园,带我们走进一个遥远的时代,触摸过往历史的隐痛,深入人类苦难的灵魂,呼唤美好宁静的和平。
你要发现一个民族或者一座城市最关键和最隐秘之处,却永远不能通过书本,同时,即使你整天四处游逛,也永远不能获得;而是始终只能通过这个民族或这座城市最优秀的人物。你要了解民族和乡土之间的真正关联,唯有从你和活着的人的思想友谊中获得,一切从外部的观察始终是一幅不真实的粗略图像。
——茨威格
特奥多尔·赫尔茨尔
——犹太人的精神领袖
在茨威格的青年时代,《新自由报》是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唯一的一家大报,只有权威人士才在副刊上有发言权。特奥多尔·赫尔茨尔就是这家报纸的副刊编辑,他是茨威格认识的第一位享有世界历史地位的人物。
在一间狭窄的编辑部小房间里,特奥多尔·赫尔茨尔认真地翻看茨威格的手稿,当他读完最后一页之后,缓慢地把手稿叠好,细心地放进文件袋,用蓝色铅笔作了记号,过了一会儿他用缓慢、郑重的语气说: “《新自由报》的副刊将发表您的这篇漂亮散文。”他的提携意味着一个人从此平步青云,19岁的文学青年茨威格将会在一夜之间跻身于名流之列。
作为一个犹太人,特奥多尔·赫尔茨尔早就预感到犹太民族的悲惨命运,他出版了《犹太国》,这本小册子宣告: 犹太民族必须在自己的故乡——巴勒斯坦建立新的国家。这几十页文字把一盘散沙似的、争吵不休的群众团结起来,燃起了流落异国的犹太人快要熄灭的复国向往。
然而当他开始在现实生活中确定目标、积聚力量时,却发现这里的犹太人信教,那里的不信;这里的犹太人奉行社会主义,那里的奉行资本主义。他们用各种语言争吵着,都不愿意有一个统一的权威。有一次,茨威格在公园里遇见了病魔缠身的特奥多尔,他很懊丧地抱怨自己受到的阻力,“我的错误是动手太晚……逝去的年华是再也赎不回来的。”
几个月后,茨威格参加了他的葬礼。那是七月里的一天,突然之间到达维也纳的每趟列车都载有从世界各地来为他送葬的人,许多人在猛然爆发的绝望中拥向他的灵柩,哭号着,叫喊着,一种激烈的极度悲哀冲乱了全部秩序,茨威格第一次感受到一个孤独的人以他的思想威力在世界上引起多么巨大的激情与希望。
素材运用指南:赫尔茨尔是犹太人复国运动的先驱之一,只可惜当他那本剑拔弩张的薄薄的小册子面世以后,却被当时处于优渥生活的资产阶级圈子的犹太人所误解和排斥,并最终难以实行。直到二战时期德国对犹太民族进行种族屠杀,几百万人被赶尽杀绝的时候,一个穿越时代的孤独者的思想才终于显现了巨大的威力。在遇到“理想主义者的困境”、“伟大的思想家”、“精神领袖”、“伯乐与千里马”等作文话题时不妨使用这个人物。
罗丹——伟大的艺术家
与罗丹的相识使茨威格获得了一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教益。
茨威格站在罗丹的各种雕塑中间,像一座雕塑一样,没说一句恭维的话,虽然前一天晚上他因为要见到这位伟大的雕塑家而高兴得睡不着觉。没想到,这种窘态却博得了罗丹的喜欢,邀请他参观自己的创作室并一起用餐。于是,他得到了第一点教益:伟大的人物总是心肠最好的。而第二点教益就是:伟大的人物在生活中几乎都是最朴实的。这位享誉世界的伟人家里的饭菜就像中等水平农民的伙食。
吃完饭后,他们走进创作室,罗丹大师把茨威格领到自己的新作——一座女人肖像前。“妙极了。”茨威格为自己的陈词滥调感到惭愧。而罗丹一边打量着自己的作品,一边以客观冷静的态度轻声说:“是吗?”没有一点自鸣得意。“肩膀还有点……”他脱去上衣,穿上白色工作服,拿起刮铲,非常熟练地一刮,把女人的柔软皮肤弄平滑,看上去栩栩如生。接下来,他又在细节上作改动,一会儿走上前,一会儿退后,一边嘀嘀咕咕,眼神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他仿佛变得更高大、更年轻,他用全部热情工作着。对他来说,茨威格是不存在的。
等他最后完成工作要关上房门时才注意到茨威格,他恼怒地望着自己的客人,心想:这年轻的陌生人是谁?随即他想起来了,就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先生。”
