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君
几年前,园领导让我与一位年轻的老师搭班,我们满腔热情地投入到了新的班级工作中,但由于我们都没有带小班孩子的经验,在工作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孩子的一日常规比较差,对于我们的谆谆教诲,他们置之不理。然而,孩子们越这样,我们就越严厉地要求孩子,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我们越严格,孩子就越不买账。一次园长检查班级常规后,对我们提出了批评,让我们尽快使孩子建立一定的常规。于是,我们把“常规训练”变成了一日活动的主题,时刻盯着孩子们的一言一行,生怕他们又添什么乱子。可也奇怪,我们前一分钟说过的话,孩子后一分钟就忘记了,不许他们干的事,他们偏要干。在接下来的早操学习中,孩子们更自由散漫,我们用尽了力气,可孩子“毫无长进”,好像还变本加厉了。看到孩子们的表现,我们失望透顶,无计可施。
由于急和累,我终于病倒了。可我想到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就仍坚持带病上班。那天我根本没有力气去管孩子们,大半时间让他们自主学习和游戏。奇怪的是,活动室里没有了吵闹声,孩子们讲话的声音比平时小了很多;户外活动时也没有出现以往互相推搡、拥挤的现象;吃午饭时大家也特别安静。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找了一个孩子询问道:“今天你觉得怎么样?”“我觉得很轻松。”一听此话,我更加诧异:“为什么你会觉得轻松?”“因为您今天没有对我们提出很多的要求,我们做错了事您也没有怪我们。而且,您生病了,我们不能惹您生气。”孩子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他们不但对我以往的“严厉”毫无责怪之意,而且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孩子的言行让我感动,更促使我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太多的要求、指责反而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产生恐惧、逆反心理。若是一味苛求,让孩子在指责声中不安地度日,其结果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自卑。如果我们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在亲身体验和感悟中逐渐习得常规,效果会更好。
从那以后,我努力地改变自己急功近利的心态,等待适宜的教育契机,寻找有效的教育策略,相信孩子,善待孩子,让孩子拥有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果然,孩子的常规慢慢好起来了,学习、游戏时也更加积极主动了,我们的工作也轻松愉快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