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本人写了一篇《小心礼品画别砸在你手里》,随后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圈中好友纷纷打来电话,向我诉苦和抱怨。诉苦当下艺术市场的骤寒突如其来,画廊经营惨淡,没了进项;抱怨早就应该听我的将囤积的某些“大名头”礼品画迅速抛售,不该对这些作品还抱有一丝侥幸。
无独有偶的是,近日又有一篇题为《艺术品行情调整一级市场金融风险急剧放大——山东青州艺术市场调查》的报道在网络上重磅爆炸,引发艺术界广泛热议。作者以夺人眼球的“崩盘”字样加以断章取义的市场调查和部分主观臆测,刻意营造了一个人人自危的恐慌黑洞。为了平复和振作广大艺术从业者的信心,随后此文的被采访者——青州画廊联盟副会长王俊杰又在网络上发布声明,针对此文公开辟谣:青州最近很好,青州画廊也很好。
但不管争辩双方如何巧舌如簧地各说各有理,其实明眼人心里都清楚,“崩盘之说”实是危言耸听。青州作为中国最大的书画交易市场,很多如今的市场大腕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从青州开始起步的,青州的多家画廊在早年间就以超乎想象的低价大量持有此类作品,他们即便以目前的市场价打一折处理,也远比当初的买入价高出几十倍,哪怕吃老本也够再吃上个几十年;但要讲“青州很好”,也不客观,伴随着国内艺术市场的调整,青州这一书画交易重镇,也脱不了干系,某些以经营礼品画为主的画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冲击。
显然,艺术市场已步入了一个趋于理性的调整期,频频出现在媒体上的“降温、缩水”的消极报道,实际上是因为以往高价流通于市场的名人字画目前的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发生倒置,以“礼品画”为主要渠道的这一艺术市场交易份额在政府反腐行动逐渐深入的过程中被迫强力削减,“青州现象”的成因亦在于此。政府的一场反腐风暴居然能轻易地左右整个国家艺术市场的走向,这种现象只可能发生在中国,因为中国艺术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从业动机在根本方向上已经与艺术自律的规则背道而驰。从生产者(艺术家)、到销售者(美术馆、画廊、拍卖行)、到消费者(收藏家),这些群体的终极目的全部向功利靠拢,艺术沦为钱权交易的工具。
近几年来,我经常在国外举办一些画展。闲暇之余,总会去看看当地画廊的展览,逛的画廊多了,倒是发现了与国内画廊的某些不同之处(且不谈展览作品质量的优劣,以免有媚外之嫌):一、作品价格普遍偏低,大部分画廊展出的艺术家作品(尺寸如例: 1.2x1.5m)均价区间为:五千至五万美元之间,并且据画廊主介绍很多参展艺术家在美国已颇具名气;二、消费群体多元化,由于画廊作品价格区间分明,又着实不贵,在美国的工人、白领、企业家各个阶层都具有收藏艺术品的喜好和能力,收藏艺术品已从奢侈消费转向精神生活之必需;三、以获得审美愉悦为中心的消费动机,我曾问过一个在制鞋厂工作的美国小伙,因何选择购买一幅不知名的抽象风景作品,他这样回答我:“我家住在湖边,这幅作品要是能挂在床头,刚好和窗外的风景遥遥相望,这感觉实在是太棒了!”后来我又询问过一些美国人类似的问题,发现很多时候他们购买艺术品大多是发自内心的单纯喜爱,不太会考虑艺术家是否有名,作品是否会升值。
反观中国的艺术市场,几乎所有从业者都抱持着投机和逐利的心理在参与其中:艺术创作群体普遍缺乏人文担当和职业操守,创作上,迎合市场谄媚低俗审美趣味,终日耽于程式化的笔墨游戏;营销上,四处走穴跑场,炒作造势,随意定价;做派上,目中无人,处处攀比,好大喜功,钟情于名利已胜于艺术万千;美术馆、画廊缺乏专业学术精神,不能静下心来培养和挖掘具有潜力和前瞻性的艺术家,为了缩小盈利周期和成本投入,直接选择市场流通良好的艺术家合作。收藏家目光短浅,审美能力不足,容易受市场行情鼓动,盲目跟风,缺乏主观判断力,干的也多是低价囤货、高价出手的行当。