茨威格感激地握住罗丹的一只手,他甚至想亲吻这只手,在那一小时里他看到了一切伟大艺术永恒的秘密,即世间任何一种艺术创作的诀窍:全神贯注,不仅思想高度集中,而且要集中全身精力;每一个艺术家都得把自己置之度外,忘却周围整个世界。
素材运用指南:这个罗丹忘我创作的细节段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在艺术面前的耐心、专注和激情。而茨威格作为一个旁观者,对他所看到和感悟到的充满了敬意与感激。这是两颗心灵的燃烧与碰撞,为我们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心灵震撼。在写与“成功”、“魅力”、“启迪”等相关的话题时,罗丹或者罗丹与茨威格的相处片段可以运用其中。
罗曼·罗兰——欧洲的良知
与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友谊是茨威格一生中受益最多,甚至某些时候决定他的道路的友谊。
1913年,在巴黎一幢不起眼的房子里,茨威格第一次看到罗曼·罗兰那双炯炯有神的蓝眼睛,那是他有生以来看到的最清澈最和善的眼睛。
在战争的阴影若隐若现,人们还普遍乐观的时候,这位精通文学、哲学、历史,掌握一切国家和时代问题的作家就告诉茨威格,现在是一个需要保持警惕的时代,煽起各国间仇恨的人,要比善于和解的人更激烈,更富于侵略性。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茨威格在当时读者最多的德国报纸《柏林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致外国的朋友们》的文章,与一些人的仇恨宣传不同,他表示,一有机会他就将与外国的朋友一起为重建欧洲文化而工作。14天后,他收到罗曼·罗兰的来信,信中说“我永远不离开我的朋友们”。从此以后这对敌对国的朋友按时通信,持续了25年之久,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国与国之间的任何联系。
罗曼·罗兰由于身体状况不能参加战地工作,他就在日内瓦参加红十字会,每天在拥挤不堪的房间里处理和答复那些打听亲人命运的饱含希望和痛苦的信件。他日夜工作,关注各国动向,和无数向他请教公益事务的人保持联系;每天写日记,那个时代没人像他那样有亲自记载历史的责任感;他发表的每篇文章都会引起强烈的国际反响,在那个疯狂的年代,他处处为伸张正义和人性作出表率。在一方狭窄斗室里,罗曼·罗兰向世界各地发射出令人振奋的光芒。茨威格深为感动,正是由于罗曼·罗兰单枪匹马与令千百万人丧失理智的仇恨作斗争,染上了狂犬病的欧洲才保存了自己的道义和良知。
素材运用指南:在战争的残暴和疯狂将人性一点点吞噬的时候,罗曼·罗兰用他的一支笔,为人们带去温暖与理智,“欧洲的良知”是对他最恰如其分的评价。“责任感”、“知识分子的良知”、“真正的友谊”等作文话题都适合引用此段素材。
恩斯特·利骚
——狂热歌颂战争的诗人
作家是人类一切人性的维护者和保卫者。但有的人却用诗歌和文字激励奔赴前线的战士要有牺牲的精神,把必要的死亡和战争唱成和谐一致的诗歌。在这种如此真诚,同时又十分荒唐的狂热者中,最典型、最令人震惊的莫过于恩斯特·利骚。
这位抒情诗人是被普鲁士彻底同化的犹太人,德国对他来说就是一切。一战爆发后,他干的第一件事是赶到军营,报名当志愿兵。我们可以想像,当这个胖子气喘吁吁爬上楼梯时,士兵们会笑成什么样。他们很快就把他打发了。
利骚非常沮丧,他决定用诗歌为德国效劳。他写了一首诗《憎恨英国》,用简洁明了、印象深刻的诗句煽起民众对英国的仇恨。这首诗就像炸弹扔进了弹药库,迅速传遍全国。德国皇帝授予了他一枚红色雄鹰勋章;报纸转载了他的诗;教师在学校把诗念给孩子听,军官朗诵给前线的士兵听……不久,全世界都知道了他的诗。一时之间,恩斯特·利骚红得发紫,享受到一名诗人在那次战争中的最高荣誉。当然,这种“荣誉”后来把他焚毁了。
战争刚一过去,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要抛弃那首要求永远和英国为敌的诗,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大家把“仇恨的利骚”斥之为当时鼓吹疯狂仇恨的唯一罪人。报纸不再发表他的诗,当他在同伴中露面时,立刻出现难堪的沉默。后来这位孤独者被希特勒赶出德国,默默无闻地死去。
