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凯 李英
【摘要】 随着就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医学生出现了不良的就业心理。受不良就业观念和不正确自我评价等的影响,医学生出现焦虑、抑郁、恐惧、悲伤、失望、愤怒等消极情绪,导致拖延、冲动、等待等消极行为的产生。学校、家庭、医学生应通过各种方式,改善不良心态,提升就业竞争力,以在就业中获得理想的工作。
【关键字】 医学生 就业心理 调适
目前,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医疗机构对医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给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带来了一定的就业压力。了解医学生的就业压力及其心理表现,寻找适合的调节方法,对于提高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医学生不良就业心理表现
1.1 认知方面
首先,医学生对就业形势存在认知偏差。部分医学生对就业形势过于乐观,认为工作遍地都是,是否可以就业取决于个人意愿,导致出现就业中的自负心理。与之相反,部分医学生把就业看得过于艰难,过分夸大就业的严峻性,出现自卑心理。
其次,医学生存在不良的就业观念。一些医学生没有职业生涯规划,也没有就业目标,因此只要有用人单位招聘,就去面试,不管工作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另一些学生把就业目标定在大城市及三级甲等医院,而这类医院岗位基本饱和,门槛相对较高,对学历和专业技能有更为严格的要求[1],导致面试授挫,出现失望情绪,部分学生因此通过考研的方式缓解就业压力。还有一部分学生受不良社会信息的影响,认为家庭背景才是决定能否就业的关键,因此自身不努力,让父母帮助就业。
最后,缺少正确的自我评价。医学生普遍对自身评价不客观、不准确。他们不了解自己在就业中的优势及劣势,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及擅长的领域,因此也就不知道自己适合的工作是什么,进而出现盲目就业的情况。
1.2 情绪方面
因为上述认知因素,导致医学生出现焦虑、抑郁、恐惧、悲伤、失望、愤怒等消极情绪。受自卑心理的影响,医学生对就业过份焦虑,还没有面试就担心面试结果,真正面试时又非常胆怯和恐惧,担心自己表现不好,害怕自己不被录用。带着这样的消极情绪,必然不会在面试中给用人单位留下好的印象。
因此,经受过几次挫折后的医学生又表现出失望、悲伤、难过等情绪状态,甚至部分学生表现得很愤怒。这些情绪如不得到及时调整,将继续影响医学生的就业,并进一步影响医学生的未来发展。
1.3 行为方面
首先,医学生表现出拖延行为。受焦虑、恐惧等情绪状态的影响,部分医学生自信心较低,他们不敢去面试,害怕自己被拒绝,担心自己受到心理伤害,因此表现出面对竞争时的拖延和逃避行为。经历过面试挫折的学生,拖延行为更为明显。而当他们在竞争中不断失利之后,他们有可能表现出攻击行为。
与拖延行为相反,一些医学生表现出了冲动行为。以就业为最终目标的医学生,不考虑工作性质自己是否适合,也不考虑专业方向是否相符,只要有用人单位招聘,他们就会去面试。他们奔波于各大招聘会,表现出冲动行为。
一些医学生不需要自己找工作,家长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帮助他们安排好工作,因此他们自己不去应聘,不准备考研,表现出等待行为。
二、医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的调适
2.1 家庭方面
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于有毕业生的家庭来说,家长应帮助子女减轻他们的就业压力。当学生向父母讲述心理压力时,家长应耐心倾听并正面引导,使子女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及竞争力,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就业。此外,家长应降低对子女的不合理期望。家长不要过分强调就业层次,要留些空间给医学生,避免增加医学生的心理负担[2]。家长应尊重医学生的决定,帮助其搜集就业信息,但应当把握分寸,不应过度的要求,避免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3]。
2.2 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应开展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医学生刚入大学时,可通过讲座、讨论、班会等形式,对医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当其进入大三大四时,就可以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对其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他们正视就业形势,形成合理的就业观念,在准确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树立就业目标,并围绕目标规划自己,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学校和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不仅是在就业课程上完成,还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因此,各科教师都应在课程讲授中,针对医疗工作的特点,在培养医学生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等。同时,通过实践课、实验课、见习课等方式,使学生能在实践中了解医疗工作的性质和意义,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完成对医学生良好职业人格的塑造。此外,学校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参加活动,锻炼自己的演讲能力、组织能力和执行力,不断形成就业竞争力。
再次,形成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学校应鼓励大学生申报校级、省级、国家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部分创业项目学校可给予多方面支持,拓展医学生的就业渠道。
最后,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供就业心理辅导。学校应通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讲座、525心理健康活动日宣传等多种方式,使大学生掌握调整心态的方法。针对医学生的不良就业心理,学校可提供专门的就业心理辅导,使大学生在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寻找到专业的心理帮助,缓解心理压力,掌握求职技巧,以最好的状态面对就业。
2.3 个人方面
医学生应具有正确的自我评价。正确的自我评价不是认为自己没有缺点,也不是认为自己没有优点。正确的自我评价是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医学生只有在对自己有客观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接纳自己,进而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建立起真正的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它会帮助医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医学生应有意识地培养就业能力。医学生的就业能力,包括了职业道德品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就业技巧[4]。医学生应通过各种机会有意识地培养这五方面能力,建立良好的职业人格,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医学生应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座、阅读书籍等方式,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并掌握调整不良心态的简单方法。
当心态受到严重影响时,可寻找家人、朋友、同学等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必要时可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医学生可通过多种方式的结合,使自己有一个健康、阳光、乐观的就业心态。
三、总结
总之,医学生的不良就业心理给医学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学校、家庭及医学生自己,应通过多种方式改善不良心态,形成健康的就业观,以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获得理想的工作。
参 考 文 献
[1]李晓.医学生就业能力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0(6):88-92.
[2]黄磊磊,赵婷.普通高校医学生就业心理调适对策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8):14-15.[3]江滨,王兴国,高原璐.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分析及调适对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2):111-115.
[4]陈静.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提升医学生就业能力[J].科教文汇,2012,(8):197-201.