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崇义
[中图分类号] S85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1-0256-01
坏死性肠炎又称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以小肠后段病变为特征的传染病。
发病情况:2015年9月份笔者接到内丘县五郭店乡中田庄村吴建军军蛋鸡养殖户电话,到其处就诊。张氏养殖海兰褐壳蛋鸡6000只,现在210日龄,发病前产蛋率维持在93%左右。据户主诉:几天前突然死亡两只蛋鸡,由于鸡群整体无明显异状,于是未采取措施。不料仅间隔一天一下死亡了五只,于是,到某门诊就诊,诊断为感冒和肠炎。给集群投服四天抗病毒药物和庆大霉素,用药结束后仍然不断出现病死鸡,采食量与产蛋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临床检查:
与户主走进鸡舍观察到整体精神状态还可以,蛋壳颜色有少量色泽变浅的,破损蛋不多。食槽中有断断续续的采食不干净,个别也有剩的多的。对剩料部位的鸡只进行检查,发现嗉囊发胀、有水、充气,或者硬嗉,食物不下行,精神沉郁。鸡群粪便有排黄褐色糊状臭粪、黑褐色煤焦油样粪便,也有呈干硬外边带伪膜的柱状便。户主讲鸡一旦明显发蔫,大约一天就会死亡,现在产蛋率下降了五个点。
病理解剖:
解剖病死鸡四只,剖检情况如下:鸡气管、心、肝、肺、肾,均无明显病变。卵泡部分变形呈菜花状,腹腔及输卵管内无异常分泌物。肠道前三分之二基本正常,后端自两盲肠根部与直肠交界处起,向前延伸显著肿胀变粗,触之结实发硬。剖开肠壁可见,粪便被紧贴肠壁逼的一层似豆皮样荚膜包裹、发干,后端蓄积难以下行,荚膜与肠壁结合紧密难以分离,强行剥离后,肠壁明显失去弹性变脆,严重发炎坏死、布满坑坑点点的坏死灶。泄殖腔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
诊断:
依据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解剖病变,初步诊断为鸡坏死性肠炎。
治疗措施:
1.上午,利福平饮水;下午,林可霉素、白头翁口服液混饮,连用四天。
2.病鸡:口服庆大霉素、青霉素、地塞米松肌注
3.饲料中添加脱霉剂
用药回访:
投药两天后即停止死亡,采食量开始回升,粪便逐步得到改善。用药结束后鸡群恢复健康。
小结:坏死性肠炎是魏氏梭菌引起的,与一般病不同的是,它发病急、死亡快,往往出现一部分伤亡后,大群才开始出现减食降蛋等现象。它的发病与高热潮湿、饲料霉菌污染、饮水不干净、球虫、高蛋白、高纤维等因素有关,因此应做好相关预防工作。本次发病后,虽然养殖户也喂喂了庆大霉素,但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与其忽略了本病与其他肠炎不同,应投喂对魏氏梭菌敏感的药物,如:青霉素、林可霉素等。配上凉血止痢的白头翁散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