素材运用指南:这是一则反面人物素材,与前面的三个人物形成截然的对比。他的文字不是服务于自由与和平,而是煽动仇恨与憎恶,他是那首诗悲惨的牺牲品,那首诗曾经把他捧得很高,为的是以后把他摔得粉碎。“战争的牺牲品”、“良心”、“责任”等作文话题可以引用他的故事。
【一课一练】
伟大的茨威格用他的笔,为我们描绘了那个距离我们遥远的时代里同样伟大的人们,他们的良知、预见、理智、激情,在我们的心中燃起熊熊的火焰……现在就拿起笔,把你脑中闪现的灵光付诸笔端,记述下这些故事带给你的感受。
聆听梵高
上海复旦二附中 陈彦林
一
“你知道吗——那画里,有很多,很多声音……”
我不懂她,总是。不懂她怎么能在嘈杂得像要吃掉我们的食堂里注意到墙上挂着的一幅《向日葵》,然后欢欣得像真的身处太阳花田一样。不懂她为什么九年痴迷于趴在草丛边上,一脸专注地听那些大部分女孩眼中可怕至极的虫子交谈。不懂她怎么会在我念着“有花堪折直须折”的时候飞快地打掉我正要掐断野花根茎的手。
不懂她无论何时都不变的朝霞般粲然的红润的笑……
我不懂,只是徒然地羡慕她聆听那些画儿的能力。
二
出外旅行,听说这里有一幅她心心念念的梵高,便用蹩脚的英语四处拦下有温和笑容的人打听。从一楼到三楼,又从三楼撞向二楼。辗转,辗转,终于站在盖蒂博物馆这静如止水的展厅里,站在这幅小小的画前面。
袅绕着,青色的枝叶,从最低的尘埃里向天际星火似的橙色花蕊袭去。花朵柔和而厚重,像靛蓝的还在蔓延的潮水,在某一瞬被雕刻在墙壁上,禁锢在相对于它们的生命显得太过渺小的世界里。却并不因此,放下生长的姿势。
漩涡流转。张开手臂时衣绸摩擦的声音。灼烧的声音。海水缓缓淌过的声音。
好像听见了,听见了。
看着那堆积在小牌子上的英文字母,拼凑不出来花的名字。尽管如此,那竟是和《向日葵》类似的感受。
“鸢尾花。”
回到上海,没有去过的她告诉我。
三
“走在田野边上,我可以听见色彩朝我呼唤,朝我呐喊,向我发出挑战……”
“看这夜,并不是漆黑一片、毫无特点的。风在浅蓝一片与深蓝一片里卷起漩涡。然后闪耀着,燃烧着,激荡着星火……无论我们看向何方,自然神奇的魔力都在朝我们熠熠发光。”
“每天我都会惊叹,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奇迹。我们,何其幸运……”
直到我看到这部并不正统的影片小传,和电影里那个戴一顶金黄草帽胡子拉楂衬衫撕裂破洞的梵高。那个明明躲不掉村人“疯子”与“债鬼”的叫喊,逃不开村里孩子恶意扔来的石子擦过耳边的呼啸,想要一张画换一杯酒、却被酒馆老板抑制不住地笑着轰出门去,却在早晨说自己听见色彩的梵高。那个生前所有画的价值,加起来也买不了一桌一椅的梵高。那个没有得到过一声称赞,只是孤独一人在随风浮动的麦穗间默然支起画架的梵高。
我曾经长久地因为梵高死的方式,而认定他的一生是忧郁的蓝色、疯狂的黑色。也许我们大多数人都是。
可我们真的仔细聆听过他笔尖上激情与热爱胶着舞蹈的声音吗?
棕色,绿色,黄色,黑色,蓝色,鸦群从泥土里麦田里“嘎嘎”叫着,变幻着羽毛的颜色扑进天空。那是他听到的田野。
金色,白色,青色。星星爆发,摇动一池深蓝。黄色山丘扭转身躯,正要爬起。碧蓝的树代替唱诗班在教堂门口低唱希腊神的歌谣。那是他听到的星空。
从小泥盆里顽固地向外张望伸展,每天在生与死之间挣扎,还要微微侧转过头来接近再接近一点光的响声。那是他听到的向日葵。
突然明了了,为什么他画笔下两种截然不同的花会有相似的姿态。那是激情。他画纸上涂抹的,与其说是天赋、梦想和坚持,不如说是灵魂里对生命无与伦比的热爱。是这样的激情,让他能够听见像阳光一样铺陈在每颗饱满生命上的声音。
我想起雕塑家罗丹,他在创作作品时的专注、激情与疯狂宛若梵高,他们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澎湃在灵魂里无语伦比的热爱生命的激情。
“我之前见过很多,但都无法和你见到的媲美。”我想对他说,对她说。
世上有这么多明丽可爱的色彩,都被眼睛上蒙着的灰色掩盖。用心聆听他们的呼吸,就会惊叹——
我们何其幸运。
指导教师/周荆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