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山低调造访六尺巷为哪般

2015-05-30 15:10震江
党员文摘 2015年2期
关键词:张廷玉王岐山张英

震江

2014年11月15日,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低调造访安徽桐城“六尺巷”。

作为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六尺巷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

六尺巷的由来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西南一隅,是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全长180米、宽2米的巷道。这条看似寻常的巷子,走完全程也不过四五分钟,却有着一段不平常的来历。

据桐城派作家姚永朴的《旧闻随笔》及《桐城县志》记载: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当年在京城任职期间,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因两家的宅地都是祖上基业,时间又久远,对于宅界谁也不肯相让。双方争执不休,并将官司打到县衙。为此,张家千里传书给张英,欲借其官威压一压对方的气焰。张英收书后作诗一首寄回老家:“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的这首打油诗到了故里,家人见字后豁然开朗,主动让出地基三尺,结果邻居深受感动,也效仿张家的做法,让界三尺,双方言归于好。于是,两家之间就形成一条供人往来的六尺宽的通道。这就是“六尺巷”的由来。

六尺巷的故事及其主人公张英之所以传为美谈,首先是因为,作为“大官”,张英没有滥用手中的权力。另外,就是其做人的度量,而他的度量,影响了其家人的度量,又带动了邻居的度量。正是张家礼让在先,邻居受感动相让在后,从而成就邻里之间的佳话,也成就了一段官员与名望家族的美谈。但更重要的是,看似一件小事,却蕴含着张英为官的大智慧。

官场不倒翁的官德

张英一生为官清廉,是一位十分平和、务实的人。他一生简朴,但在关系民生疾苦时却能大声疾呼,因而深受老百姓爱戴。很多人可能对张英不一定熟悉,但说到他的儿子张廷玉,因為电视剧《康熙大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的热播,人们一定不会陌生。

张廷玉深得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君主的赏识,为官50年而不倒。清朝的康雍乾三代皇帝在历史上都非等闲,在他们的殿下长期为官,除了要有点真本事外,恐怕更需要有涵养才行。这一点,张廷玉应该深受其父淡泊致远、克己清廉家风的影响,一生严谨慎勉,万事谦让。

很多官员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张廷玉对此却保持着高度警惕。据史料记载,某次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珩参加殿试,康熙在看了张廷珩的文章后,大加赞赏,要拔为一甲(共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但在张廷玉的再三请求之下,最终将他降为二甲第一。不久,张廷玉的儿子也参加殿试,同样位列一甲,但在张廷玉的坚持下,也被降为二甲第一。张廷玉这些谦逊、低调的做法和高效的工作能力,或许就是其官场不倒翁的“秘笈”吧。

张廷玉是张英的次子,张英的长子张廷瓒,也是康熙时的进士。张英的五子是雍正时的进士,官至工部侍郎、礼部侍郎、内阁学士。因此,在桐城素有“父子宰相府”“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的说法。时人盛赞“一门之内,祖父子孙先后相继入南书房,自康熙至乾隆,经数十年之久,此他氏所未有也”。张氏之所以如此兴盛,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得益于良好的家训家风。

六尺巷的故事经历了近两百年的流传和变迁,至今已成为和谐、包容的象征。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治国理政、管权治吏思想,有丰富的礼法相依、崇德重礼、正心修身的历史智慧。可见,王岐山此次的六尺巷之行,是其重视官德建设,倡导“为官先修德”的重要之举。

“官德彰则民风淳,官德毁则世风降。”王岐山重提六尺巷的故事,意在告诫官员,无论权有多大、位有多高,在秉公守法的同时,应该始终不忘对于自身道德修养的锤炼。

(摘自《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第24期)

猜你喜欢
张廷玉王岐山张英
残菊
深秋
减字木兰花·乙亥清秋
艺术百家 张英
王岐山达沃斯演讲备受瞩目
张廷玉训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王岐山简历
张廷玉训子
王岐山来到云南代表团
张廷玉为享太庙屡受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