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峰
摘要:文章分析了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解决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困难的对策和措施,以期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缓解村级组织运转困难。
关键词:村级组织;经费;困难;对策
农村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优化了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了农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但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不足,不仅制约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而且影响了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定。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持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缓解村级组织运转困难,对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村级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
农村税费改革前,村级组织经费主要来源于“三提五统”等各种向农民收取的税费。税费改革后,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来源渠道主要依靠农村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村级集体收入。经济欠发达地区受地理区位、人才、资金、市场限制,大多数村没有集体企业、没有集体收入、没有集体财产,村级集体经济力量薄弱,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长期得不到扭转,使部分村级组织陷入因经费不足造成运转十分困难的尴尬局面。
(二)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使用管理不规范,挤占挪用现象时有发生
由于乡镇财政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一些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管理不规范问题。一是因财力较困难等因素制约,当年预算未安排村级组织专项补助资金,导致政策落实不到位。二是个别乡镇报销程序比较简单,报账领款单上的签字较少,且用途记录不具体。三是部分村存在运转经费报销单据不全,缺少附件,如会议纪要、合同等,报销中还存在白条抵账的现象。四是部分乡镇自身财政困难,为弥补自身经费的不足,存在挤占挪用村级经费的现象。五是村级运转经费收支不透明,群众意见大。按村级运转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村级经费财务收支情况应在村务公开栏定期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实际工作中,真正公开的为数不多,即使公开的也是遮遮掩掩,内容不明确、不具体。六是在村级经费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一些部门仍向村级组织下指标、搞摊派,超标准订阅报刊杂志、未经批准开展村级卫生检查评比等,相应增大了村级公用经费的支出。
(三)村级债务包袱较重,阻碍了村级公益事业的发展
村级债务的形成主要是税费改革前乡村道路建设、垫缴税费、农田基本建设等原因形成的,这些债务形成原因复杂,时间跨度长,化解这些债务缺少资金来源。群众对部分债务不理解、持怀疑态度,进而对村干部产生不信任感,造成干群关系紧张。沉重的债务负担,不仅挫伤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而且成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隐患。
(四)村干部报酬偏低,工资不能按时足额发放
村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基层的贯彻执行者,是政府联系农民的桥梁。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基层工作日趋繁重而复杂,计生、环卫、治安、维稳、征地工作都不轻松。工作的压力与现实待遇之间的差距日益加大,村干部一年的工资甚至不如一月的外出务工收入,即便如此,仍有部分财政困难乡镇出现不能按时发放工资。按照单县2014年村干部工资发放实际情况,全县村干部月平均工资600元,这与现在农村生活水平相比明显偏低。部分村干部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外出打工,出现了村干部在编不在岗的情况,使部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过低的待遇,过高的工作压力,使许多村干部不能将全部心思用在工作上,造成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凝聚力大大降低。
二、解决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困难的对策和措施
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困难,影响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削弱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解决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匮乏,提高村级经费保障水平,建立收有保障、支有规矩的基层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已迫在眉睫。
(一)提高村“两委”班子致富带富能力,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
确保村级组织运转,离不开财政补助的支持,从长远看,希望和潜力在于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一是注重村支部书记的选拔,把年富力强、文化程度较高、思想观念新、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选拔到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来,他们经历过市场经济的洗礼,有头脑、懂经济,让他们成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领头人。二是抓好对现有村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帮助其转变观念,拓宽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掌握致富本领,提高其在新形势下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三是鼓励村集体结合自身优势,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或其他集体经济经营主体,对村集体领办的农民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优先安排扶持资金和项目。鼓励村集体采取入股、合作、租赁、承包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开发闲置资源,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二)建立监督制约机制,规范村级财务管理
一是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账核算。对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20%部分、省财政安排的村级干部报酬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以及市、县各级财政安排的奖补资金等,以县为单位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账核算,明细到村。二是确保村级经费足额到位并专款专用。对村级经费支出,由县级专项拨付,实行严格的报账制管理。严格报销手续,报销单据不全、不在村级经费保障范围、超过保障标准的,一律不准报销列支。村干部报酬一律通过“一本通”发放,探索建立村支部书记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离任村支部书记生活补贴制度,结合当地农民纯收入和物价上涨因素,逐步提高村干部报酬。三是加大对村级经费监督检查力度,积极推行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各级财政、组织、农业、审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切实加强对村级经费的监督检查,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村级经费,对截留、挤占、挪用村级经费的违规违纪行为,一经查实,严格追究相关当事人责任。积极推行村级财务公开制度,让群众知道每笔款项的来源和去向,充分保障群众对村级财务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促进村级财务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三)加大村级债务化解力度,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村级债务不仅直接影响着村组织的正常运转,也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化解村级债务,使村级组织甩掉包袱,轻装上阵,是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客观要求。化解村级债务要多管齐下、上下联动,一方面要建立村级债务化解财政奖补机制,加大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多方筹措资金,优先化解矛盾集中的公益性债务。另一方面要坚决制止村级发生新的债务,建立严格的债务报告审批制和债务追究制,落实谁举债谁还款的责任。严格控制项目建设,优先保证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对公益性事业项目要采取“一事一议”办法,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充分考虑村级承受能力,坚决杜绝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促进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村组合并工作,降低村级组织运转成本
按国务院综改办统计数字,截止2007年底,山东省行政村总数80866个,居全国第一。行政村过多,导致村级组织运转成本过高,村均经费过低,村干部职数过多。为解决上述问题,应结合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工作,严格按照村镇规划,大力推进村组合并工作,适度扩大村级规模。努力精简村组干部,鼓励村组干部交叉任职、交叉兼职,提倡乡镇干部到村组兼任村支部书记,从而降低村级组织运转成本。
参考文献:
[1]李国建,姜凝.山东农村综合改革热点与对策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2]叶翠青.关于建立村级组织经费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J].财政研究,2008(10).
[3]何国周,覃玉枚.加强村级组织保障的建议和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0(12).
[4]韩学荣.有关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思考[J].齐鲁珠坛,2013(05).
(作者单位:山东省单县财政局综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