在中国艺术市场这样的大环境下,出现目前的行业震荡是互成因果的,由政治反腐引发的“后礼品画时代”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混乱的艺术圈也是时候需要“反腐倡廉,清理队伍”了。画家们批量生产,一张张千篇一律,如今这种风气已经影响到青年艺术家甚至艺校在读学生,没有任何参展经历和学术认定的他们拿着课堂习作都敢几十万地喊价了。“后礼品画时代”,这样的艺术家、这样的画廊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少,注定要被淘汰出局。
和2005、2006年的市场起伏性调整不一样,随着中产阶层的崛起和全民审美素质的提高,70、80甚至90后逐渐成为社会中流砥柱,他们的收藏动机已经开始发生转变,他们更关注贴近时代及富含创新精神的艺术作品,再加诸来自政策的宏观影响和价格上的居高不下,老套腐朽的“礼品画”一路走低是必然趋势。目前艺术市场的自律功能正在彰显力量,人为操纵的虚假泡沫将会一一湮灭。在此当口,艺术从业者实则被架上了一个必须做出改变的艰难境地,所以到了重拾尊严、反躬自省的时候了。艺术创作是一种自由自觉的精神生产,艺术家只有敏感于所处的时代,具备体验与感知生活的能力,并且将自己情感意志和独立思考融入其中,才能创作出真正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有感于中国艺术市场对学院、美协、画院等体制内画家的过分倚重,导致很多艺术家舍本逐末将精力投入到“皇家光环”的争夺中反而忽略了作为艺术家的本职任务。但纵观中外美术史,许多大师往往远离朝廷庙宇,隐于乡野山林。和官本位画家不同的是,在野艺术家往往能心无羁绊,淋漓尽致地追求自由、独立、风骨,天生对自然、社会与生活有着更为亲近却又疏离的深刻理解,所以其赋予艺术的生命体验也更真实、更厚重、更感人。世间最恒久稳定的供求关系是源自生命本能的需要,就像空气、水、食物之于人类,同理,艺术之于人类,必须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乳汁,才能维系艺术市场长久的良性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在艺术与生活之间建立起牢固的供求关系?有两点是重中之重。
一为主观自我意识的觉醒,即个体审美判断的独立性,自由且无利害关系的审美感受往往是最真实,也最准确的判断准则,在艺术活动中表现为不以艺术品市场价格的起伏或外界的评论而喜悲。这一审美标准的形成,要求所有的艺术从业者在知识储备、品格操守、美学心理、道德修养上加强建设,并在不断的审美实践中感知、触碰、领悟,抓住贯穿于伟大作品中的美的规律。专业的审美判断在很大程度上能肃清艺术市场的黑暗陷阱,而且对于艺术的未来发展具有前瞻性的价值导向。
二为艺术价值的重拾,在当下功利化和世俗化的席卷之下,我们往往忽略了原本的艺术价值,而下意识地将价格作为衡量艺术品优劣的唯一标准。但事实往往相反,至少在中国当代书画交易市场价钱最高的那拨“一线画家”,其作品基本上不具备艺术价值。艺术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某种慰藉和指引,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艺术价值源自创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敏感觉察和生存状态的切身体验,承载着艺术家的情感映射、哲理思考、深度关怀。 一个艺术家,内心必须要有态度与坚持,真实地以作品在潜移默化中唤醒观者的共鸣,破除庸常世界中的精神雾霾。
“后礼品画时代”的到来,正是一个契机,我们不妨放慢匆匆的脚步,趁此机会调整我们的心态,纠正我们对世界和事物的认识以及对艺术审美的升级换代,回到初心,从热爱入手,远离投机行为,以平常心态享受艺术带来的乐趣,从而让艺术品成为你的生活必需,让真正好的艺术品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